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对88例40-70岁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超大剂量复方丹参、维脑路通静脉点滴.并在治疗前后作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表明.在血液流变学监测下的超大剂量复方丹参和维脑路通对心脑血管病疗效显著.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多数指标统计学处理改善明显(P<0.01)。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也提示.血液流变学测定可作为缺血性心脑血行疾病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和判定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对药物效的观察也极有意义。超大剂量复方丹参和维脑路通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影响(摘要)@付成顺$牡丹江市郊区兴隆医院!黑…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34例高粘滞综合征(BHS)患者应用“血液流变学综合疗法”(简称综合疗法)治疗一疗程后,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除血沉和K值外)具有显著改变(P<0.01),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临床实践证明,“综合疗法”具有见效快、疗效高、安全实用等优点,是防治BHS的理想疗法。  相似文献   
3.
我们从1989年5月至1990年5月,对88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采用超大剂量复方丹参、维脑路通静点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对血液流变学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病例选择:按诊断标准随机选取88例,年龄40岁~70岁。男63例,女25例;其中冠心病13例,脑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45~70岁60例脑梗塞前综合征(CPIS),和相近年龄40例健康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对照测定,结果表明:60例 CPIS 全血比粘度、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比粘度、血沉、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元等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为高(P<0.01 <0.05)。提示血液浓稠性、粘滞性、凝固性、聚集性的增加,是引起 CPIS 的重要环节和危险因素。血液流变学测定,作为动态观察脑部供血情况的一项指标是简便、可行、实用的。以此开展普查、监护治疗 CPIS,防治脑梗塞,从而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正> 我们从1989年5月至1990年5月,对88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采用超大剂量复方丹参、维脑路通静点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对血液流变学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67例39岁~82岁的血栓病患者.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口服和“降粘合剂2号”静 脉点滴.并在治疗前后一周内作血液流变学检测。发现所检测的九项指标中,经统计学处理有 七项显著改善(P<0.01)。说明中药活血化瘀和血液稀释疗法联合应用,是降低血液粘滞度、 改善血液流变性、防治血栓病的有效措施。补阳还五汤与降粘合剂治疗血栓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摘要)@付成顺$牡丹江市兴隆卫生院!157021 @于政迁$牡丹江市兴隆卫生院!157021 @张凤莲$牡丹江市兴隆卫生院!157021 @王洁棉$牡丹江市兴隆卫生院!157021…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60例脑梗塞前综合征(CPIS)的中老年患者与相近年龄40例健康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的测定.以此观察血液粘滞性诸因素对脑梗塞的发生与发展及其转归的影响,检测结果表明:60例CPIS患者的全血比粘度、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比粘度、血沉、纤继蛋白原项指标均较对照组高(P<0.01,P<0.05)。提示血液粘滞性、凝固性、聚集性的增加,是引起CPIS的重要环节和危险因素.血液流变学的测定作为动态观察脑部供血情况的一项指际.简便可行.具有非常重凹的临床双义。以此开展普查、预测以及cPu的治疗.M止疾病的发展,从而降低缺血性脑血…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45~70岁60例脑梗塞前综合征(CPIS),和相近年龄40例健康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对照测定,结果表明:60例CPIS全血比粘度、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比粘度、血沉、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元等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为高。提示血液浓稠性、粘滞性、凝固性、聚集性的增加,是引起CPlS的重要环节和危险因素。血液流变学测定,作为动态观察脑部供血情况的一项指标是简便、可行、实用的。以此开展普查、监护治疗CPIS,防治脑梗塞,从而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人们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发现某些冠心病患者,虽无任何与心肌缺血有关的临床症状,但却存在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这一事实已被大多数学者所公认。为探索无症状心肌缺血(SMI)血流动力学与血流变学的关系,我们从400例无创心功能检测中,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SMI)50例,并与40例正常人作对照,同时做血流变学检测,现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疾病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40~81岁,平均52岁。素无各种类型心绞痛症状,心功能检测冠状动脉缺血阈值(CMB)…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