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梅毒血清学检查已成为临床患者手术前、输血前及各种创伤性检查前的必检常规项目,由于高龄患者易受各种内外源性因素干扰,因而对梅毒抗体检测反应性较强标本的确认及弱反应性标本鉴别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ElecsysHBsAg确证试验在ELISA定性试验和ECLIA定量试验临界灰区及弱反应性标本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所有被检测血清标本均来自门诊和住院患者,对其中145例ELISA法检出的灰区及弱反应性标本分别进行E1ecsysHBsAg定量试验及确证试验,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血清HBsAg经EUSA法检测OD/CUTOFF结果在0.85~O.99之间标本共35例,其中1例ElecsysHBsAg定量及确证试验阳性占2.9%(1/35);OD/CUTOFF结果在1.0~1.99弱反应性标本共54例,ElecsysHBsAg定量试验有反应性14例,占25.9%(14/54),ElecsysHBsAg确证试验阳性18例占33.3%(18/54);OD/CUTOFF结果在2.0~4.99共31例,有17例ElecsysHBsAg定量及确证试验阳性占54.8%(17/31);OD/CUTOFF结果在5.O~7.99共25例,有21例ElecsysHBsAg定量及确证试验阳性占84.0%(21/25)。通过对EuSA法与ECLIA法、ELISA法与ElecsysHBsAg确证试验检测HBsAg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ELISA法检测HBsAg灰区及较低含量的弱反应性标本、可疑或乙肝感染模式不常见的标本需再次用敏感性更高的ECLIA等方法复检以防假阴性或假阳性出现,有条件的实验室可用Elect;ysHBsAg确证试验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析多种方法检测老年患者梅毒抗体在梅毒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该院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住院患者送检的5 314例血清标本应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LEI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TRUST)等方法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所有血清标本经TP-ELISA检测有反应性结果占2.35%(125/5 314),阴性占97.65%(5 189/5 314),对125例有反应性的结果经TRUST法检测阴性占87.2%(109/125);有反应性结果占12.8%(16/125),其中阳性(原倍血清)占5.6%(7/125),阳性(1:2稀释)占2.4%(3/125),阳性(1∶4稀释)占2.4%(3/125),阳性(1∶16稀释)占1.6%(2/125),阳性(1∶32稀释)占0.8%(1/125);设诊断界值(OD/cutoff值)为α,TP-ELISA与CLEIA、TPPA的相符率分别为100%、99.1%(α≥4.0),80%、80%(2.0<α<4.0),71.4%、42.9%(1.0<α≤2.0).结论 梅毒血清学检查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对于老年患者,由于生理病理因素等影响,建议梅毒抗体阳性患者应结合多种血清学方法的检测结果,并详细了解患者生活史、既往病史及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后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