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散发的听神经瘤 (acousticneuroma)即单侧听神经瘤 ,双侧听神经瘤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家族性肿瘤综合征即Ⅱ型神经纤维瘤病 (neurofibromatosistype 2 ,NF2 )中出现。位于第 2 2号染色体长臂上的NF2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是单侧和双侧听神经瘤的分子机制。其肿瘤发生机理符合“两次打击”模型。现将对目前有关双侧听神经瘤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历史回顾  Wishart在 182 2年报道了一个在 2 1岁时两耳听力丧失 ,经尸体解剖证实有双侧听神经瘤及多个颅内肿瘤的病例 ,被认为是第一个有记载的N…  相似文献   
2.
从1975年起我科用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43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男性8例,女性35例。年龄23~45岁,40岁以下者32例(74.4%)。发痫年龄15~31岁。病程半年~25年,3年以内者19例(44.2%),3~+~5年者8例(18.6%),5年以上者16例(37.2%)。本组均为发作性头痛,分为三类;(1)典型偏头痛15例(34.9%),痛前眼前有暗点或黑曚,数分钟后消失,即出现偏侧头痛,有时可波及全头部,呈胀痛、搏动性痛、钻痛或刺痛,伴岖吐,持续数分钟或数十分钟,重者1~2天方可缓解,头痛局限于同一侧或两侧交替出现,间隔1周至3个月,女性患者月经期易发作,精神紧张,激动或过度疲劳均可诱发。(2)不典型偏头痛19例(44.2%),无视觉症状及呕吐,一侧头  相似文献   
3.
报告萎缩性肌强直6例临床资料,男5例,女1例,起病年龄2~34岁,平均22岁。有特征性分布的肌萎缩、肌强直、先天性白内障等多系统受累。EMG均显示有肌强直电位,收缩后有后放电现象。血清IgG、IgA测定结果降低。本文对起病年龄、性别、家族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病历摘要××,女,1岁8个月。因半年来烦躁嗜睡,1周来发热、呕吐及行走不稳,而于1977年7月1日入院。半月前家长发现患儿性情改变,烦躁不安与嗜睡交替。1周前发热,体温时高时低,发热明显时服解热药体温可下降,多汗,睡不安,夜间哭闹,食欲减  相似文献   
5.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在临床上表现出多种多样的症状,却没有相应的器质性损害。近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兴奋、抑制两个过程的失调,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的平衡失调、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活动失调所致。我们通过数年的临床观察,使用中药汤剂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了提高疗效,服用方便,我们研究制定处方,做成酊剂,命名为“宁神酊”,已治疗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病人175例。现介绍如下。一、“宁神酊”方组成、制备及服法: 黄精180克.枸杞子、生地、白芍、首乌藤各90克,黄芪、党参、当归、炒枣仁各60克,麦冬、红花、菊花、佩兰、菖蒲、远志各30克。将上药用白酒6000毫升浸泡2~4周后过滤备用。每日口服3次,每次5~10毫升,或每晚口服1次,每次10~20毫升,连续服用4~8周,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6.
我院1984~1989年共收治了经CT 证实的脑干出血26例。本文针对临床表现、CT 所见及预后进行探讨。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6例中男13例,女13例,年龄15~74岁,平均56岁。2.症状:首发症状有头痛7例,头晕10例,眩晕4例,昏迷5例,一侧肢体麻木6例,一侧肢体无力7例,呕吐4例,耳鸣2例。病程中出现头  相似文献   
7.
一、并非脑膜炎,系后颅窝占位病变本例为1岁8个月的幼儿,病程近3个月,症状渐进性加重。以烦躁、嗜睡、发热、呕吐、行走不稳起病,1个半月后吞咽困难、饮水发呛、构音不清、左侧面肌瘫痪、坐不稳、死前半月呼吸暂停,终因呼  相似文献   
8.
雅 克病(Creutzfeldt Jakob病)是由异常朊蛋白(prionprotein,PrP)在脑内沉积引起的一种以迅速进展的痴呆为主要症状的致死性疾病[1]。1920年Creutzfeldt首先报道1例,1921~1923年Jakob报道5例,...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胡××,男,29岁,运动员。因16小时来双下肢瘫痪、不能排尿,于1971年8月5日入院。病人于18小时前举重后突然感到背痛、胸痛,1小时后胸闷,血压170/110 mmHg。病后2小时发现双下肢无力,尚能勉强步行,即送至某医院检查,当时神志清楚,血压120/80毫米汞柱,心率89次/分,心律整,心电图正常。入院前14小时双下肢完全不能活动,下胸部以下感觉丧失,胸式呼吸消失,阴茎勃起.病后不能排尿,未解大便,上肢正常,不发热.病前身体健康,无结核病史,亦无其他感染性疾病,无出血性疾病,无胸背疼痛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的患者。体格检查:神志清醒,发育良好,体温37℃,血压120/80mmHg,脉搏110次/分,呼吸18次/分,胸式呼吸消失,  相似文献   
10.
颈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病,通过CT或MRI检查可明确诊断,这为以往仅靠临床、X线平片、腰穿、脊髓碘油造影等方法所不及。我院于1987~1989年共收治了经CT或MRI等方法证实的颈椎间盘突出2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