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腹腔镜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肝门部狭窄肝管扩大成形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经腹腔镜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在国内外已经开始应用,但是肝门部肝管狭窄一直被视为腹腔镜手术的禁忌,本次报道是对腹腔镜下行肝门部狭窄肝管扩大成形术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 从2001年7月至2003年1月,我院共经腹腔镜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35例,其中8例合并肝门部肝管狭窄,患儿年龄9个月至3.5岁(平均23岁)。肝总管近端狭窄7例,均合并左右肝管扩张;右肝管开口狭窄1例,合并右肝管扩张。手术中在腹腔镜监视下,从狭窄部的正中劈开狭窄环的前壁至扩张部,解除梗阻;然后将5mm直径的腹腔镜头导入肝内胆管,检查肝内胆管情况,明确有无肝内胆管狭窄及异物,指导冲洗胆道。最后用5—0可吸收缝线将空肠与扩大的肝管相吻合。结果 8例患儿均在腹腔镜监视下顺利完成肝门部狭窄肝管扩大成形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无须中转开腹手术者。狭窄部均为膜状,直径0.2~0.3cm,劈开狭窄环即见扩张的肝管。腹腔镜头导入肝内胆管发现球状蛋白栓1例,颗粒状蛋白栓2例,冲洗清除。整个手术花费时间3.8~5.6h,平均4.3h;出血量极少(约5~10m1),无须输血者;术后无切口感染,胆漏和肠梗阻发生,均3d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4~6d。目前本组患儿随访3个月至18个月,无胆管炎和结石发生者,肝功能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下行肝门部狭窄肝管扩大成形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是安全可靠的途径,扩大了该技术应用于根治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的适应证。特别是术中腹腔镜替代胆道镜探查肝内胆管方便易行,可有效地术中同时处理肝内胆管并存的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腹腔镜手术的特点.方法分析33例新生儿腹腔镜手术的方法和围手术期情况,其中探察性手术14例,治疗性手术19例.6例手术中借助腹壁牵引线技术,3例胆道造影采用免气腹腹腔镜.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伤口感染,4例术后合并呼吸道感染.探察性手术14例均在镜下明确诊断,治疗性手术19例无中转开腹,1例术中损伤幽门粘膜.结论新生儿期实施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良好的显露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肝门空肠吻合手术治疗胆道闭锁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治疗先天性胆道闭锁标准术式是肝门肠吻合术,这是腹部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对患儿打击大。为减少对患儿的损伤,有些学者开始研究探讨经腹腔镜行此手术的可行性。但是例数极少,经验不多。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胰管发育与十二指肠乳头异位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十二指肠乳头的开口代表胚胎发育时期肝憩室的发生部位,而胰腺、胆总管和肝脏均起源于肝憩室。前续研究显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胰胆合流异常和十二指肠乳头异位密切相关。本文探讨胰管发育异常和十二指肠乳头异位之间的关系。方法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118例,胰胆管造影了解其胰胆合流异常、十二指肠乳头异位及胰管发育异常情况,以11例年龄相仿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合并胆结石患儿的胆道造影结果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中,11例患儿的十二指肠乳头均位于十二指肠降部。118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中,十二指肠乳头开口于降部38例,占32.2%,其余80例患儿,十二指肠乳头开口于降部以远,占67.8%。对于乳头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以远的患儿,合并胰管发育异常者明显高于乳头开口位置正常者(十二指肠降部)(P<0.01)。乳头开口位置正常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合并胰管发育异常仅占23.7%;乳头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以远的患儿合并胰管发育异常仅占49.5%。乳头开口位置正常和开口于十二指肠降部以远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合并胰管扩张的发生率分别为7.9%和28.7%,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胰管发育异常是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重要病理改变,提示胚胎发育早期肝憩室的发育异常,可能是引起胆道扩张、胰管发育异常和乳头异位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奥运会医疗保障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应急救治体系是奥运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2].为做好奥运会医疗保障,医疗机构应制定医疗应急预案[3].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肝门肠吻合术治疗胆道闭锁的探讨(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辅助行肝门解剖和肝门肠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道闭锁的临床效果。方法: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12例,29~87d11例,5.5个月1例。2例为肝总管闭锁(Ⅱ型),肝门部有直径1.2~2.5cm囊肿与肝内胆管相通;10例为肝门部胆管闭锁(Ⅲ型)。于脐部纵切口置入10mmTrocar,然后分别于右上腹、右中腹和左上腹置入3个5mmTrocar。术中胆道造影,确诊为胆道闭锁,暴露肝门;切除胆囊,游离切除肝门纤维块,空肠行Roux-en-Y吻合术保留肝支30~35cm,然后将肠管送回腹腔,将空肠肝支经结肠后拉至肝门下;用5-0可吸收缝线将空肠与肝门端侧连续吻合。结果:本组12例患儿中1例因肝门渗血中转开腹手术;另11例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为3.5h(3.1~4.6h),出血量约10ml,没有需在术中和术后输血者,全组患儿无手术后肠粘连梗阻和腹腔感染。结论:经腹腔镜行肝门肠吻合术治疗先天性胆道闭锁安全可靠,具有暴露肝门清晰、肝门纤维块分离和切除准确、对患儿打击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小儿尸体肝移植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本研究探讨尸体肝移植治疗小儿终末期肝病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我院分别于2 0 0 2年 4月~ 2 0 0 2年 12月对 5例患儿 (先天性胆道闭锁 4例 ,肝脏血管内皮肉瘤 1例 )进行肝移植术 ,患儿年龄 6个月~ 5岁。减体积肝移植 3例 ,取左半肝和左外侧叶为移植物。割离式肝移植 2例 ,分别取左外后叶和右后叶为移植物。受体行保留下腔静脉的全肝切除术 ,然后将供肝进行原位移植。结果  5例患儿移植肝重 2 6 0~ 5 6 5 g ,占受体体重1.94 %~ 5 .4 6 % ,4例术后已经健康存活 7~ 15个月 ,1例于术后第 5d死于心功能衰竭。结论 尸体肝移植是治疗小儿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 ,严格的围手术期管理特别是精确的手术技术是小儿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医院的不同年资临床医师医患沟通能力.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发放问卷180份进行调查,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76份.总体上认为医患关系比较紧张(73.8%),大多数医师(98.3%)认为医患沟通十分重要,同时愿意尽量抽时间与患者沟通.结论 医务人员总体上能够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认为医患沟通十分重要,同时愿意尽量抽时间与患者沟通.低年资医师,虽然具有一定技巧但多在缺乏自信.需要进行沟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9.
小儿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移植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尚缺乏有关小儿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文献报道。本研究对10例肝移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小儿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行巨大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腹腔镜下行巨大先大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进行探讨。方法对7例巨大胆总管囊肿(直径11~21cm)行囊肿切除 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术中行囊肿穿刺减压,切除胆囊,然后从扩张囊肿的中部横断囊肿前壁吸出胆汁,将囊肿壁全层分7~8块逐渐彻底切除。结果7例患儿均顺利完成巨大胆总管囊肿切除 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无中转开腹手术者。手术时间5.5h~7.6h,平均6.3h;出血最5ml~15ml;6例患儿切除远端囊肿时未找到与胰管相通的管道,仅l例见到明确的远端狭窄的肝管予以结扎。术后无切口感染、胆漏、胰漏和肠梗阻发生,均3d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4d~6d。随访3个月~19个月,无胆管炎和结石发生,肝功能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腹腔镜下巨大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