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内镜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电子胃镜直视下,用美国Microvasive公司的Rihifex3.5cm气囊扩张器进行扩张治疗。结果:16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12例近期临床治愈,占75%,4例治疗有效,占25%;总治愈率和有效率为100%。8例患者扩张术后已超过6个月,随访无复发;其中2例已缓解14个月。无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可做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治疗性ERCP在急症胆胰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急症胆胰疾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本院4年来的64例急症胆胰疾病的治疗性ERCP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治疗性ERCP中,成功59例,成功率92.2%,其中ERCP+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25例,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ENBD12例,ERCP+EST+取石5例、取蛔虫4例,ERCP+EST+ENBD5例,ERCP+EST+内镜下胆管塑料支架术(ERBD)6例,ERCP+EST+内镜下鼻胰管引流(ENPD)2例。操作时间20~70min,平均42min。失败5例。并发轻症胰腺炎1例,大出血1例。结论治疗性ERCP可迅速缓解急症胆胰疾病的病情,明显缩短病程,对急症胆胰疾病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1例,抽取自体骨髓150~200 mL,体外分离纯化骨髓干细胞制成10 mL细胞悬液,经肝动脉介入方法移植入肝脏,分别在移植后第6、12周复查肝脏功能,观察实验室指标、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骨髓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肝脏功能明显改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近期亦无不良反应.[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术可使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可作为中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小肠出血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何玉善  陈晓明 《新医学》2003,34(7):439-440
1引言小肠出血少见,仅占消化道出血的1%~5%。临床上各项检查对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都有其局限性,故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非常困难。本文回顾性总结了我院经手术确诊且资料完整的小肠出血患者23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2临床资料2.1一般资料1994年6月~2002年7月我院小肠出血住院患者23例,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17~78岁,中位年龄63岁,病程2~14年,中位病程4年。全部病例以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5例伴腹痛,1例伴腹泻、低热,3例伴有近期体重下降。体格检查3例腹部局部轻压痛,1例腹部扪及包块,余未发现阳性体征。首诊为起病后2日~6年。患者血红…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I(PG I)、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PG I/PG II)比值(PGR)和胃泌素-17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系,确立其筛查萎缩性胃炎的最佳界值.方法 选择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符合入选研究标准的100例患者,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对照组(48例)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52例),以免疫放射和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PG I、PG II和G-17水平.结果 慢件萎缩性胃炎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PG I、PGR和G-17水平显著降低(P<0.001).胃体萎缩组、全胃多灶性萎缩组的血清PG I、PGR显著低于胃窦萎缩组(P<0.001),胃窦萎缩组、全胃多灶性萎缩组的血清G-17显著低于胃体萎缩组(P<0.001).根据ROC曲线,PG I、PGR和G-17筛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最佳界值分别为82.2μg/L(敏感性85%,特异性73%)、7.5(敏感性89%,特异性71%)和8.3 pmol/L(敏感性85%,特异性73%).结论 检测血清PG和G-17可以作为一种无创性的筛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法,适合大规模人群普查.  相似文献   
6.
34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资料完整、病理诊断明确的34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依据诊断标准对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分类。结果:胃肠道间质瘤以老年男性多见,胃部好发,胃部良性多于恶性,而小肠恶性多于良性,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常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临床表现。消化内镜、B超、CT、小肠气钡双重造影、选择性血管造影等检查可发现肿瘤,通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可明确诊断。本病首选手术治疗,放、化疗疗效难以肯定。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类独立的黏膜下肿瘤,过去诊断为平滑肌或神经源性的肿瘤的某些梭型细胞肿瘤,通过免疫组化检查可能为间质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以雷贝拉唑为中心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4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病人用雷贝拉唑 阿莫西林 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1周,与33例行雷尼替丁 阿莫西林 呋喃唑酮治疗2周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停药4周的Hp根除率分别为94.1%(32/34)及72.7%(24/33),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同时分别观察到溃疡愈合率、第1、3天上腹痛缓解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两组不良反应均少。结论 以雷贝拉唑为中心的三联疗法根除Hp疗效高、溃疡愈合快、解除症状迅速、副作用少,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术与常规胃镜术2种检查的安全性及舒适度.方法 随机抽取进行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检查者(称观察组)与常规胃镜检查者(称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采用静脉推注异丙酚,在睡眠状态下接受胃镜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2组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术中躯体反应,并记录术后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检查中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检查中躯体反应明显小于时照组(p<0.05),检查后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检查安全,较常规胃镜检查躯体反应明显少,受术者自觉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DA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16例结果:CR6例,PR5例,总有效率68.7%。认为DA方案对控制慢粒加速期有一定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0.
采用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LD—HA)方案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AML)27例,结果:CR16例,PR5例,总有效率77.7%,特别是低增生性白血病效果较好;毒副作用轻,且均为可逆性,但对老年患者应注意心肌受损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