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常肝脾容积的CT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肝脾容积的变化,一直是临床的诊断信息之一。虽然已有正常肝容积值的报道,但差异较大,与人体的相对值研究较少,且差异也大。因此,将肝脾容积及其与人体相关比值的变异性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为临床应用筛选更好的指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门静脉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portal venography,CTPV)显示胃左静脉对预测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EV)出血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在本院经临床证实的40例肝硬化EV破裂出血的CTPV图像资料,并与40例同期肝硬化EV非出血组及80例正常对照的CTPV图像资料对照,分析胃左静脉直径与肝硬化EV破裂出血的关系.结果 EV出血组均见胃左静脉曲张增粗,伴有胃后、胃短静脉曲张增粗者19例;非出血组32例见胃左静脉曲张增粗,伴有胃后、胃短静脉曲张增粗者11例.肝硬化EV出血组:胃左 静脉直径范围为6.9~ 14.6 mm,平均为(8.67±1.96) mm;肝硬化EV非出血组:胃左静脉直径范围为5.3~12.0 mm,平均为(6.82±2.69) mm;正常对照组:胃左静脉直径范围为2.2~5.8 mm,平均为(4.10±1.86) mm.肝硬化出血组、非出血组、与正常组之间,胃左静脉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194,P<0.000 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肝硬化EV出血组胃左静脉直径最大,正常组最小.结论 胃左静脉的MDCT能较准确地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情况,胃左静脉管径越宽,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险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多层64排螺旋CT观察左肺上叶支气管分支的CT影像,并分析左肺上叶支气管分支的解剖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多层64排螺旋CT扫描的体检人员240例,将其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其中男性120例,女性120例。对比两组受检者左肺上叶支气管解剖结构差异。此外进行亚组分析,受检者在性别分组前提下根据年龄分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分析同性别中的年龄差异带来的支气管形态差异,以此对左肺上叶支气管分支形态进行解剖学分析。结果 男性的左肺上叶支气管分支的管径大小相比于女性而言较大,但是分支的开口角度明显小于女性,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亚组分析中可以得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老年组的支气管管径大小和分支开口角度都明显大于青年组和中年组受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和中年组之间的支气管管径大小各分支开口角度之间的差异不明显,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年人支气管结构受到性别和年龄的影响,男性支气管管径大于女性,而开口角度小于女性,老年人的支气管管径和开口角度要高于年轻人,中...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MSCT)的发展,为无创性心血管常规检查开辟了美好的前景,成为当今医学界所关心的非介入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有效影像学手段.但CT冠状动脉造影的图像质量,除了与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有关,还与患者的自身条件密切相关,患者的心率越慢,成像质量越高,心率>65次/min时可造成图像质量下降[1],而患者不安的情绪如紧张、恐惧、忧虑等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造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作者通过对观察组16例患者进行观察,旨在总结心理干预对控制心率和维持其稳定性的作用,从而提高扫描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深呼吸时相CT扫描对周围型肺癌诊断敏感性。材料与方法:18例周围型肺癌(13例经病理证实,5例由其它方法证实)和12例良性肺肿块对照者(炎性假瘤和结核球等)均经常规CT扫描,除2例炎性假瘤患者外,其余所有病人并经肿块部位及其上下一层的深呼吸时相CT扫描。结果:周围型肺癌深呼吸时相CT扫描所见的阻塞性病变计有4例肺不张,12例阻塞性肺炎(按其帮位进而可分为远离肿块的和邻近肿块的阻塞性肺炎),1例阻塞性肺气肿,以及1例肺静脉癌栓。周围型肺癌的这些CT表现,在良性肺肿块对照者中不复被看到。结论:深呼吸时相CT扫描所见的远离肿块的阻塞性肺炎及肿块外侧的阻塞性肺气肿,可被看作是周围型肺癌的特有表现而且是其早期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甲状腺肿瘤的CT资料,36例均行平扫,26例加作增强.结果:36例甲状腺肿瘤中,甲状腺腺瘤10例,均有完整包膜,无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26例,22例为乳头状癌,3例为滤泡状癌,1例为胸内甲状腺未分化癌.12例有细钙化及小斑点状钙化,20例边界不清,侵犯周围组织器宫.15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注意肿瘤的钙化、肿瘤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及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有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是判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主要依据.CT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局灶性甲状腺病变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1例甲状腺病变的CT资料,51例均行平扫,43例加作增强。结果51例甲状腺病变中,甲状腺腺瘤12例,5例有囊变,6例有钙化,肿块均有完整包膜,无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25例,22例为乳头状癌,3例为滤泡状癌,1例为胸内甲状腺未分化癌,1例为髓样癌。12例有细钙化及小斑点状钙化,10例有囊变,22例边界不清,侵犯周围组织器官。15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甲状腺转移癌2例,均有多处转移。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7例囊变,1例钙化,肿块边界清楚。结论注意肿块的钙化、肿块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及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有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是判断甲状腺病变良恶性的主要依据。CT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癌的螺旋CT(spiral CT,SCT)多期强化特征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含量的关系.方法:对20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肝细胞癌患者的SCT三期强化特征,如肿瘤大小、包膜、侵袭危险性和强化类型等进行分析;用ELISA法检测各患者血清中VEGF的含量,并同2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肝癌组血清VEGF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VEGF的总阳性率为75%.血清VEGF的表达与肝癌强化特征、包膜完整性均有较显著性差异(P<0.05),与肝癌的大小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癌增强动脉期的明显均匀强化组的血清VEGF阳性率明显高于中等环形强化组和轻度或无强化组(P<0.05).结论:肝癌的SCT多期强化特征与血清中VEGF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联合观测能提高对肝癌侵袭和转移评估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一种自动测量肝容积和计算相关指标的计算机技术,并验证其效果.方法:利用基于变形模型的肝轮廓提取方法,在自动识别肝轮廓的基础上,实现自动测量.对15个已知容积的标本进行验证测量,另对12例128幅肝CT图像进行自动分割,同时进行手工和自动测量的肝容积值对照.结果:基于变形模型的图像分割技术可以实现肝容积的自动分割,成功率为68%,在分割成功的图像中,测量的单层肝面积与手工描绘测量的肝面积误差率为5.02%.结论:计算机自动测量技术可以实现肝容积的自动测量,但精确性尚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肝脏分区容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正常肝脏、肝硬化肝脏和肿瘤肝脏各分区容积的变异性。方法 收集行CT扫描的住院肝硬化病人 5 0例 ,正常对照组 4 0例 ,异常对照组 (肝右叶巨块型肝癌 ) 2 9例。分别测量正常肝、肝硬化肝的 4个分区容积和异常对照组的左外区容积 ,比较三组各值和差异。结果 正常肝和肝硬化肝左外区 ,左内区 ,右前区 ,及右后区的构成比分别为 [(16 .8± 2 .6 ) %、(15 .5± 3.3) %、(30 .5± 3.2 ) %、(31.9± 3.0 ) % ]和[(13.9± 6 .8) %、(2 0 .0± 7.95 ) %、(31.35± 5 .9) %、(30 .4± 5 .8) % ];肝硬化组、正常对照组和异常对照组三组所测的左外区容积分别为 15 9.0 0ml、15 8.97ml和 2 4 7.76ml,异常对照组与其它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肝硬化时 ,左外区容积变化无差异 ,左内区、右前区和右后区均有明显缩小。右半肝巨大肝癌时 ,左外区容积代偿性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