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消化内镜检查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体验,尤其是肠镜检查.无痛肠镜检查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问题,但内镜麻醉在内镜室进行,具有很高风险性,如可能出现呼吸抑制、气道梗阻、反流误吸以及血压下降等.其中呼吸道并发症最为常见,尤其更易存在于困难气道者[1].舌后坠是最常见一种上呼吸道梗阻现象[2].困难气道在传统无痛肠镜检查过程中易发生血氧饱和度<92%,鼾声呼吸,严重者出现喘憋、口唇发绀甚至血氧饱和度降至70%以下.应用口咽通气管能改善呼吸道不全梗阻所致面罩通气困难,故我们在无痛肠镜检查中应用了口咽通气管以探索其在存在困难气道者行无痛肠镜检查时对气道梗阻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自拟活血化瘀方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周细胞(retinal capillary pericytes,RCPs)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其中10只为正常组,另30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造糖尿病模型成功后再分为活血化瘀方高(6.75 g·kg-1)、低剂量组(3.375 g·kg-1)及模型组,每组各10只,灌胃60 d后取视网膜,对RCPs进行免疫组化及Bax、Bak、Bcl-2、caspase-3蛋白表达分析。在体外实验中,将高糖(30 mmol·L-1)培养的RCPs用不同浓度的活血化瘀方进行干预,CCK-8检测RCPs增殖,JC-1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RCPs凋亡情况,并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糖尿病模型大鼠较正常组RCPs凋亡明显,而活血化瘀方可减少RCPs凋亡。与0 μg·mL-1剂量增殖效果相比,25~100 μg·mL-1活血化瘀方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在抗高糖诱导凋亡方面,25~100 μg·mL-1与0 μg·mL-1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活血化瘀方可通过主要外膜蛋白/Bcl-2途径抑制糖尿病大鼠RCPs凋亡,且对高糖诱导的RCPs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量表式集束化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在腹腔镜肝切除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3年8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行腹腔镜肝切除的1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围术期实施量表式集束化快速康复护理措施93例(观察组),实施常规快速康复护理措施82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4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72h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24hVAS评分及术后72h血清hs-CRP水平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腹腔镜肝切除围术期实施量表式集束化快速康复护理措施能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感,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总结58例高龄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行内镜治疗后的护理。认为高龄患者常合并心、脑、肺等重要脏器的慢性病变,内镜治疗后应密切病情观察,重视并发症及合并疾病的观察与护理,做好饮食护理,加强基础护理,以提高内镜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丁旭慧  何春华 《浙江临床医学》2023,(9):1354-1356+1359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结直肠镜手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与耐药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结直肠镜手术发生术后感染的34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对其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耐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8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45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61株(58.0%);革兰阳性菌189株(42.0%)。261株革兰阴性菌中,排名前4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86株,19.1%)、铜绿假单胞菌(59株,13.1%)、肺炎克雷伯菌(38株,8.4%)、阴沟肠杆菌(35株,7.8%),以上4种菌株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50%,对头孢替坦、厄他培南、亚胺培南较敏感(耐药率<25%)。189株革兰阳性菌中,排名前3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72株,16.0%)、表皮葡萄球菌(49株,10.8%)、屎肠球菌(41株,9.1%)。以上3种菌株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均敏感(耐药率为0),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60%。结论 消化道肿瘤结直肠镜手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主要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三种清洗方法对内镜热活检钳的清洗效果。方法通过放大镜下目测法、白纱布检测法、吹气检测法、潜血试验法和细菌检验方法,对三组不同清洗方法清洗内镜热活检钳的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放大镜下目测法检测A组、B组、C组清洗质量合格率依次为63.8%9、6.3%、98.8%。白纱布法检测A组、B组、C组清洗质量合格率依次为56.3%、95.0%、98.8%。吹气法检测A组、B组、C组清洗质量合格率依次为46.3%、96.3%、98.8%。潜血试验法A组、B组、C组清洗质量合格率依次为70.0%、100%1、00%。细菌检验法检测A组、B组、C组清洗质量合格率依次为40.0%、70.0%、96.7%。结论通过5种检测方法检测一致证明,C组方法即以多酶洗剂+超声波清洗+消毒液浸泡法清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取石网篮三种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三种清洗方法对取石网篮的清洗效果.方法 将内镜下治疗后的140件取石网篮,按随机原则分为B,C组,与既往资料A组比较,每组各70件,采用三种清洗方法.A组为传统清洗法,B组为超声波清洗法,C组为刷洗加超声波清洗法.比较各组目测、5倍放大镜下观察、白纱布擦拭法、悬挂法、潜血试验及菌落数检测合格率.结果 A组、B组、C组合格率目测为64.3%、95.7%、100%;5倍放大镜下观察为61.4%、94.3%、98.6%;白纱布擦拭法为57.1%、85.7%、97.1%;悬挂法为55.7%、87.1%、97.1%;潜血试验为70.0%、100%、100%;菌落数检测为53.3%、83.3%、96.7%;C组清洗合格率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治疗后的取石网篮采用刷洗加超声波清洗是最为有效的清洗方法,能达到较好的清洗效果,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