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本病是一种在 X 线、内窥镜和组织学上都具有特征性改变的胃粘膜改变。然而仅依赖常规的胃肠造影方法则极难发现。作者1984年~1985年运用上消化道双对比联合检查法(包括双重相、粘膜相、充盈相、加压相)共发现15例糜烂性胃炎和糜烂性十二指肠炎,其一例糜烂性胃及十二指肠球炎,一例单发糜烂性十二指肠球炎。15例均经胃镜及活检病理证实。本文就其 X 线诊断及有关问题探讨如下。X 检查方法造影按胃双重造影常规准备并于检查前3小时嘱病人右侧卧位,以利胃液引流入小  相似文献   
3.
CT诊断肺静脉曲张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女 ,5 2岁。 2 0年前曾诊为风心病。现活动后心慌气短 ,不能平卧。查体 :心界大 ,房颤 ,心尖可闻及双期杂音。胸片表现 :心脏呈二尖瓣普大型 ,右下肺动脉增宽 ,右心缘处可见与心影相连的圆形密度增高影 ,边界光滑 ,密度均匀 (图1)。CT所见 :左心房明显增大 ,左心房右后可见一半圆形高密度灶 ,与左心房相连 ,外缘光整。增强螺旋CT扫描 ,半圆型高密度灶与左心房呈均匀一致性强化 ,清楚显示与左心房相通 ,其CT值与左心房CT值相同。诊断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肺静脉曲张 (图 2 ,3)。讨论 :肺静脉曲张是一种少见的疾病 ,为肺…  相似文献   
4.
急性颅内压增高对兔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应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TCD)超声技术观察了急性颅内压增高(AIP)对兔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FVmca)的影响。资料和方法健康白家兔40只。经麻醉、手术后将一未充盈气囊置入颅内,每5分钟注入空气0.1ml,造成A...  相似文献   
5.
自发性肾脏破裂的影像诊断(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性肾脏破裂是指无创伤情况下发生的肾实质、肾盂或肾血管破裂的一种少见病。 185 6年Wunderich首次描述 ,故又称Wunderich综合征[1] 。近年来 ,我院收治自发性肾脏破裂 5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例 ,女 4例 ,男 1例。年龄 30~ 69岁 ,平均 5 3  相似文献   
6.
急性颅内压增高对兔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杨波,冯国慧,任国兴,冯祖荫,张志强(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郑州450052沁阳市人民医院外科沁阳454550)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颅内压增高;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兔应用经颅多普勒(transc...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改良综合消肿疗法(complex decongestion therapy, CDT)对妇科盆腔肿瘤术后中重度下肢淋巴水肿(lower limb lymphedema, LLL)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妇科盆腔肿瘤术后中重度LLL患者78例分为对照组(39例)和改良组(39例)。对照组患者用传统CDT治疗,包括手法淋巴引流(manual lymphatic drainage, MLD)、多层低弹力绷带包扎、功能锻炼以及自我皮肤护理;改良组用负压淋巴回流促进系统替代MLD,其余不变。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以卷尺测定患肢周径,计算肢体体积(lower limb volume, LLV),淋巴水肿相关症状量表评价淋巴水肿症状,多频生物电阻抗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细胞外水分比率,超声显像检测皮肤全层增厚度、皮下组织增厚度、深筋膜增厚度、皮下组织回声评分、皮下组织形态评分,对患者情绪进行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对照组、改良组患者患肢周径、LLV、细胞外水分比率降低,淋巴水肿症状...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观察(附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ihy ,HIE)系指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 ,病情严重 ,死亡率高 ,并产生严重后遗症 ,如智力低下、运动障碍和惊厥等。CT为临床提供了十分可靠的诊断依据。国内外部分作者对本病的CT表现已有阐述[1~ 4 ] 。我们总结了近年来所观察出生仅 10天内的10 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CT表现 ,以便提高其诊断水平。1 材料与方法收集 1993年以来门诊及住院窒息新生儿 10 0例 ,年龄出生1小时至 30天 ,男 72例 ,女 2 8例。CT扫描用美国GE880 0及日本东芝XP…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了自1983年6月至1989年5月期间对68例巨块型(>6cm)肺癌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及近期疗效分析。男53例,女15例,年龄26~68岁。肿瘤大小6~8cm34例,8~12cm29例,12cm以上5例。全组共切除58例,切除率85%.全肺切除21例(36%),肺叶切除37例(64%)。手术合并症5例,发生率8.6%,1例死亡,手术死亡率2%。发现有淋巴结转移20例,肿瘤有外侵20例,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1%,55%,25%。结果表明外科治疗的近期疗效决定于肿瘤有无外侵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无关。对巨块型肺癌应积极采取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CT树芽征及其伴随征象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丙胜  赵希智  姬国敏  任国兴 《河北医药》2010,32(17):2345-2346
目的回顾性评价CT树芽征及其伴随征象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证实且胸部CT检查可见树芽征表现的病例92例,对3种疾病的树芽征伴随征象的CT表现特征和发病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3种疾病的树芽征累及两个肺叶以上者发生率分别为22例(55.0%)、14例(58.3%)、21例(75.0%);局限于单叶者分别为18例(45.0%)、10例(41.7%)。7例(25.0%)。伴随症状包括:(1)树芽征所在部位亚段以上支气管表现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0例(25.0%)、20例(83.3%)、28例(100%);(2)伴有磨玻璃灶者分别为11例(27.5%)、21例(87.5%)、17例(60.7%)。(3)伴有实变灶者分别为25例(62.5%)、19例(79.2%)、20例(71.4%);(4)伴有空气潴留征者28例(70.0%)、17例(70.8%)、21例(75.0%)。树芽征所在部位亚段以上支气管表现异常及伴有磨玻璃灶两种征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树芽征自身的特征和分布在肺结核与其他感染性疾病鉴别中不具有特异性,而树芽征合并亚段以上支气管表现异常或磨玻璃灶在肺结核与其他炎症性疾病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