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核性脑膜炎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核性脑膜炎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由于解剖结构的特点往往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进而导致严重后果。近年来由于不典型病例增多,往往造成误诊误治。现将我院1995年5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4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瘤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以往由于诊断手段有限,致使一些病人被误诊.失去手术良机。我院自1989年以来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主动脉瘤进行超声诊断.使一些病人及时确诊,赢得了抢救时间.现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2004年10月~2005年12月对发病6 h内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予以尿激酶(UK)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瘤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以往由于诊断手段有限,致使一些病人被误诊,失去手术良机.我院自1989年以来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主动脉瘤进行超声诊断,使一些病人及时确诊,赢得了抢救时间,现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脑梗死患者,50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50例脑梗死未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不同的患病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腰围(85.6±2.3)cm、体重指数(27.63±2.1)kg/m2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合并高血压、血脂水平异常、糖化血红蛋白异常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实验组发生多灶性梗死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梗死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病变特点主要为大面积梗死、多病灶性梗死的比例较高,发生该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体重指数等。临床上应通过药物、控制体质量等方面改善患者的健康情况,使患者有主动意识去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体质量等,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后远隔部位有症状颅内出血(remote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sICHr)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特征和转归.方法 回顾性纳入静脉溶栓治疗后sICHr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共纳入6例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sICHr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4例为男性,3例有抗血小板药使用史,2例伴有心房颤动,4例有高血压,3例有既往卒中史,4例有吸烟史,4例在静脉溶栓后2 h内发生.在总共14个出血灶中(除外梗死区出血),10个出现在大脑皮质区.3例在1周内死亡,1例呈植物状态.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sICHr多位于大脑皮质.静脉溶栓后sICHr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转归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CT和磁共振弥散成像(MRI)检查,比较2组阳性率、病灶数及平均直径。结果对照组阳性率为59.0%,观察组为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检出34处缺血灶,平均直径(6.33±3.57)mm,观察组可见62处缺血灶,平均直径(9.55±3.41)m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CT检查,磁共振弥散成像在明确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病变部位、确定缺血范围等方面优势显著,可为疾病的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8.
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梗死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疾病,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我科治疗脑梗死病人72例,对其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8例,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64±8岁);对照组34例,男性18例,女性16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06-2013-10收治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总量静滴0.9 mg/kg体质量(不超过50 mg)rtPA ,于1 h内滴完。随机选取我院同期收治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降压等常规治疗。采用美国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 h、14 d、3个月时的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对62例观察组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上述评分术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术后7 d、1个月、3个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好,预后与年龄、病情轻重、心脏疾病、糖尿病、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6h以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5例用50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7例用尿激酶100-150万^U静滴。于溶栓治疗前及治疗后12h、24h、48h、7d、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均在6h内溶栓,2例后循环梗死在12h内神志渐转清,48h均恢复到病前状态,前循环梗死10例,其中6例肌力恢复到Ⅳ级以上,生活自理,2例病情无变化,2例自动出院。结论 显示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