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面下1/3轮廓整形中进行骨骼位置移动的术前设计。方法 术前设计方法包括面弓转移、头影测量、模型外科设计等步骤。结果 通过完善的术前设计和分步骤治疗,142例面部畸形患者获得较好的矫治。结论 ①面弓转移过程中中线的确定对于手术效果影响非常重要,不对称畸形患者的中线确定要考虑后续手术的难易与可能性;②骨骼的三维移动和旋转直接改变面型,同样的截骨部位,不同的移动产生不同效果。  相似文献   
2.
上唇局部发育不全的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的文献曾就红唇的缺失采用下唇交叉瓣向上唇转移修复红唇[1],但针对上唇发育不良的三维分别治疗尚鲜见报道,我们根据以往临床实践总结了相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调查分析了110例电烧伤病人的发病原因及临床治疗情况。原因包括电弧、电接触伤及家用电器热伤;治疗包括全身治疗、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及创面的处理,上述几方面在临床治疗中均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电击伤后,机体局部不仅有皮肤的坏死,深层的肌肉、血管等组织的损害也相当严重,出现凝固性坏死,以及血运不良所造成的渐进性坏死。因此电击伤的局部治疗需稳妥处理。我们通过对两例电击伤病人皮瓣修复创面的处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男,22岁,右手背电击伤,创面约4cm×4cm,皮肤炭化,伤后20天去痂后,肌腱裸露,部分坏死,部分指骨裸露,创面周边逐渐出现肉芽组织。创面培养:类产硷假单胞  相似文献   
5.
PGE2在骨生成和骨改建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素E2(PGE2)是由37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化合物,分子量为42,960Da。PGE2在骨组织形成与改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它既参与骨的生成过程,又参与骨组织的吸收过程。在骨组织里,PGE2主要是由成骨细胞合成的,它通过特异性受体的介导完成对骨组织代谢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三叉神经支配对面瘫后肌球蛋白重链亚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对失神经支配后面部上唇提肌肌球蛋白重链(MHC)各亚型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化学、SDS-PAGE凝胶电泳以及电生理等方法观察上唇提肌形态学、电刺激收缩阈值、最大收缩力以及MHC各亚型的变化。结果:三叉神经可以明显减轻面肌MHC各亚型去神经后的蛋白降解,维持肌纤维的兴奋阈值,保持肌纤维的最大收缩力。结论:肌肉失神经支配后,感觉神经可以减轻MHC各亚型的蛋白降解,临床修复运动神经时应尽可能同时修复感觉神经。  相似文献   
7.
牵引成骨过程骨生长因子表达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牵引成骨过程骨生长因子的变化与牵引成骨机制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放射免疫等方法定量分析骨痂内各种细胞生长因子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生长因子在骨组织内的分布。结果 牵引成骨过程BMP-2、TGF-81、IGF-Ⅱ以及BGP的表达均增强;牵引成骨区、骨吸收区均有TGF—β1分布;术后早期BMP-2在截骨区分布相对较少,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BMP-2的分布趋于密集,特别是成骨细胞聚集的部位;而随着骨的成熟,TGF—β1、BMP-2的分布减少。结论 牵引成骨过程有较多骨组织形成的机制可能与骨生长因子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组织内激光介入治疗的方法,对面部皮下脂肪进行溶脂,以达到重塑面型的目的.方法 于面部鼻唇沟部位做长3 mm的皮肤切口,将半导体激光机(Velure S9,波长980 nm)的光纤置于面部皮下脂肪层,能量为9J;按照扇形分布方式作用于面部脂肪组织;术后加压包扎,3d后改用弹力面套包扎1个月.对照术前、术后面部形态的改变.结果 术后面颊部、下颌缘、下颌角、颏下区等脂肪堆积部位软组织厚度变薄、下垂消失,面部形态改善较好.结论 组织内激光介入溶脂治疗是一项安全、有效的微创面型重塑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可以重复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颌面部不同原因造成的不同大小凹陷畸形用自体脂肪组织充填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方法对凹陷畸形的病因进行分类,大致分为先天性发育畸形、后天原因两大类,后天病因又分为半侧颜面萎缩、手术与外伤、脉管疾病等所造成的凹陷畸形。针对上述不同原因和凹陷的大小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充填。先天畸形者一般采用自体脂肪颗粒进行充填,缺损多者用自体真皮脂肪组织瓣充填;半侧颜面萎缩、手术与外伤者采用真皮脂肪组织瓣结合脂肪颗粒进行充填,而对于静脉畸形造成的凹陷缺损要用真皮脂肪组织瓣充填。结果先天畸形病人由于存在骨骼发育不足,单纯自体脂肪充填有时不足以完全矫正不对称畸形,需要同时矫正骨畸形才能得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半侧颜面萎缩病人经过多次充填之后、外貌得到明显改善;手术或外伤之后的凹陷畸形在松解疤痕挛缩的同时进行真皮脂肪组织或脂肪颗粒移植术,可取得较理想临床效果。静脉畸形病人用真皮脂肪组织充填也可获得理想临床效果。结论颌面部缺损凹陷畸形的整形治疗需要根据凹陷畸形的病因、患者的年龄、缺损面积的大小等,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脂肪组织充填、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