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肾绞痛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在急性期,西医治疗本病主要以镇痛为主,但常用的解痉止痛类药物起效慢,剂量无法准确控制。针灸治疗结石性肾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易操作。腰痛点为手上经外奇穴,不仅治疗腰痛疗效佳,在缓解结石性肾绞痛方面也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笔者分析针刺腰痛点缓解结石性肾绞痛的可行性,详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无偿献血者核酸检测标本的反复冻融和在4℃保存不同时间间隔对HCV-RNA检测的影响。方法选取1份定量检测HCV RNA浓度低于102IU/m L的血浆标本作为本次研究的目标标本。将该标本分为2管,每管50 m L,分别在4℃保存和-20℃保存。并于保存第24 h、48 h、72 h、7 d、14 d每组同时重复取5个标本,用Cobas s 201 Config D核酸自动检测系统检测HCV RNA定量值。结果几乎所有检测结果都为阳性;反复冻融标本核酸定量值(IU/m L)随时间延长有逐步下降趋势,在4 h、24 h、48 h、72 h、7 d和14 d检测值分别为:36.9;62.6,89.4,58.8,88.1,68.8;68.0,67.6,40.2,57.9,61.6;15.0,19.3,69.9,37.5,56.8;16.9,21.6,15.0,37.7,15.0;26.4,30.8,49.4,15.0,42.7,第4次、第5次和第6次冻融循环中都有1个检测结果低于检测限(15.0)。4℃保存7 d内定量检测结果稳定,d14检测结果显著下降(P0.05),出现了3个低于检测限(15.0)的结果,在4 h、24 h、48 h、72 h,7 d和14 d时,核酸定量检测结果(IU/m L)分别为36.9;38.0,32.3,40.4,31.5;26.7,43.8,50.8,59.9,44.3;37.9,25.3,63.4,55.5,74.6;50.5,19.2,31.8,95.6,17.1;39.8,30.7,15.0,15.0,15.0。结论血浆标本储存在4℃中小于7 d,冻融循环不超过3次对HCV RNA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献血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初筛(试剂)反应性结果S/CO值与真阳性的相关性,为制定合理的HBsAg初筛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3种HBs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以国产试剂1、国产试剂2、进口试剂代称)和1种国产核酸检测(NAT)试剂对2017年7月-2017年9月在长春市献血的9 951(人)份献血者血标本做初筛试验,凡是反应性[包括所有试剂(试验)反应性、单试剂反应性和灰区反应性(0.8≤S/CO﹤1.0)]血清标本再以中和试验(ELISA法)确证。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绘制HBsAg S/CO值与确证结果的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各S/CO值区间的阳性预测值,寻找灵敏度和特异性相适的S/CO值临界点。结果 1)献血者HBsAg初筛反应性率0.58%(58/9951),中和试验确证HBsAg阳性者比例20.69%(12/58)、阴性者比例79.31%(46/58)例;ELISA国产试剂1、2及进口试剂初筛与中和试验的阴性符合率均为100%,阳性符合率分别为57.14%(12/21)、66.67%(12/18)及27.27%(12/44)。2)ROC分析:国产试剂1、2及进口试剂HBsAg初筛试验相适的S/CO值临界点分别为1.635、3.605及3.245,敏感度为1、0.917及1,特异性为0.957、0.978及0.761。3)中和试验确证:12例HBV为阳性的献血者直接屏蔽(其中10例为NAT阳性),46例阴性献血者可继续追踪确定是否为感染状态(46例均NAT阴性)。结论每种ELISA试剂都有1个适宜的S/CO值,检测结果大于等于这个S/CO值时,其HBsAg真阳性率较高,可直接判为阳性,无需追踪确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普通型、重症和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48例COVID-19确诊患者.评估患者严重程度为普通型、重症和危重症.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将患者分为非激素治疗组和激素治疗组.非激素组予以吸氧、抗病毒等治疗,激素组加用甲泼尼龙短期治疗.统计各组患者出院病死率、住院时间、首发症状至出院时间,评估COVID-19患者经激素治疗后的临床改善情况;采用ELISA 法检测 S-IgG、S-IgM、S-RBD-IgG、N-IgG 和 N-IgM 抗体动态变化评估激素治疗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非激素治疗组与激素治疗组相比,普通型和重症患者出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激素治疗组相比,激素治疗组的危重症患者出院病死率升高(68%vs40%,P<0.05).与非激素治疗组相比,激素治疗组普通型患者住院时间较长[22(17-28)dvs16(12-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激素治疗组和非激素治疗组患者的S-IgG、S-RBD和N-IgG抗体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S-IgM和N-IgM抗体呈逐渐下降趋势,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并不能改善COVID-19患者的病死率和住院时间,对患者免疫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在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49例接受ICIs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按NLR平均值大小分为高低NLR组,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患者生存预后。结果 NLR水平高低与接受ICIs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的病理类型相关,鳞癌患者中NLR水平较高。低NLR组(NLR≤3.50)和高NLR组(NLR>3.50)患者中位PFS为10.6个月和6.2个月,中位OS为13.1个月和7.9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NLR均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HR=2.577,P=0.014)、NLR(HR=2.386,P=0.018)是接受ICIs治疗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NLR可以作为接受ICIs治疗晚期NSCLC患者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在他莫昔芬诱导下,心肌特异性Hdac3基因缺失对小鼠心脏病理结构及其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Cre/Loxp基因重组系统,将Hdac3loxp/loxp小鼠与Myh6-creERT小鼠进行杂交,获得带有心肌特异性启动子的Myh6-creERT/Hdac3loxp/loxp小鼠,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8只8周龄雄性Myh6-creERT/Hdac3loxp/loxp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0.2 mL他莫昔芬(40 mg/mL),每天1次,连续5d,从而诱导性敲除心肌特异性Hdac3基因;对照组小鼠注射0.2 mL的玉米油.在模型建立后第1、4周,采用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两组小鼠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diastolic interventricular septum,IVSd)、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diastolic 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LVPWd)、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左室短轴缩短率(fractional shortening,FS).随后获取并观察小鼠心脏组织,采用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天狼星红染色、WGA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心脏病理改变.采用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DNA损伤相关指标.结果 Hdac3基因缺失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IVSd与LVPWd明显增高(P<0.05),EF与FS明显降低(P<0.05).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于Hdac3基因敲除后第1周,心肌细胞排列紊乱,横断面显示心肌细胞肥大,间质纤维化增多,伴有少量的炎症细胞浸润;第4周可见弥漫的心肌纤维化与肥大不规则的心肌细胞.TUNEL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模型组凋亡细胞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γH2AX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鼠心肌特异性Hdac3基因的缺失能够引起DNA损伤并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导致心肌细胞发生病理性结构改变及心脏功能降低,最终引起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7.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导致老年人急诊就诊人数增加,多病共存、多重用药、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使得单一的评估工具无法满足急诊老年患者评估诊断的需求,而急诊科对老年患者进行早期全面评估和风险筛查以发现其潜在问题并及时干预对于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老年综合评估工具在急诊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方鹏  李玲  何芮  乔佳佳  龚丽  刘忠 《中国输血杂志》2021,(1):19-22,封1
目的 探讨红细胞寿命与其膜表面蛋白黏附分子的关系,以期建立1种检测红细胞贮存时间的方法 .方法 采集10人(份)健康无偿献血者的新鲜红细胞标本10 ml/份,应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将红细胞分成5个年龄(层),流式检测术检测各分层红细胞膜表面黏附分子CD47、CD44、CD147的表达量;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