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淋巴细胞转化反应与机体的细胞免疫性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检测鼻咽癌放疗前、中、后淋巴细胞转化的变化情况,即可了解鼻咽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机体免疫的动态变化—放疗前及放疗中免疫功能是否受影响、放疗后免疫功能恢复如何。因患者机体免疫状态与预后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及时的掌握患者在放疗过程中的免疫状态,以求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改善预后是很重要的。 本文用~3H—TdR掺入检测了71例鼻咽癌患者,均系我院经病理学明确诊断,首次放疗的病人,放疗前及放疗中均未曾行化疗。放疗均采用~(60)Co常规分割照射法,常规设野,鼻咽部总剂量为65~70Gy,颈部颈前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的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eu)预处理供体骨髓细胞(donor bone marrow cells,dBMCs),经外周静脉注射后在受体内各主要组织器官的分布及对肝脏造血集落形成的影响,筛选出使dBMCs靶向性分布于肝脏的Neu最适浓度.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供体,Wistar雌性大鼠为受体.在dBMCs分布研究中,常规从雄性SD大鼠的股、胫骨制备dBMCs并用Neu处理.按Neu处理dBMCs的浓度将26只受体Wistar雌性大鼠分为4组,尾静脉注射99Tcm标记的dBMCs,5 h后测定各组织器官的放射性活度.在造血集落形成研究中,受体Wistar雌性大鼠12只随机分为2组,尾静脉注射处理及未处理的dBMCs 15 d后,取受体各主要器官,行病理组织学检测,光镜下观察造血集落形成情况.结果在同一受体内,肝脏的dBMCs百分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所测器官;以1.0 U/ml浓度的Neu预处理时,受体肝脏内dBMCs百分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2.653,P=0.024),而肾脏内dBMCs百分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3.067,P=0.012),脾脏内dBMCs百分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t=3.265,P=0.009).尾静脉注射15 d后受体肝内可见造血集落形成,造血集落数量和形态上实验组与对照组无差别.结论在浓度为1.0 U/ml时,神经氨酸酶预处理可增强骨髓细胞与肝脏的亲和性,使经外周静脉输注的骨髓细胞靶向性分布于受体肝脏内,但对肝脏内造血集落的形成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经临床研究,特定电磁波(简称TDP)对疾病、外伤、手术伤口等有镇痛作用。为探索其镇痛机理,本文以大鼠为实验对象,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测定脑组织亮氨酸脑啡肽(LFK)在TDP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烧冲复合伤的一般规律,我们在实验室用狗分別造成烧伤,冲击伤和烧冲复合伤,并进行观察对比,现将初步结果报告于后。 实验方法 选成年健康杂种狗29只,体重9.9~14.0公斤。分成烧伤、冲击伤和烧冲复合伤三组。 烧伤组:致伤前2天将背部毛剪短,用20~30%硫化钠溶液脱毛,待皮肤干燥,用2%龙胆紫酒精溶液标出相当体表15%的面积。用5千瓦溴钨灯为光辐射烧伤光源,造成三度烧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细胞上内毒素特异性结合位点存在的直接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无血清因素参与下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EC)与细菌内毒素(LPS)的结合特点。方法: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LPS(FITC-LPS)与EC的结合情况,用氚标记的LPS(3H-LPS)与EC进行受体的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计算出两者结合的平衡解离常数(KD)和每个细胞上的结合位点数。结果:EC与FITC-LPS的结合存在浓度,时间上的依赖性和可饱和性,可被过量同型LPS竞争抑制,荧光主要集中于细胞浆,尤其是胞浆近核周区,核仁也可染色。结论:EC上存在特异性的LPS结合位点,LPS可能进入细胞内部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神经氨酸酶(Neu)预处理供体骨髓细胞(dBMCs)的最佳浓度,使经大鼠尾静脉注射该浓度Neu后的dBMCs偏向性分布于受体肝脏,并观察Neu预处理dBMCs(Neu-dBMCs)联合环孢素A(CsA)短期应用对异体皮片成活时间的影响。方法供体为雄性SD大鼠49只,受体为雌性Wistar大鼠49只。常规制备dBMCs并留取供体皮片备用。Neu预处理浓度筛选实验:按Neu终浓度将26只受体大鼠随机分为0、0.5、1.0、2.0 U/ml 4组(各组分别为6、8、6、6只),用上述4种浓度Neu预处理dBMCs,以~(99m)Tc-SnCl_2法标记,再经受体尾静脉注入,5h后取受体各主要器官,测定其放射性活度,计算出各器官的放射性活度占全部所测器官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筛选出使dBMCs偏向性分布于受体肝脏的最佳Neu预处理浓度。异体皮片移植实验:将余下23只受体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BMCs组和Neu-dBMCs组,每组均行异体皮片移植,其中后两组在手术当天经尾静脉分别输注dBMCs和Neu-dBMCs(Neu为筛选出的最佳浓度),并分别于术后第2、5天腹腔注射CsA (10 mg/kg),观察各组异体皮片的成活情况。结果在Neu预处理浓度为1.0U/ml时,受体肝脏内dBMCs呈偏向性分布,其百分比为(75.3±9.8)%,明显高于其他浓度组,与0 U/ml组[(58.9±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 U/ml为Neu的最佳浓度。Neu-dBMCs组的同种异体皮片成活时间较dBMCs组明显延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两组异体皮片成活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结论适当浓度的Neu预处理可增强dBMCs与肝脏的亲和性,使经外周静脉输注的dBMCs偏向性分布于受体肝脏内。Neu-dBMCs短期联合应用CsA可明显延长移植的供体皮片成活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烧伤创面的修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皮角朊细胞迁移、增殖和在相应器官的分化,通过静脉注射表皮角朊细胞,了解其在烫伤大鼠主要器官的分布情况。方法:实验于2003-03/2004-06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完成。取38只Wistar新生鼠的表皮,采用Dispase和胰蛋白酶消化法,制备出角朊细胞悬液,然后用^99Tc^m标记。12只Wistar大鼠麻醉后沸水烫伤背部10s,制作20%Ⅲ度烫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假伤)、烫伤0d、烫伤3d和烫伤7d组,分别在假伤后1h内、烫伤后1h内、3d和7d经尾静脉注射^99Tc^m标记的角朊细胞悬液。注射后4h,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检测大鼠主要器官(心、肝、脾、肺、肾、胸腺、皮肤或/和创面)的放射性活度,计算出各器官放射性计数角朊细胞分布的百分率。结果:4组12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对照组、烫伤0d组、烫伤3d组和烫伤7d组大鼠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检测到的放射性活度主要分布在肺脏(66.8%~77.6%),肝脏10.8%~21.5%。②烫伤7d组大鼠肾脏的放射性活度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12.2%,2.6%),皮肤或/和创面的放射性活度百分率在伤后仅略有增加(从0.64%到5.11%)。结论:经静脉注射的表皮角朊细胞主要随血循环向正常和烧伤大鼠的肺脏和肝脏迁移;烫伤后7d时角朊细胞向肾脏迁移显著增多,而向肺脏迁移有所减少。烫伤后迁移到皮肤或/和创面的角朊细胞仅略有所增多。  相似文献   
8.
于兔右侧叶肝管开口近端结扎肝总管,并向其近端肝管内注入2×10 ̄8E·coli/0.2ml大肠杆菌菌液,从而诱发脓毒症。在伤后12、24和48h采取动脉血用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含量;用放免法测定血浆胰高糖素、皮质醇和胰岛素的浓度。伤后12h动物血糖显著升高,至伤后24h血糖转而持续降低。血乳酸水平进行性升高。血胰高糖素水平持续显著升高;血皮质醇水平在伤后12~24h显著升高,至48h降至正常;而血胰岛素水平变化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兔胆源性脓毒症时血糖水平呈早期高血糖继以持续低血糖的双相反应;低血糖相不依赖于促进糖异生的激素环境和底物水平,可能是肝细胞水平上糖异生途径抑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光辐射烧伤合并冲击波所致的冲击伤(简称烧冲复合伤)是大当量核爆炸时所发生的主要伤类,常规战争和平时事故中也有发生。肺损伤在此类复合伤中比较常见而严重,对全身病情发展有重要影响,而X线胸片是临床诊断肺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实验室致伤狗和核试验效应狗进行X线胸片动态观察,以探讨烧冲复合伤的肺损伤X线所见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烧伤创面的修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表皮角朊细胞迁移、增殖和在相应器官的分化,通过静脉注射表皮角朊细胞,了解其在烫伤大鼠主要器官的分布情况。方法:实验于2003-03/2004-06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完成。取38只Wistar新生鼠的表皮,采用Dispase和胰蛋白酶消化法,制备出角朊细胞悬液,然后用99Tcm标记。12只Wistar大鼠麻醉后沸水烫伤背部10s,制作20%Ⅲ度烫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假伤)、烫伤0d、烫伤3d和烫伤7d组,分别在假伤后1h内、烫伤后1h内、3d和7d经尾静脉注射99Tcm标记的角朊细胞悬液。注射后4h,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检测大鼠主要器官(心、肝、脾、肺、肾、胸腺、皮肤或/和创面)的放射性活度,计算出各器官放射性计数角朊细胞分布的百分率。结果:4组12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对照组、烫伤0d组、烫伤3d组和烫伤7d组大鼠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检测到的放射性活度主要分布在肺脏(66.8%~77.6%),肝脏10.8%~21.5%。②烫伤7d组大鼠肾脏的放射性活度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加(12.2%,2.6%),皮肤或/和创面的放射性活度百分率在伤后仅略有增加(从0.64%到5.11%)。结论:经静脉注射的表皮角朊细胞主要随血循环向正常和烧伤大鼠的肺脏和肝脏迁移;烫伤后7d时角朊细胞向肾脏迁移显著增多,而向肺脏迁移有所减少。烫伤后迁移到皮肤或/和创面的角朊细胞仅略有所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