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阿帕替尼单药或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耐受性。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化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23例,病理均经肠镜或手术证实,术后按结直肠癌诊疗规范行化疗,一线或二线化疗进展后进入阿帕替尼单药或联合化疗。单药阿帕替尼组16例,口服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7例,前3个月剂量250~500 mg,每个月评价可测量病灶,3个月以后每3个月应用CT评价疗效,评估阿帕替尼治疗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  结果  所有患者中,无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9例,病情稳定(stable disease,SD)7例,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7例,客观缓解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39.13%,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69.56%,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1~19.0个月,中位PFS为5.0个月。单药阿帕替尼组无CR,PR 5例,SD 5例,PD 6例,ORR为31.25%,DCR为62.50%,中位PFS为4.5个月。阿帕替尼联合化疗组无CR,PR 4例,SD 2例,PD 1例,ORR为57.10%,DCR为85.70%,中位PFS为12.0个月。Log-Rank单因素分析显示,同步化疗、阿帕替尼剂量、LDH升高、低蛋白血症及疗效评价与PFS相关(均P < 0.05);同步化疗、阿帕替尼剂量、血红蛋白降低、CD4+淋巴细胞下降及疗效评价与OS相关(均P < 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LDH升高为PFS的独立影响因素,上述因素与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以轻度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征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可改善化疗失败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PFS,可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放化疗食管癌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为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提供最佳结合模式。方法 回顾分析2006—2012年收治的232例接受根治性放疗联合化疗的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放疗采用3DRT技术,化疗方案以铂类药物为基础。Kaplan-Meier法计算LC率和OS率,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满1、3、5年者分别为232、84、35例。全组1、3、5年LC率分别为66.1%、42.2%、38.5%,中位LC时间为24.4个月;1、3、5年OS率分别为73.3%、37.2%、19.5%,中位生存期为2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LC和OS因素为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照射范围、≥3周期化疗(P=0.112和P=0.000、P=0.031和P=0.000、P=0.009和P=0.000、P=0.074和P=0.030、P=0.218和P=0.001)。多因素分析N分期、临床分期、≥3周期化疗是影响OS的因素(P=0.006、0.000、0.001)。结论 食管癌放化疗能使临床分期偏早者的LC和长期OS明显改善,而照射范围及≥3周期化疗数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在调强放疗(IMRT)作用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体积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行胸部IMRT治疗的LS-SCL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生存分析;并对其中20例规律复查患者进行肿瘤体积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配对t检验分析发现,放疗定位与放疗结束时肿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分析发现合并肺部基础病、年龄、放疗剂量是生存的影响因素(P均<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放疗剂量、肿瘤退缩率、年龄、合并肺部基础病是预后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LS-SCLC肿瘤体积在IMRT结束时退缩最明显,放疗后第1个月最小,之后逐渐增大,放疗结束6个月后超过放疗前;放疗结束时肿瘤退缩率、合并肺部基础病、放疗剂量、年龄是LS-SCLC的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背景 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后行巩固化疗能否改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存在较大争议。临床中缺乏能够稳定、准确判断食管癌患者生存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目的 探讨巩固化疗对接受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223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采用的放化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单纯同步放化疗组(87例)和联合巩固化疗组(136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肿瘤部位、肿瘤长度、TNM分期、放疗剂量、照射方式、化疗方案等。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对患者放化疗前营养状况进行评分。患者同步放化疗结束1个月内进行疗效评价,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及疾病进展(PD)。患者通过电话(本院随访中心完成)及门诊复查进行随访,收集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期(LRRFS)及无远转生存期(DMFS)情况,随访截至2022-09-30。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OS、LRRFS、D...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分析采用联合体位固定与热塑膜固定的肺癌患者放疗时的摆位误差,探讨不同固定方式下临床靶体积(CTV)至计划靶体积(PTV)外扩边界及其对正常肺组织受照剂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唐山市人民医院接受过胸部放射治疗的90例患者资料,按不同固定方式将患者分成联合体位组(热塑膜+发泡胶固定)50例,热塑膜组(热塑膜固定)40例。两组患者根据统一标准勾画靶区,1次/周锥形CT(CBCT)与计划CT图像匹配后分别记录左右、上下、前后(xyz轴)方向摆位误差,通过t检验进行分析。根据MPTV=2.5∑+0.7δ计算联合体位组患者CTV至PTV外扩边界。通过治疗计划系统(TPS)系统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的双肺V5V20V30,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联合体位组与热塑膜组摆位误差在x轴分别为(1.00±0.58)和(3.28±0.43)mm、y轴分别为(1.42±0.28)和(4.03±0.41)mm、z轴分别为(1.06±0.44)和(3.18±0.34)mm,两组患者xyz 轴上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740、-35.596、-25.015,P<0.05)。联合体位固定技术在中央型与周围型肺癌患者及在左、右肺癌患者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MPTV=2.5∑+0.7δ得出联合体位组患者CTV至PTV外扩边界在xyz轴分别为2.906、3.746 和2.958 mm。A、B两组对比得出,B组中V5V20V30均值分别较A组减小1.5%、3.1%、4.8%。结论 联合体位固定技术可提高肺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体位固定的精确性,将CTV至PTV外扩边界进一步缩小,对减小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CD14+CD16-HLA-DR+与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患者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该院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D-1单抗进行干预治疗;采用RECIST Version1.1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追踪,记录患者生存率。结果CD14+CD16-HLA-DR+组患者采用PD-1单抗治疗后的疗效明显优于CD14+CD16-HLA-DR-/lo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CD16-HLA-DR+组患者生存率明显优于CD14+CD16-HLA-DR-/low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CD16-HLA-DR+是非小细胞肺癌采用PD-1单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PD-1单抗治疗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CD14+CD16-HLA-DR+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生存期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15%,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吸烟为主要高危致病因素,其生长迅速、转移率高,预后较差。30多年来,SCLC的治疗进展缓慢,直至近年来免疫药物的出现,并在广泛期的患者获得了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食管癌临床分期对同一组病例的预测价值,并完善T分期标准,为更准确进行临床分期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701例根治性放疗食管癌患者,分别按AJCC标准、2004年标准、2009年草案标准并结合GTV-T体积标准进行预后判断。结果 按3种标准进行T分类后,发现AJCC分期偏早,T1期达23.1%,且T3与T4期的生存曲线接近。2004年标准下各期生存曲线分离度均较好,但T1和T4期者偏少,分布不均。2009年草案标准中T3和T4期生存曲线交叉且T4期较多达43.2%。根据GTV大小及病变对周围组织器官侵及程度行新T分期,各期生存曲线未见交叉,所占比例较均衡。N分期仍采用N0、N1、N2期分类法,将N分期与新T分期结合进行TNM分期,所得各期生存曲线分离度均很好(P=0.000)。结论 将食管癌局部肿瘤体积大小结合外侵程度确定的T分期与区域内外淋巴结转移确定的N分期联合,能比较准确地预测非手术治疗患者的生存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分析根治性放疗食管癌患者的原发瘤GTV体积及其对周围组织器官的外侵程度,探讨改进后的GTV体积分期标准对食管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根治性放疗的食管癌患者701例,参考既往分期标准进行食管癌GTV体积临床分期,并结合预后进行分析,提出在T分期中除GTV体积大小外,还应参考原发瘤对周围组织器官的外侵程度进行降级分类,并按新标准重新评估预后生存,最后结合N0、N1、N2进行临床TNM分期。结果 全组患者按照既往GTV体积临床分期标准进行的T分期中,T3期与T4期的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TNM分期中Ⅲ期与Ⅳ期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修改T分期标准、即在GTV体积分级基础上,同时考虑了原发瘤对周围组织器官的浸润程度,结果该T分期的生存曲线分离度好,各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02,P<0.05);临床TNM分期Ⅰ、Ⅱ、Ⅲ、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3.5%、26.3%、13.4%、9.2%,各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577,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GTV体积与病变周围组织器官的受侵程度结合起来进行的新T分期标准的界定,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根治性放疗食管癌患者的预后生存。  相似文献   
10.
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肿瘤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肿瘤病例1929万,我国新发肿瘤患者457万(23.7%),其中30~69岁患者群死亡率居世界第二位。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我国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为特征的肿瘤精准治疗时代也对广大肿瘤科医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