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不同时间窗下床负重训练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ACL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31例)和C组(29例),在骨科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分别于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开始下床负重练习,在术前、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评价三组膝关节功能(HSS)、屈伸活动度(ROM)、功能分级。结果三组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HSS、ROM和功能分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两两比较,出院时B组HSS、ROM、功能分级显著优于A组与C组(均P0.05),出院后1个月B组HSS、ROM显著优于A组与C组,且功能分级显著优于C组(均P0.05)。结论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后第5天开始下床负重训练有利于提高膝关节功能及屈伸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月经过少治疗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古今206首月经过少治疗方剂用药从功效、四气、五味及归经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其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防治研究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结合传统中医逻辑推理与类比方法,就月经过少方剂用药范围进行梳理。结果补益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化痰止咳平喘药、温理药8类药物的累计频率达到87.70%;补血药、补气药占补虚药物的71.55%;四气中温、平2类药累计频率达69.63%;五味中甘、苦、辛3类药物累计频率达96.41%;归经中肝、脾、肾3类药物累计频率达67.85%。结论月经过少治疗方剂总体用药以补益药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药性以温平为正;归经以肝、脾、肾为主,突出“女子以肝为用”之说。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阳和汤加减方案治疗结直肠癌奥沙利铂化疗相关外周神经毒性的有效性。方法 遴选医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行奥沙利铂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化疗结束后均因化疗而出现外周神经毒性)226例作为对象,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应用甲钴胺,观察组在甲钴胺基础上应用阳和汤加减;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价值。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医症候量表评分较低(P<0.05)。治疗后比较对照组、观察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差异显著(P<0.05)。观察外周神经毒性分级组低于对照组(P<0.05)。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结论 于结直肠癌奥沙利铂化疗相关外周神经毒性临床治疗期间采取阳和汤加减治疗具有理想效果,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外周神经毒性具有积极意义,可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苦豆子提取物抗人结肠癌HCTll6细胞株鸡胚绒毛尿囊膜(CAM)移植瘤的血管生成现象,探讨其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培养并建立鸡胚绒毛尿囊膜移植瘤模型,观察苦豆子提取物作用下甜M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变化。结果:苦豆子提取物作用于鸡胚绒毛尿囊膜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抗血管生成现象,用药组血管面积比(VA/CAM)均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其中大剂量及中剂量组(1000μg/胚、500μg/胚)能达到重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素组的抗血管生成效果(P值分别为0.899及0.3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苦豆子提取物具有抑制人结肠癌HCT116鸡胚绒毛尿囊膜移植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其作用效果同剂量呈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苦豆子提取物槐定碱对裸鼠HCT-116移植性实体瘤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理。方法:通过腋下接种裸鼠HCT-116肠癌细胞,建立裸鼠结肠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槐定碱低[0.5mg(/kg.d)]、中[1mg(/kg.d)]、高[2mg(/kg.d)]剂量组、5-氟脲嘧啶[1mg(/kg.d)]组。连续治疗12天,于末次给药后12h,剥取肿瘤,称重,计算抑瘤率;TUNEL染色法检测凋亡情况。结果:槐定碱低、中、高剂量的肿瘤质量抑制率分别为:35.8%、50.3%及74.5%,肿瘤体积抑制率为:38.10%、52.36%、71.56%;明显高于模型组,但并未高于5-氟脲嘧啶对照组。瘤体凋亡百分率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显著(P<0.05)。结论:槐定碱对裸鼠肠癌皮下移植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肉豆蔻醚(myristicin)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肉豆蔻醚在体外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和LOVO增殖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肉豆蔻醚对HCT116和LOVO细胞凋亡的影响;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肉豆蔻醚对HCT116和LOVO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肉豆蔻醚对p-MEK1/2、p-ERK1/2、CyclinD1、E-cadherin、MMP-2以及MMP-9表达的影响。结果 肉豆蔻醚作用后,HCT116和LOVO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受到显著抑制,细胞出现显著凋亡;肉豆蔻醚作用后,HCT116和LOVO细胞内MEK1/2、ERK1/2、CyclinD1、MMP-2以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结论 本研究发现肉豆蔻醚在体外具有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复生方(YQFS)联合化疗对胃癌荷瘤小鼠体内肿瘤微环境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影响,探讨YQFS联合化疗对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昆明小鼠腋下接种小鼠MFC胃癌细胞,建立小鼠荷瘤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5-FU+YQFS低剂量组、5-FU+YQFS高剂量组和5-FU组5组。空白对照组不作处理,模型组给予0.9%NaCl溶液灌胃,5-FU+YQFS低剂量组和5-FU+YQFS高剂量组给予5-FU腹腔注射7天和不同剂量益气复生方灌胃21天,5-FU组给予5-FU腹腔注射7天,21天后取材,对MFC胃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和脾脏称重,计算抑瘤率和脾脏指数;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肿瘤浸润淋巴细胞CD4~+、CD8~+细胞亚群水平和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FN-γ、TNF-α、IL-10和IL-6的表达变化;采用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小鼠胃黏膜的病理改变。结果 YQFS联合化疗对胃癌荷瘤小鼠的抑瘤率为54.46%,与单用化疗相比,差异明显;YQFS联合化疗能够改变胃黏膜形态,降低脾脏指数。并且随着YQFS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与模型组相比,YQFS联合化疗能够增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CD4~+/CD8~+比率;增加胃癌荷瘤小鼠外周血中的IFN-γ的表达,降低IL-10、IL-6、TNF-α的表达,并且与YQFS的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变化。结论 YQFS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增加荷瘤小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CD4~+/CD8~+比率,降低小鼠脾脏指数,使外周血中的IFN-γ上调而IL-10、IL-6、TNF-α下调,恢复肿瘤免疫功能稳态,提高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刘志  何娜娜 《中外医疗》2013,(28):185-185,187
目的提高对腮腺腺淋巴瘤MRI表现的认识。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腮腺腺淋巴瘤的术前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中男15例,女3例,平均年龄约为52岁,12例(约66.7%)表现腮腺单侧浅叶下部单发小结节样病变,2例(约11.1%)表现为腮腺单侧浅叶2~4个病变病,4例(约22.2%)表现为双侧腮腺多个病变;MRI扫描17例病变边缘清晰,16例病变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脂肪抑制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动脉早期即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强化减弱,病变内可见小囊状未强化影。结论腮腺腺淋巴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可多发或双侧发病,边缘清晰,MRI扫描多为类圆形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影,动态增强扫描病变呈快进、快出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负压真空采血法在幼儿股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4月以来门诊采血的1岁以上的幼儿共126例次,按照门诊号的不同设单号为实验组,共66例次;双号为对照组,共60例次。实验组采用静脉采血针连接负压采血管斜刺穿刺法行股静脉穿刺取血,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器垂直穿刺法行股静脉穿刺取血,观察比较2组护士操作时间、采血量、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的采血时间、采血量合格率、穿刺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负压真空采血法在幼儿股静脉穿刺中可减少操作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幼儿血液污染,较传统注射器采血法具有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活跃于结直肠癌(CRC)肿瘤微环境中的不同类型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产生的作用不同,M1型巨噬细胞可发挥抑瘤作用,而M2型巨噬细胞却参与了肿瘤血管生成,常常表现为促瘤作用。因此,基于巨噬细胞的不同亚型和作用机制,通过抑制其促瘤活性、增强抑瘤活性、促进巨噬细胞由M2型向M1型转化、抑制巨噬细胞募集及存活成为CRC防治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