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近年来介入技术的开发,器材的研制及介入治疗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开展大大丰富了介入心脏病学.由于介入治疗的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恢复快,为医生及患者所接受进而深受欢迎,成为继传统的内科、外科治疗之后的第三大治疗方法.2003年4月至2006年5月,我科共行59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介入治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希氏束旁旁道射频消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的希氏束旁旁道的患者,其中显性旁道4例,隐匿性旁道8例。采用在窦律下,温控55-60℃,能量15-50 W消融。结果:12例患者均消融成功。1例出现一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其余10例无术后并发症。结论:在精确的标测和窦律、低能量下消融希氏束旁旁道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将211例非瓣膜病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为胺碘酮治疗组(A组)105例和厄贝沙坦 胺碘酮治疗组(B组)106例,治疗随访3 a,研究的-级终点为房颤复发.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以及治疗前、治疗后12、24和36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12个月后,A组左心房内径为(37.01±1.56)mm,明显大于B组的(35.32±1.62)mm,P<0.05.实验终点时,A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59.05%,明显低于B组的83.52%(P<0.05).认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非瓣膜病阵发性房颤在维持窦性心律和抑制左心房扩大方面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各种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严重、广泛的急性心肌损害,突出表现为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或猝死.现将我院自2000年2月至2003年1月收治的15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3个月以上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患者28例,男性7例,女性21例,年龄21~65岁,平均38.6±9.8岁。术前一周再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5天,采用改良的I-noue单球囊技术行PBMV。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术中及随访期间有无体循环血栓栓塞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及随访期间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明显改善,术中及随访期间无1例患者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结论:对于合并左心房血栓患者经较充分的华法林抗凝治疗,PBMV是安全可行且疗效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曹佐锋  何苗  严章林  张古老 《当代医学》2021,27(22):127-128
目的 分析心肌梗死二级预防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6例心肌梗死二级预防患者,根据Moisrky-Gren评价标准中用药依从性分为良好组(n=78)和不良组(n=38),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心肌梗死二级预防患者用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本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16份,回收有效问卷11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用药依从性良好78例(良好组),用药依从性不良38例(不良组);良好组年龄小于不良组,月收入水平、有医保比率高于不良组,独居、口服药物4种以上、中药剂型为纯中药、对中药所致不良反应了解程度为不了解的比率低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用药依从性的因素为口服药物种类过多、遗忘用药、药物昂贵、对药物知识缺乏、用药指导不到位等.常用中药类型中为中成药、对中药所致不良反应了解程度为不了解为影响用药疗程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72,95%CI:1.261~5.961,P<0.05;OR=2.862,95%CI:1.136~6.769,P<0.05).结论 影响心肌梗死二级预防患者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包括高龄、经济条件差、无医保、独居、口服药物种类多、中药剂型为纯中药、对中药所致不良反应不了解等,临床工作中,应积极发挥临床药师专业作用,加强患者用药指导,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提高药物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7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3例,对照组78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B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13/次,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7d;复方丹参滴丸10粒口服,每日3次,连用15d。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67.9%;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71.8%。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血管内覆膜支架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急性主动脉夹层6例,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49.2±9.8岁。经CT增强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确诊。所有患者均为Stanford B型。切开右侧股动脉置人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原发破口。置人后重复造影检查。随访行超声心动图或CT检查。结果:支架置入全部成功,术后即刻造影5例无内漏,1例见少量内漏。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均明显扩大,远端降主动脉及分支供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所有患者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扩大,1例有内漏者,无加重。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具有良好的近期治疗效果,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廖伟  严章林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8):942-944,951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 I)后延迟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对左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急性前壁、前间壁及广泛前壁ST段抬高的AM I后病情稳定,发病后7~14d,(平均10.2±2.5d),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左前降支完全闭塞者,依据是否成功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分为成功支架植入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心肌梗死后平均9.0±2.5d)和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容量指数(LVEDV 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LVESV I)和异常室壁运动积分指数(VWMA积分)。结果:AM I后2个月两组LVEF、LVEDV I、LVESV I、VWMA积分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6个月时两组LVEF和VWMA积分与术前和术后2个月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LVEDV I,LVESV I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且与成功植入支架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P<0.05)。结论:急性前壁AM I后延迟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能明显减少AM I后晚期的左心室重构,而对AM I后早期左心室重构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对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和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选择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28例)和B组(贝那普利组,32例)。A组采用洋地黄、利尿剂等常规治疗,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测量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患者6 min步行距离,心脏彩超测定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收缩末径(LVESD)、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贝那普利组治疗12个月后LVEDD缩小[(53.2±6.1)mmvs(60.8±8.9)mm,P<0.01]、LVESD缩小[(44.5±6.9)mmvs(49.2±7.2)mm,P<0.01]、LVFS增加[(24.2±5.4)%vs(20.1±4.9)%,P<0.01],6 min步行距离增加[(430±88.2)mvs(398±75.9)m,P<0.05]。结论贝那普利可显著改善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塑,提高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