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分析我国吉林省地区朝鲜族和汉族健康人群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的分布。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i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等技术检测66例朝鲜族和90例汉族LPL基因多态性,并将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两族人群中的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朝鲜族人群LPL基因P+P+基因型,P+P-基因型和P-P-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7.58%,33.33%和9.09%;汉族人群分别为73.33%,24.44%和2.22%,两组基因型的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49)。朝鲜族人群P+等位基因和P-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4.24%和25.76%;汉族人群分别为85.56%和14.44%,两组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2)。结论 LPL基因HindⅢ酶切位点多态性在中国吉林省地区朝鲜族和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建立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外周血细胞微小RNA(miRNA)表达谱,探讨miRNA在ITP患者和正常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应用Exqion miRCURYTM芯片分析ITP患者和正常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miRNA差异表达;分层聚类分析ITP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之间miRNA表达谱的差异;应用实时PCR方法对表达差异miRNA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ITP患者与正常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间有159个差异表达的miRNA,其中79个表达显著上调,80个表达显著下调。分层聚类分析显示,ITP存在特异性miRNA表达谱。实时PCR检测结果与芯片分析结果一致。结论:ITP患者外周血细胞存在miRNA表达异常,提示miRNA表达变化可能参与了ITP的发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PB-DLBCL)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例诊断为PB-DLBCL患者行影像学、病理和骨髓细胞学检查,追踪观察治疗效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PB-DLBCL患者均为女性,且具有与乳腺癌相似的临床表现(无痛性乳腺肿块)及影像学表现,1例患者行乳腺肿块切除明确诊断,后给予R-CHOP×4+CHOP×4周期+1次预防性鞘内注射治疗,现治疗结束1年余,随访无复发。另2例近期收治,通过空心针穿刺活检确诊,经CHOP×2周期、CHOP×1周期方案化疗,分别获得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和完全缓解(CR),此2例仍在化疗中,过程顺利。结论:对于以无痛性乳腺肿块为首发症状的患者,应结合其临床资料,若高度怀疑为原发性乳腺淋巴瘤(PBL),可以行空心针穿刺活检及免疫组织化学进行确诊。R-CHOP/CHOP方案化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在早期治疗中行中枢神经系统(CNS)预防可能会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5.
老年恶性淋巴瘤对放疗、化疗耐受性不好,远期预后较差,死亡率高,许多因素影响老年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部收治的老年淋巴瘤患者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为临床医生治疗老年淋巴瘤提供诊断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