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数字化三维重建系统在肝泡型包虫病(HAE)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数字化三维重建系统对2011年2月至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例HAE患者的肝脏CT检查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及智能分析,术前评估可切除性,设计合理的手术方案,完成术前个体化虚拟手术,并与术中实际情况作比较.结果 13例患者CT检查数据三维重建结果满意,肝内病灶及相关管道关系显示清晰.l例患者行体外肝切除+自体肝移植术,10例行肝切除术,2例行PTCD,与虚拟手术设计方案一致.术前通过三维重建系统对11例拟行手术的患者进行虚拟手术设计,测得预切除肝脏平均体积为920 ml(339~2678ml);切除肝脏体积占全肝体积平均为45%(23%~68%).患者实际切除肝脏平均体积为834 ml(315 ~2250 ml);术中切除肝脏体积占全肝体积平均为42% (22% ~70%),与术前三维重建结果基本一致.术后随访2~8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肝功能衰竭、出血、胆汁漏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数字化三维重建系统有助于确定HAE合理的手术方式,有效降低了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在腹部外科的临床教学中应用三维重建技术与3D打印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腹部外科实习生60例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12月抽取30例设置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抽取30例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实习生采用常规临床教学方法学习腹部外科相关知识,观察组实习生则在常规临床教学基础上应用三维重建技术与3D打印技术。经带教后对比分析两组实习生的培训反馈结果以及理论知识考核、实践操作考核成绩。结果 经带教后,观察组实习生对临床带教的学习兴趣、理论理解、知识点掌握、记忆效果以及操作技能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考核,其结果显示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成绩与实践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部外科实习生的临床教学中,除了常规教学方法之外,将三维重建技术与3D打印技术加入其中可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显著提升实习生对临床教学的学习兴趣与记忆效果等,提升实习生理论知识成绩与实践操作能力,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局(SEER)数据库评估淋巴结清扫术对N0期胆囊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下载、整理并分析于2004—2015年明确诊断为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R语言将患者分为淋巴结清扫组(LNR)和淋巴结未清扫组(non-LNR),结局指标为肿瘤特异性生存率(CSS)。通过倾向性评分(PSM)保证两组基线资料可比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筛选危险因素并构建相关列线图,Kaplan-Meier法描述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差异。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ex)、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对列线图进行评估,同时应用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比较列线图与AJCC分期的临床适用性。结果 经PSM,本研究纳入2 272例患者。Cox回归筛选出年龄、分化程度、AJCC分期、T分期与LNR为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准确性为0.738,标准误为0.007。与AJCC分期相比,模型预测1、3和5年的CSS的IDI分别为0.084、0.111和0.115,具有正改善作用。根据列线图计算得分,Kaplan-Meier法显示高分险与低分险患者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较好的临...  相似文献   
4.
肝脏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理想选择,由于肝脏解剖结构的复杂性,术前对肝内管道情况及肝脏体积等信息的精确把握往往是决定肝移植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现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过三维重建技术(3D reconstruction)的支持,可实现更加精准的术前评估和手术规划,有助于提高肝移植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就将三维重建技术在肝脏移植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现状及意义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使用三维可视化系统联合纤维胆道镜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5年9月~2020年9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17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其中61例观察组在肝叶切除过程中使用三维可视化系统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56例对照组根据术前常规检查制定胆总管切开和肝叶切除等手术.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行肝移植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原菌不同分为细菌性感染组( n=35)和非细菌性感染组( n=45),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探究。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1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后24 h肝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而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胆道感染、胆漏、切口感染、结石残留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ALT、TBIL、AST、AL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显著,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对肝功能影响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能谱CT不同能量成像条件下实验小型猪肝血管影像图像质量,以确定最佳延迟扫描时间和单能图像。方法 对9头小型猪均行常规宝石能谱成像(GSI)扫描,而后注入对比剂,应用智能追踪(Smart Prep)技术对肝脏行动脉期扫描,延迟35、50、70 s分别釆集能谱CT增强图像。测量各延迟时间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肝实质CT值,计算门静脉与肝实质CT值的差值、肝静脉与肝实质CT值的差值,获得上述差值的峰值,比较不同延迟时间门静脉、肝静脉、肝实质CT值及其差值,确定小型猪门静脉期及静脉期最佳延迟时间。以5 keV为间距,选取40~140 keV的21个单能图像,测量三期图像的SNR、CNR和噪声,确定三期实验小型猪的最佳单能量图像。2名医师在盲法下对重建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一致性评估采用Kappa检验。结果 不同延迟时间门静脉CT值、肝静脉CT值、门静脉与肝实质CT值的差值、肝静脉与肝实质CT值的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延迟时间肝实质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与肝实质CT值差值的峰值出现时间为延迟50 s,肝静脉与肝实质CT值差值的峰值出现时间为延迟70 s。在65 keV水平,三期图像SNR和CNR均较高,噪声较低。2名医师对三期重建图像的各项评分均≥3分,且均具有中等以上的一致性(Kappa=0.769、0.609、0.727)。结论 动脉期扫描后延迟50 s是能谱CT观察实验小型猪门静脉期的最佳延迟时间,延迟70 s是观察静脉期的最佳延迟时间;65 keV图像是观察实验小型猪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及静脉期的最佳单能图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侧叶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72例,其中38例采取肝侧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另34例接受非肝侧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随访1年。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77.4±20.7)min、(220.6±22.5)ml和(7.1±1.5)d,与对照组【分别为(185.6±25.3)min、(226.2±23.7)ml和(7.5±2.0)d】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7 d,观察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水平分别为(35.5±4.2)U/L、(52.4±6.9)U/L和(61.5±6.2)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0.6±5.3)U/L、(79.8±7.2)U/L和(87.6±7.3)U/L,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100.0%,对照组为97.1%(P>0.05);术后,观察组出现切口感染、化脓性胆管炎、膈下脓肿和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为7.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5%(P<0.05);在随访期间,观察组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和再手术率分别为0.0%、2.6%和2.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4.7%、20.6%和20.6%,P<0.05)。结论 采取肝侧叶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狭窄患者近期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和再手术率较低,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