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微胶囊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高渗透压胁迫,可造成细胞生长代谢减慢,为改善微囊化肝细胞的生长,尝试应用抗渗透压胁迫物质牛磺酸,观察其对微囊化肝细胞生长的影响。 方法: 实验于2006-07/08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医学材料工程实验室完成。将HepG2细胞悬液(非微囊化细胞)和微囊化HepG2分别接种于牛磺酸浓度为0,0.6,0.8和1.2 mmol/L的MEM培养液中,在37 ℃体积分数为0.05的CO2中培养。MTT法测定非微囊化和微囊化HepG2细胞的生长活性,相差显微镜观察囊内细胞生长状态。 结果:①非微囊化HepG2细胞:0.6,0.8和1.2 mmol/L的牛磺酸对其生长无影响,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 0.05)。②微囊化HepG2细胞:0.6,0.8 mmol/L牛磺酸对微囊化肝细胞的生长亦无影响(P > 0.05);但1.2 mmol/L牛磺酸可以显著改善微囊化肝细胞的生长,其吸光度值高于0 mmol/L牛磺酸组(P < 0.05),并促进细胞的聚集。 结论:1.2 mmol/L牛磺酸可以改善微囊化肝细胞的生长并抵制微囊内的高渗透压胁迫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移植用微囊化神经细胞/组织制备及运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APA)微胶囊用于神经细胞 /组织移植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大功率高压脉冲微胶囊制备仪制备APA微胶囊 ,包埋分离自大鼠周围神经的神经细胞 /组织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微囊化神经细胞 /组织培养液中神经生长因子 (NGF)的浓度。结果包埋神经细胞 /组织的APA微胶囊在培养后及经过一定时间的空运后 ,囊内的神经细胞 /组织正常生存并保持分泌神经生长因子的功能。结论微囊化的神经细胞 /组织可以在体外培养和运输 ,并可分泌NGF。  相似文献   
3.
目的:微胶囊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高渗透压胁迫,可造成细胞生长代谢减慢,为改善微囊化肝细胞的生长,尝试应用抗渗透压胁迫物质牛磺酸,观察其对微囊化肝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实验于2006-07/08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医学材料工程实验室完成.将HepG2细胞悬液(非微囊化细胞)和微囊化HepG2分别接种于牛磺酸浓度为0,0.6,0.8和1.2 mmol/L的MEM培养液中,在37 ℃体积分数为0.05的CO2中培养.MTT法测定非微囊化和微囊化HepG2细胞的生长活性,相差显微镜观察囊内细胞生长状态.结果:①非微囊化HepG2细胞:0.6,0.8和1.2 mmol/L的牛磺酸对其生长无影响,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 > 0.05).②微囊化HepG2细胞:0.6,0.8 mmol/L牛磺酸对微囊化肝细胞的生长亦无影响(P > 0.05);但1.2 mmol/L牛磺酸可以显著改善微囊化肝细胞的生长,其吸光度值高于0 mmol/L牛磺酸组(P < 0.05),并促进细胞的聚集.结论:1.2 mmol/L牛磺酸可以改善微囊化肝细胞的生长并抵制微囊内的高渗透压胁迫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微囊化组织研究技术 ,研究微囊化神经组织移植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将 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空白组。切断SD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并行显微缝合 ,实验组 8只 ,加入制备好的微囊化同种异体周围神经颗粒无血清培养液 30 μl,约含微囊颗粒 30 0个 ;空白组 4只 ,加入不含微囊颗粒的无血清培养液 30 μl。术后 4周取材做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周围神经再生明显优于空白组。结论 微囊化周围神经移植有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用改性壳聚糖代替聚赖氨酸,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ACA)微胶囊用于细胞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大功率高压脉冲微胶囊制备仪。制备包埋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ACA微胶囊,然后采用注射的方法将其移植到小鼠的腹腔。结果 包埋SKOV3细胞的ACA微胶囊移植后,在小鼠的腹腔内保持了原有的形状和结构。囊内的细胞正常生存并保持增殖功能。结论 壳聚糖作为制备微胶囊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因此,可望代替价格昂贵的聚赖氨酸剂备微胶囊,作为免疫隔离工具在组织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微囊化组织研究技术,研究微囊化神经组织移植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空白组.切断SD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并行显微缝合,实验组8只,加入制备好的微囊化同种异体周围神经颗粒无血清培养液30?μl,约含微囊颗粒300个;空白组4只,加入不含微囊颗粒的无血清培养液30?μl.术后4周取材做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实验组周围神经再生明显优于空白组.结论微囊化周围神经移植有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荧光标记蛋白在微胶珠/囊上的吸附和渗透现象.考察了微胶囊类型、海藻酸钠粘度和壳聚糖分子量对微胶珠/囊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质在膜上是先吸附后渗透的过程;AC膜具有不对称性;不同类型微胶珠/囊的通透性依次为海藻酸钠(A)微胶珠>海藻酸钠-壳聚糖(AC)微胶囊>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ACA)微胶囊;海藻酸钠粘度越高,壳聚糖分子量越大,微胶珠/囊的通透性越低.为制备低通透率即具有较好酶屏障功能的ACA蛋白质口服控释载体提供了直观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背景:动、植物及微生物细胞在特殊微环境中培养时的生长与生产特性,与正常生理条件下或传统培养环境相比,具有明显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在不改变总体宏观环境与条件的前提下,实现了生物体微环境的相对有利。微囊微环境决定了细胞的生长和代谢行为,与微囊化细胞的功能息息相关。 目的:观察微囊化肝细胞脂代谢水平改变对细胞线粒体功能及蛋白合成能力的影响。 方法:将微囊化HepG2细胞接种于含1 μmol/L 氟伐他汀的MEM培养液中,在37 ℃,体积分数为5%CO2培养箱中培养。测定氟伐他汀干预前后微囊化HepG2细胞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白蛋白水平变化以及线粒体功能变化。相差显微镜观察囊内细胞生长状态。 结果与结论:①微囊化HepG2细胞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显著增高(P < 0.05);细胞线粒体功能出现抑制(P < 0.05)。②氟伐他汀能够降低囊内细胞总胆固醇水平(P < 0.05),但对三酰甘油水平影响无显著差异(P > 0.05)。③氟伐他汀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囊内出现的细胞线粒体功能抑制和白蛋白水平降低现象(P < 0.05)。结果提示微囊化细胞脂代谢水平变化尤其是胆固醇合成增加与细胞线粒体功能抑制及蛋白合成能力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CE)已经被用于恶性肿瘤、出血、子宫肌瘤等疾病的治疗,随着影像学技术与设备、材料科学及药物释放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具备载药、自身可成像或者具备多种功能的微球型栓塞剂被开发出来。文章归纳了一些目前在临床上已经使用的商业化栓塞微球产品,并且总结了微球材料的特点、研究现状、方向和一些在研的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栓塞微球及其进展。虽然人们已经研发了许多栓塞微球,但是多数都处于实验室或者小规模实验阶段。目前尚未有一个标准化的方案可以把不同栓塞微球进行横向比较,需要对栓塞微球的载体材料的横向发展与纵向深入、药物的联合使用、对当前药物的改进与新药研发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