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1967~1987年收治新生儿肠闭锁15例,经手术治疗1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12例,女3例。第1胎10例,第2胎3例,第4、5胎各1例。手术最早为生后3天,最迟为13天,均于生后24小时内发生频繁呕吐,吐出物多混有胆汁,或为绿褐色粪水。生后无胎粪排出10例,少量灰白色粘液便5例。全腹胀8例,上腹胀2例,无腹胀5例。摄腹部平片13例,腹部透视2例。发现上腹部双液平5例,单个液平3例(其中1例作钡餐检查确  相似文献   
2.
对14例大肠癌患者进行切除手术并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s,TIL)免疫治疗,经临床应用研究显示,手术切除并用TIL免疫治疗能使患者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基础上明显增强了抗癌消瘤能力。  相似文献   
3.
4.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溃疡病的严重并发症 ,也是常见急腹症。我院自1994年~1999年共收治该类患者64例 ,现将诊断、治疗情况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4例 ,男性57例 ,女性7例。年龄最小15岁 ,最大79岁 ,平均44.9岁。有胃病史者43例(67.1% )。穿孔距就诊时间0.5h~3h。腹部疼痛者60例(93.8%) ,腹部压痛者60例 (93.8% ) ,腹肌板样强直者51例 (79.7 % ) ,立位腹片或透视膈下游离气体者46例(71.9% ) ,诊断性腹穿阳性率70.3 % (45/64)。1.2治疗方…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65年1月至1983年11月,共收治先天性巨结肠122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5.7%。现对行Duhamel氏手术并随访五年以上的48例远期疗效分析如下。临床资料男44例,女4例,手术时年龄最小12天,最大14岁,6个月以内11例,7个月至1岁9例,1~2岁11例,3~5岁9例,6~14岁8例。本组大多数在新生儿期有胎粪延迟排出。其临床表现全部有腹胀、便秘。均经钡灌肠摄片检查,其狭窄段在直肠远端11例,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29例,乙状结肠中段4例,横结肠中段2例,部位不明2例。术前均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7~10天。术前3天口服新霉素。术后并发肺炎2例,败血症1例,因直肠残端瘘腹腔感染1例,切口裂开、“闸门”狭窄各1例。根治手术5年以上共66  相似文献   
6.
结肠息肉是一种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癌变倾向。我们于1978年以来治疗3例,分别为12、13、14岁的女孩。术前均经钡气灌肠双重造影拍片,示结肠息肉。手术作法是在全结肠触诊后,将肝曲、脾曲韧带充分游离,根据具体情况,切开结肠,插入乙状结肠镜检查。3例均行右半结肠切除、乙状结肠切除、直肠粘膜剥脱、回肠横结肠端端吻合、降结肠经直肠肌鞘拖出。术后随访(最长4年,最短1年)见大便1~3次/日,成形无脓血。经钡灌肠检查,未见息肉,发育营养良好。讨论对结肠息肉病做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永久性造瘘,虽能彻底切除病灶,但造瘘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后定期做直肠镜检查,发现直肠息肉可行电灼切除,有癌变则及时行根治术。据Gingola报告用此术式直肠残留息肉可自行消失。其机制可能为:粪便pH较低,能抑制新生息肉并破坏原有息肉,结肠切除后消除了刺激息肉形成的因素及直肠血供减少,不利息肉生长。但此手术直肠残留的息肉,仍有一定比例发生癌变。Wolfsttin报告全结肠切除、直肠粘膜剥脱、回肠经直肠肌鞘拖出术,此手术可切除病变,不做回肠造瘘,但术后有肛门顽固性湿疹、严重腹泻等并发症。因此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过继性免疫治疗有了飞跃的发展。其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lnfiltratinglymphocyte,TIL)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肿瘤免疫活性细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我们与扬州医学院合作应用TIL治疗19例胃癌,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9例胃癌,男14例,女5例,男女之比2.8:1,年龄39~74岁,平均56.68岁,术前均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为胃癌,并经手术探查证实,手术切除率78.9%(15/19),病理诊断为各种类型的腺癌。治疗方法:本组所有病人均经(1)病理证实为胃癌;(2)已停止其它肿瘤疗法2周以上;(3)病人预生存…  相似文献   
8.
Caroli's 病又称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我院1980~1990年手术治疗8例,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例中,男3例,女5例。年龄21~49岁。均有反复发作右上腹痛、寒战、发热或有轻度黄疽等胆管炎病史,短者5年,长者达30年,最初起病在14~25岁,既往曾经1~3次胆道手术5例。经B 超和PTC 检查获得诊断4例,术中探查和术中胆道造影诊断2例,“T”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较常见的消化道畸形 ,是直肠及结肠远端粘膜下神经节细胞先天性缺乏引起的疾病。其治疗的方法有多种 ,绝大多数需要开腹或借助腹腔镜处理结肠系膜 ,切除病变肠管 ,其手术创伤大 ,术后切口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多。本院从 2 0 0 2年 3月~ 2 0 0 3年 3月共施行非开腹改良soave手术 6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本组 6例患儿 ,男 5例 ,女 1例 ,年龄 8~ 1 5个月。患儿入院后均经X线钡灌肠摄片诊断为普通型先天性巨结肠症。术前进流质 ,清洁灌肠每日 1次 ,口服甲硝唑肠道准备 7~ 1 0d ,术前常规输液并应用抗…  相似文献   
10.
手术后膈疝是经膈肌手术后并发的内疝,多发生于食管贲门癌手术后,常因形成急性肠便阻而再手术。1974~1988年我们经治手术后膈疝引起急性肠梗阻5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发病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