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成都市成华区中老年人群血脂水平、分布特点及其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方法 2007年5月在此区中老年(50~79岁)人群中随机抽取672人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研究调查,对其血脂水平及HOMA-I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人群当中①女性各血脂项目的 水平均比男性高,其中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体质量指数(BMI)及腹型肥胖对糖尿病患病率及空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2007年5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0~80岁中老年人685人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其男394人,女291人,年龄(63.3±0.2)岁。结果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的超重和肥胖所占的比例较大(约44.3%),按BMI分组(BMI<24 kg/m2;24 kg/m2≤BMI<28 kg/m2;BMI≥28 kg/m2)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4.0%、18.7%及2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男女分别按腹型肥胖标准分组(男性切点=85 cm,女性切点=80 cm),男性糖尿病患病率在非腹型肥胖及腹型肥胖组分别为17.9%及18.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9),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9.7%及18.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整个人群中,空腹血糖无随BMI增加而升高的趋势(P=0.071);女性人群中,空腹血糖随腰围的增加而升高(P=0.001);而在男性人群中无此趋势。在调整相关指标后,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BMI对糖尿病患病率独立影响,以BMI正常为参照,超重及肥胖的OR值分别为:1.412[95%CI(0.818,2.437),P=0.215]及2.200[95%CI(1.034,5.178),P=0.046]。在调整相关指标后,腹型肥胖在女性人群中对糖尿病患病率独立影响,以非腹型肥胖为参考,腹型肥胖的OR值为:1.394[95%CI(1.080,3.205),P=0.041],而在男性人群中无此关系。结论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超重及肥胖所占的比重较大,BMI可影响糖尿病患病率及空腹血糖水平;腹型肥胖能够影响女性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及空腹血糖水平,但在男性人群中无此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血清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2007年49~80岁成都成华区711例人群进行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清尿酸等指标,采用SPSS 16.0软件分析尿酸与MS及MS各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在中老年人群中,MS的发生率为25.60%,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为21.24%。女性MS、腹型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男性。尿酸与腰围、收缩压、三酰甘油、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11、0.140、0.118、0.106和0.14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尿酸与腰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73和0.321,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尿酸与空腹血糖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49和0.183,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MS及其各组分关系密切,血清尿酸水平和MS及其各组分间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成都地区1992年中年居民血清尿酸水平对2007年该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1992年进行代谢综合征研究时共纳入1061人,其中年龄45 ~ 60岁且血糖正常者共71 1人,并依据血清尿酸水平分为尿酸正常组及增高组,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1992年高尿酸血症与2007年该人群(711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相对危险度(RR).结果 (1)1992年血尿酸增高人群在2007年时空腹血糖(FBG)皆高于尿酸正常人群,t检验示组间FBG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7年糖尿病患病率亦呈类似FBG的特点,为尿酸增高组高于尿酸正常组,经X2检验,组间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根据该队列人群1992年血尿酸增高与否,计算2007年2型糖尿病患病,RR=3.749,P=0.000,95%CI:2.387 ~ 5.890.(3)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992年基线血尿酸对2007年2型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在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后,高尿酸血症RR=1.426,P=0.003,95%CI:1.173~1.705.结论 尿酸异常与血糖代谢异常关系密切,高尿酸血症可预测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成都地区自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水平15年的变化情况.方法 1992年,在成都成华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建立了35~64岁男女两性共1365人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研究队列.2007年对该队列人群进行了第2次危险因素调查.两次调查资料均完整者1061人.本研究对该1061人15 年前后的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①15年间男女两性各年龄组收缩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且年龄越大,升高幅度越明显.舒张压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但增幅呈U字形:45~54岁组增加的幅度最小.②2007年与1992年相同年龄组间比较(2007年50~64岁组 vs.1992年50~64岁组),无论男女两性,收缩压均明显增加,且男性收缩压的增加幅度大于女性;对于舒张压,男女两性均增加,但女性增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15年间男女两性各年龄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均增加,其中男女两性均是年龄较小组高血压患病率增幅最大,但年龄较大组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④15年间高血压总的患病率男性由13.2%增加到51.2%,女性由14.0%增加到45.1%;在相同的年龄组(2007年50~64岁组 vs.1992年50~64岁组),男女两性高血压患病率在2007年均明显高于1992年.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年龄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升高,但各年龄组之间升高趋势不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也明显增加,年龄较小组别增加幅度最大,但年龄越大,高血压的患病率越高.男女两性高血压患病率在2007年均明显高于1992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研究高血压房颤(h-AF)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β(PPARα、PPARβ)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房颤发病中的可能作用。 方法 对103例h-AF患者(其中持续性房颤55例,阵发性房颤48例),以及按照年龄配对选取的5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采外周静脉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PPARα、PPAR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1(IL-1)的水平。 结果 PPARα mRNA水平在单纯高血压患者、阵发性h-AF及持续性h-AF中逐渐降低(1.34±0.17、1.09±0.23、0.85±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TNF-α mRNA、IL-6 mRNA、CRP及IL-1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而PPARβ mRNA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控制混杂因素后,偏相关分析提示左心房直径与CRP、IL-1、IL-6 mRNA及TNF-α mRNA呈正相关(P均<0.05);而偏相关分析提示PPARα mRNA与CRP、IL-1、IL-6 mRNA及TNF-α mRNA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9、-0.532、-0.491和-0.528(P均<0.05)。 结论 在高血压房颤患者中,炎症相关指标表达的升高可能与心房重塑有密切的关系,并进而导致房颤的发生发展;而PPARα与上述炎症指标呈负相关,可能在调节房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血压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甲状腺激素受体(TR)的活性差异,以探讨此类患者心房颤动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月序贯收集103例高血压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的相关资料(4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55例持续性心房颤动),并收集5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收集各组患者的相关人口学数据及检查结果,并采用放射性分析技术测定各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淋巴细胞核TR的活性,主要包括平衡解离常数(Kd)及最大结合容量(MBC)。结果心房颤动患者淋巴细胞TR的Kd较单纯高血压患者小(越小表示与甲状腺激素的亲和力越高),且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Kd较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更小(0.77±0.43、1.02±0.41,P<0.001);心房颤动患者淋巴细胞TR的MBC较单纯高血压患者小(越小表示受体总量越少),且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TR的MBC较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更小(36.10±12.40、65.22±30.90,P<0.001)。淋巴细胞核TR的Kd及MBC也存在类似情况。简单相关分析提示左房直径与淋巴细胞TR的Kd及MBC呈负相关,另外,调整相关指标后偏相关分析也提示左房直径与Kd及MBC呈负相关(Kd:r=0.296,MBC:r=0.448;P均<0.01);淋巴细胞核TR的Kd及MBC也存在类似情况。结论高血压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中,TR的总量减少,并且持续心房颤动组低于阵发心房颤动组;甲状腺激素与受体的亲和力在心房颤动患者中升高,且持续心房颤动组高于阵发心房颤动组。另外,还发现TR的Kd和MBC与左房直径均呈负相关。这些改变可能是高血压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颤动发生及维持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成都地区中老年居民脉压(PP)、脉压指数(PPI)的影响因素,寻找可能改善脉压异常的方法。[方法]利用2007代谢综合征研究调查资料(共1061人),把人群依据PP(PP≤60mmHg及PP﹥60mmHg)及PPI(PPI≤0.450及PPI﹥0.450)分为正常组及增高组,分析两组人群多代谢异常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布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与PP/PPI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①两个分组间年龄、收缩压、男性比重、高血压家族史、体重指数、腰围、臀围、空腹血糖、肾功能等指标PP、PPI增高组明显高于PP、PPI正常组,舒张压则是PP、PPI增高组明显低于PP、PPI正常组。②血脂各成分PP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PPI增高组高于正常组。③PP及PPI增高组其代谢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腹型肥胖、血脂异常等患病率皆高于PPI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P、PPI与女性性别、年龄、收缩压、BMI、腰围、臀围、空腹血糖、肌酐、尿酸、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与男性性别及舒张压呈负相关。[结论]成都地区脉压及脉压指数与代谢性指标关系密切,可能可以通过改善血脂、空腹血糖、腰围、体重指数、肾功能等指标来减少脉压及脉压指数的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基因(PPARγ2)Pro12Ala多态性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四川地区汉族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02例,收集一般资料,采用国际通用的简易智力状况量表(MMSE)测验认知功能,按认知评分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n=376)和认知功能障碍组(n=126),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测定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同时测定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胰岛素及餐后2 h血糖、胰岛素水平.结果 5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等位基因型及基因频率的分布结果显示,PP基因型88.6%,PA基因型11.4%,AA基因型0%,P等位基因频率94.3%,A等位基因频率5.7%.其中认知功能正常组376例,PP和PA基因型分别为328例(87.2%)和48例(12.8%);认知功能障碍组126例,PP和PA基因型分别为126例(92.9%)和9例(7.1%).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按照性别和年龄分组后,认知功能正常组与认知功能障碍组之间基因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也未发现PPARγ2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高血压病认知功能相关[PP基因型:OR=1;PA基因型:OR=0.511,95%可信区间(0.226,1.153),P=0.106].结论 Pro12Ala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