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外源性人多药耐药基因(human 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 hMDR1)对新西兰兔骨髓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 MN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携带目的基因hMDR1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GFP)报告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rAd-hMDR1-GFP)转染原代培养的MNCs以获取hMDR1基因修饰的MNCs (MNCs-rAd-hMDR1-GFP),荧光显微镜和FCM法检测转染效率;MTT法绘制MNCs-rAd-hMDR1-GFP细胞生长曲线;FCM检测MNCs-rAd-hMDR1-GFP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情况;RT-PCR及Western印迹法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MNCs-rAd-hMDR1-GFP细胞内hMDR1的表达;柔红霉素(daunorubicin, DNR)泵出实验检测导入hMDR1基因的外排泵生理功能.结果: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MOI)为100时,rAd-hMDR1-GFP对MNCs的转染效率为30%~35%,且不影响MNCs增殖生长;FCM结果提示,rAd-hMDR1-GFP对MNCs细胞周期及凋亡无影响(P>0.05);rAd-hMDR1-GFP转染72 h后hMDR1转录水平和P-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外源性hMDR1能发挥外排泵功能(P<0.01).结论:rAd-hMDR1-GFP能将外源性hMDR1基因高效导入兔骨髓MNCs并稳定功能性表达,不影响MNCs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细胞增殖生长等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hMDR1基因的骨髓保护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儿童烧伤发病率持续升高,早期覆盖创面是治疗大面积烧伤的关键,然而儿童皮肤薄且供皮区少,容易形成瘢痕增生,如何增大皮片扩展比以及减少瘢痕增生是儿童烧伤创面修复的关键.MEEK微型皮片移植技术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应用于临床,因其具有较高的扩展比、较短的手术时间及创面修复时间、较轻的瘢痕增生等优势,逐渐应用于烧伤创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跨胎盘RNA干扰技术下调目的基因,研究小鼠胚胎发育中BMP4基因的功能。方法实验分为Ringer’ s液空白对照组(空白组)、 pSES阴性对照组(阴性组)、 pSES?SiBMP4实验组(实验组),各组孕7.5 d母鼠尾静脉注射干预。分别对干预溶液体积、质粒浓度、注射速度进行研究。[依据小鼠克数体重体积分别采用5、10、15及20μl/g;浓度采用10、30、50及70 ng/μl;注射时间3、5、10、20及30 s。]探索获得基因下调胚胎鼠的最适参数,并观察干预48 h后胚胎基因型及表现型。结果实验组孕鼠在10μl/g,50 ng/μl,5 s给药后荧光强度下调最明显,与阴性组、空白组比较干预48 h后胚胎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异常,实验组胚胎 BMP4及 Smad4基因 mRNA 下调。结论优化的跨胎盘RNAi技术可用于小鼠基因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士奇  金先庆  朱进  张艳  丁雄辉  孙艳辉 《重庆医学》2012,41(15):1473-1475,1561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神经纤维在先天性肠无神经节细胞症(HD)患者不同肠段中有无数量及形态变化以及在HD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0例HD患者肠组织标本为实验组。选择10例尸检患儿(死于非消化道疾病)直肠标本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甲苯胺蓝化学染色法、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复合染色法处理,显微镜观察肥大细胞及神经纤维的分布及变化情况。结果镜下肥大细胞主要集中在肠段黏膜层及黏膜下层,与神经纤维毗邻,HD患者痉挛段肥大细胞较对照组及扩张段明显增多(P<0.05),脱颗粒明显,黏膜下层S-100阳性神经纤维表达增强(P<0.05),肥大细胞密度与神经纤维的密度及面积具有相关性(r=0.573,P<0.01;r=0.514,P<0.01)。结论肥大细胞与神经纤维关系密切,两者的变化及相互作用在HD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将钙视网膜蛋白(CR)用于诊断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HD)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R在50例HD(HD扩张段组、HD痉挛段组)和10例对照组结肠壁的表达,并与常规HE染色进行对比分析。用Image-Pro-Plus图文分析系统定量分析染色结果。结果 HD痉挛段组与对照组及HD扩张段组黏膜下层、肌层间CR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MO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扩张段肠壁神经丛中可见神经节细胞,痉挛段神经节细胞缺失,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HE染色诊断结果一致;新生儿与年长儿HD痉挛段黏膜下层C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6)。结论 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于新生儿HD的诊断与传统方法比较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HA117编码蛋白、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2(bcl-2)和P-糖蛋白(P-gp)在急性白血病(AL)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37例AL患儿中HA117编码蛋白、bcl-2、P-gp的表达情况,以15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为对照.结果 (1)AL组患儿HAll7编码蛋白、bcl-2及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86%、62.16%和37.84%;AL组HA117编码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33);三种蛋白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组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表达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2)HA117编码蛋白在初诊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21),而完全缓解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98).(3)AL患儿HAll7编码蛋白与bcl-2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P=0.0001,r=0.593).结论 新基因HA117可能参与了儿童AL的耐药机制,对儿童AL的预后有一定的预示作用,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耐药中可能与抗凋亡基因bcl-2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低频超声联合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菌株生物被膜(biofilm,BF)的杀菌作用及其结构的影响.方法 建立PAO1菌株BF模型,设空白对照组,低频超声组,环丙沙星组,环丙沙星+低频超声组(超声辐射前给药),低频超声+环丙沙星组(超声辐射后给药),XTT比色法测定BF细菌活力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并结合图像结构分析软件对BF结构进行定量分析;扫描电镜观察BF结构的改变.结果 环丙沙星+低频超声组和低频超声+环丙沙星组BF细菌活力明显降低,BF厚度变薄,区域孔径增大,平均扩散距离与结构熵减小,与空白对照组、低频超声组、环丙沙星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扫描电镜显示,低频超声联合环丙沙星对BF清除明显.结论 低频超声联合环丙沙星对PAO1菌株BF有很好的杀菌作用,且能破坏其结构.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连续30年10256例小儿阑尾炎的诊断治疗经验,提出早期诊断的临床标准,为早期手术治疗提供依据,以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方法统计1980年至2009年本院收治的小儿阑尾炎病例10256例,使用32项临床指标进行对比研究,提出核心诊断指标指导临床早期诊治。在新的理念指导下,分析前10年及后20年,阑尾炎病例在腹膜炎的发生率以及阑尾炎病理类型上的变化,探讨早期诊断标准在提高阑尾炎诊治水平方面的实际意义。结果10256例阑尾炎病例中,死亡1例,死亡率小于1/10000。8241例阑尾炎病例的有效统计中,持续性右下腹疼痛或伴哭吵不安症状的患儿8131例(98.67%),右下腹固定压痛8103例(98.33%)。实施早期诊断标准后,阑尾炎穿孔形成腹膜炎的发生率从早期的43.82%降低为29.88%。10256例中,595例为婴幼儿阑尾炎,466例并发阑尾周围脓肿。结论持续性右下腹疼痛及右下腹固定压痛是临床诊断小儿阑尾炎的核心指标,既是必要的,也是充分的。小儿阑尾炎的临床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TRA耐药基因HA117相关蛋白在肠腺癌、肺癌、乳腺癌及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以肠腺癌标本20例、肺癌标本23例、乳腺癌标本21例以及神经母细胞瘤标本20例手术切除组织为实验组;以巨结肠手术切除扩张段近切H缘的正常结肠组织10例、手术切除的肺癌癌旁组织9例、乳腺癌癌旁组织11例及神经母细胞瘤瘤旁组织14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HA117蛋白在上述组织切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A117在肠腺癌、肺癌、乳腺癌以及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非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A117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肠腺癌、肺癌及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分期、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神经母细胞瘤的病理分型和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HA117蛋白在肠腺癌、肺癌、乳腺癌以及神经母细胞瘤组织的高表达提示这四种恶性实体肿瘤对ATRA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