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伍良  梁振贤 《临床荟萃》2000,15(3):109-110
金黄色葡萄球菌 (简称金葡菌 )是心内膜炎的重要致病菌。随着吸毒人员增多 ,特别是静脉药物成瘾者 ,金葡菌心内膜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科 1997年 8月至 1998年 10月收治的吸毒致金葡菌心内膜炎 8例 ,均予泰能治疗 ,疗效显著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例患者中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2 5~ 33岁 ,平均 2 7.2岁 ;病程 15~ 30天 ,平均 2 1天。均无基础心脏病 ,有静注海洛因史 5个月至 2年。1.2 临床表现  8例均表现为高热、咳嗽、胸痛症状 ,6例心悸、气促 ,5例咯血痰。体征 :均消瘦 ,中重度贫血貌 ,双肺可闻及散在中小水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痛诊疗技术的多学科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各临床科室住院,行有创性及侵入性检查和治疗的患者共5364例,平均分为传统组和无痛组.传统组给予传统方法麻醉,无痛组采用无痛注射术麻醉.结果:无痛组多项生理指标,并发症和Ramsay镇静评分等均显著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虽然无痛诊疗技术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技术,但其技术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3.
郭清  伍良 《河北医学》2009,15(6):695-696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地区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点,旨在认识和掌握其临床特征,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分析本科收住7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结果:本地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多分布卫生条件相对落后的人群;青壮年多见;认识不够,未能及时就诊,是造成积液包裹的主要因素;胸膜活检为结核病理改变是主要确诊依据。结论:及早、规范、适量、全程化疗,尽早抽放胸水是防治胸膜炎预后发生胸膜肥厚、粘连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尼可刹米治疗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撤机后24 h内再次出现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72例AECOPD并呼吸衰竭撤机后24 h内再次出现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除积极抗感染、解痉、持续低流量吸氧、必要时吸痰等治疗外,治疗组于每天上、下午给予静滴尼可刹米1.125~1.875 g,速度约15 mg/min,连用3~5 d.比较两组的动脉血气分析、总住院时间、治疗成功率、重复插管通气率.结果:治疗组在应用呼吸兴奋剂24 h后pH、PaO2、PaCO2均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仅PaO2有改善(P<0.05),而pH、PaCO2均无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治疗24、48、72 h的pH、PaO2、Pa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疗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5),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重复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尼可刹米治疗AE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撤机后再次出现呼吸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呼吸衰竭、提高治疗成功率、缩短总住院时间和减少重复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  相似文献   
5.
郭清  伍良 《当代医学》2009,15(21):81-81
目的 探讨经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外科手术全麻时困难气管插管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麻醉科26例全麻手术时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经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经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全部成功,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外科全麻手术前经预测存在插管困难的患者,应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能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梁增杰  伍良 《现代医院》2006,6(6):95-96
目的探讨紫外法监测氨茶碱不同给药方案的血药浓度,观察临床疗效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43例患者应用不同给药方案后其氨茶碱的血药浓度。结果茶碱血药浓度在6~20μg/ml之间的患者大都能有效控制哮喘发作。结论氨茶碱在患者体内个体差异大,临床应用时需个体化给药,建议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伍良  郭清  冯亦伟   《中国医学工程》2010,(1):96-97,99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伴喘息发作患者临床特点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方法 1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地塞米松或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出院后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起始剂量为400ug,每天2次,逐渐减量,总疗程6个月。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不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结果两组患者FVE1/FVC%治疗后及出院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FVE1/FVC%治疗后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但出院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后两组患者FVE1/FVC%改善比较无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失败率及住院天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动脉血氧分压治疗后差值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激素副作用发生率为16.07%。对照组无激素副作用发生,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支气管扩张伴喘息发作是支气管广泛破坏,气道固定狭窄,感染加重气道黏膜充血水肿而出现的喘息。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支气管扩张伴喘息发作加重期,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治疗失败率。但在稳定期应用表面激素并不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及降低复发率,而且会增加激素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4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血气变化进行分析,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及体会。方法:24例患者均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比较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参数变化。结果:本组24例患者均有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经鼻导管吸氧(2L/min)后部分患者的SaO2达90%以上,用等量氧浓度通气治疗后,所有患者SaO2和PaCO2都有明显增加(P〈0.05),通气1h,PaCO2虽有下降,但不显著(P〉0.05);连续通气2h,PaCO2显著降低(P〈0.05),患者持续通气12h以上,PaCO2持续下降,至出院以前PaCO2部分恢复正常,治疗中所有患者的心率降低,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Ⅱ型),患者痛苦小,易接受,可以减少有创通气概率,减少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无痛支气管镜与局麻支气管镜经支气管壁肺活检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亦伟  伍良  郭清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9):1176-1177
目的探讨无痛支气管镜与局麻支气管镜经支气管壁肺活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A组为局麻组,用2%利多卡因行咽部、支气管局部麻醉。B组为无痛支气管镜组,予异丙酚(2±0.56)mg/kg,芬太尼50~100μg,术中滴注异丙酚维持麻醉,观察麻醉过程的各项指标、经支气管壁肺活检并发症、术后不良记忆、肺活检的难度,比较其特点。结果A组病人术中并发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改变、呼吸频率(RR)、心率(HR)、术中呛咳,体动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B组病人脉搏氧饱和度(SpO2)较术前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支气管镜较局麻支气管镜经支气管壁肺活检有较多的优点,极大地提高了麻醉质量,又节省了手术各方大量的时间,安全可靠,快捷方便,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比较无创正压通气与有创通气治疗淹溺者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63例淹溺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无创正压通气组,B组为有创通气组,分别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和有创通气治疗,观察两种通气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机械通气0.5h、1h,4h、12h后两组pH、Pa02、PaCO2及HR、RR均明显改善(P〈0.05)。B组HR、RR在机械通气0.5h、1h后下降较A组快,但在机械通气4h后两组HR、RR变化一致。这与B组气管插管时应用镇静麻醉剂或肌肉松弛剂有关。A组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平均住院费用、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少于B组(P〈0.05),治愈率两组无明显差别。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方法和有创通气方法治疗淹溺者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无创正压通气方法优于有创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