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症患儿、昏迷或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口腔常残留大量唾液,如未及时清理干净,可造成误吸,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甚至窒息。临床上常采用吸痰管或玻璃接头直接吸出,因负压吸引力大,容易损伤口腔黏膜。我科设计了一种操作简便、不损伤口腔黏膜、可重复使用的流涎清理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口腔护理是临床常见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能有效预防口腔真菌感染、溃疡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常规使用棉球或棉签进行口腔护理,但婴儿口腔体积小,无法配合操作,使用棉签、棉球不仅不舒适、清洁效果欠佳,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对于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配合口腔冲洗效果更佳[1].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婴儿专用口腔护理器,为患儿供舒适、彻底、安全的口腔清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经口留置胃管技术一般应用于乳牙尚未萌出,同时存在经鼻留置胃管禁忌的患儿。但经口插入胃管时患儿恶心强烈,容易导致胃管插入不畅,盘曲在口腔中。因此,如何使改善插入胃管时患儿的舒适状况,并使胃管置入更加顺畅,成为护士关注的重点。我们经过不断探索和改良,采用一种新的方法经口留置胃管。现将此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坏死性淋巴结炎是病因不明的非肿瘤性疾病 ,单凭临床表现易误诊 ,需依靠淋巴结活检确诊。我院自 1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0月共收治 38例 ,经 1~ 4个月的治疗和护理 ,均预后良好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38例中男 15例 ,女 2 3例 ,3~ 6岁 10例 ,7~ 13岁 2 8例。  相似文献   
5.
两种不同的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常规法与停顿法水合氯醛保留灌肠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需辅助检查的患儿,按入院先后分为常规灌肠法(对照组)、停顿灌肠法(观察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灌肠效果。结果两组患儿起效及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停顿式灌肠法实用性强,操作简便,效果优于常规法灌肠。  相似文献   
6.
烧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是严重烧伤后较为多见的并发症,病情复杂,救治难度大,病死率较高。自1996年-2003年,我院收治了5例烧伤并肾衰的病例,均抢救成功,在此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仇向霞  赵君梅 《山东医药》2009,49(23):75-75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是治疗儿童白血病的主要化疗药物之一,可显著提高缓解率,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高血糖、急性胰腺炎等,但局部迟发性过敏反应较为隐匿,易延误治疗。2006年1月~2009年1月,我们对90例白血病患儿采用VDLP方案(长春新碱、柔红霉素、L-ASP、波尼松)行强化治疗,其中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2岁8个月~11岁)于肌注L.ASP5~6d后发生局部迟发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局部疼痛、红肿、波动感等,经精心护理均于3d内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临床特点为发热、皮疹、手足红斑和硬性水肿,口腔粘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其机制为毛细血管周围炎性反应,上皮细胞肿胀和网状细胞增生,显示急性淋巴结炎,冠状动脉可有增生性炎症和血栓形成,因而,导致冠状动脉瘤和血栓形成。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我们采用丙种球蛋白(GG)与阿斯匹林(ASA)联合治疗川崎病,较单纯用阿斯匹林效果好,现将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临床特点为发热、皮疹、手足红斑和硬性水肿,口腔粘膜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其机制为毛细血管周围炎性反应,上皮细胞肿胀和网状细胞增生,显示急性淋巴结炎,冠状动脉可有增生性炎症和血栓形成,因而,导致冠状动脉瘤和血栓形成.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我们采用丙种球蛋白(GG)与阿斯匹林(ASA)联合治疗川崎病,较单纯用阿斯匹林效果好,现将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