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53基因的突变浊肿瘤发生的重要事件之一,利用能表达反义P^53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人肺癌细胞系GLC-82细胞,抑制其突变的P^53基因表达。并与导入的空载体PDOR-neo和未导入的GLC-82细胞作比较,用DNA杂交证实重组子转入细胞,通过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观察P^53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反义P^53基因对GLC-82细胞生长速度及突变的P^5  相似文献   
2.
mdm_2(murine double minute 2)最初是在一种可致瘤的小鼠成纤维细胞中发现的。该基因编码一种锌指蛋白,可与P53蛋白酸性活化区结合,仰制P53介导的转录活性和阻止P53诱导凋亡的作用。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该基因编码一种DNA结合磷蛋白,在调节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53也可调节mdm_2基因的表达。p53蛋白水平的升高能相应刺激MDM_2蛋白水平的升高,以这种方式p53和mdm_2基因形成一相互调节反馈环。MDM_2蛋白与P53蛋白结合构成MDM_2-P53蛋白复合物,可以自动反馈调节mdm_2的表达和p53在细胞内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黄芩苷和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载入壳聚糖温敏凝胶,构建双缓释体系,检测凝胶对药物的体外释放情况。方法:采用乳化缩聚法制备黄芩苷-明胶微球(gelatin microspheres,GMS);用不同配比的壳聚糖溶液和β-甘油磷酸钠(β-glycerophosphate,β-GP)溶液制备壳聚糖温敏凝胶,观察在37℃的成胶情况,选择最佳配比;在此基础上,将不同浓度的黄芩苷-GMS与BSA共混于壳聚糖凝胶溶液,测定载药后的成胶情况及黄芩苷和BSA的体外释放情况。结果:成功制备了黄芩苷-GMS,载药率5.62%,包封率72.05%;1.8%壳聚糖溶液与9%的β-GP混合10min后可获得状态良好的凝胶;加载两种药物后的凝胶溶液相转变时间未发生改变;30d时低浓度组累积释放了63.79%,两个较高浓度组分别释放了74.86%、77.63%。结论:壳聚糖温敏凝胶可以同时负载黄芩苷-GMS和BSA两种药物,在室温下呈溶液状态,37℃下经过10min可转变成半固体凝胶,在体外释药可达30d。黄芩苷和牛血清白蛋白双缓释制剂的制备和释药性能检测为牙周组织修复再生药物的研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P^53与反义mdm2 cDNA序列真核表达载体,并探讨其在人黏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株Mc3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将mdm2 cDNA序列反向插入到含有P^53基因序列pDOR—Neo中的P^53。基因序列下游,构成含有P^53基因与反义mdm2基因融合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经酶切分析鉴定后命名为pDOR—Neo—P^53-F mdm2并将重组载体通过脂质体转染Mc3细胞,通过G418筛选转染阳性细胞,并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P^53蛋白表达。结果酶切鉴定证实重组载体含有P^53与反义mdm2 cDNA片段,实验结果表明:转染后P^53蛋白(1.35±0.14)较对照组P^53蛋白(6.26±0.11)含量显著减低(P〈0.01),转染空载体P^53蛋白(6.24土0.12)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53与反义mdm2基因融合体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表达野生型P^53蛋白和封闭mdm2基因,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对人肺腺癌细胞系GLC-82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将含有野生型p53基因的pDOR-neo逆转录病毒载体,通过lipofectin转染GLC-82细胞,用流式细胞仪、电镜及3H-TdR掺入法,观察野生型p53基因对GLC-82细胞的生物学效应。结果:电镜观察可见,转染野生型p53基因,可使GLC-82细胞出现一些病理现象,如胞浆中有明显的空泡及线粒体肿胀;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野生型p53基因可阻止GLC-82细胞周期停止于G1~S区;3H-TdR掺入试验提示,野生型p53基因能够抑制GLC-82细胞DNA的合成。结论:这些结果阐明了野生型p53基因是抑制GLC-82细胞生长的部分机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反义P53基因和mdm2基因对肺腺癌细胞中突变型P53的双重抑制,并观察其抑制肺腺癌细胞生长和促进恶性表型逆转作用。方法利用能表达反义产P53和mdm2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在脂质体介导下,将PDOR-mdm2基因转染含有PDOR-FP53的肺腺癌GLG-82细胞中。经G418筛选获得GLG-82细胞同时含有反义P53基因和mdm2基因的克隆,这种双重转染的GLC-82细胞命名为PDOR-FP53/mdm2,并与导入空载体PDOR-neo和GLC-82亲本细胞作比较。通过DNA、RNA杂交观察外源基因转染细胞中表达情况,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和3H-TdR掺入、软琼脂培养集落形成试验、流式细胞仪测定观察其对肺腺癌GLC-82细胞恶性表型的抑制作用。结果DNA、RNA杂交证实反义P53和mdm2基因转染GLC-82细胞成功并获得表达。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和3H-TdR掺入试验结果表明,转染PDOR-PP53/mdm2基因的GLC-82细胞较转染PDOR-neo的GLC-82细胞活力减弱、增殖能力下降、DNA合成受阻、软琼脂培养集落形成率低。细胞周期分析结果显示,转染PDOR-FP53/mdm2的细胞G1期峰增高和S期峰降低,提示DNA合成减慢,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结论反义P53基因和mdm2基因对肺腺癌细胞恶性表型有双重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靶向surv iv in基因阻断后mRNA表达量的变化,以及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siRNA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sur;通过脂质体转染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 id cystic carcinom a,SACC)细胞。采用RT-PCR技术检测转染前后surv iv in mRNA表达量以及表达抑制率。结果转染后surv iv in mRNA表达水平x-±s(0.42±0.10)较转染前surv iv in mRNA表达水平(1.56±0.12)明显减低,P<0.05;在mRNA水平其表达抑制率为73.1%。转染空质粒载体Pgenesil-1 surv iv in mRNA表达水平(1.35±0.1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靶向surv iv in siRNA能阻断肿瘤细胞surv iv in基因mRNA表达,并有效抑制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SACC-83的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利塞膦酸盐对脱钙骨支架中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含不同浓度利塞膦酸钠的培养液(10~-7、10-810-9,10-10 mol/L)对BMSCs诱导的成骨细胞与脱钙骨支架复合物进行培养,通过MTT,上清液碱性磷酸酶活性及Ⅰ型前胶原羧端肽、骨钙素检测对比观察不同浓度利塞膦酸钠对成骨细胞的作用效果.结果:MTT显示不同浓度利塞膦酸钠组细胞均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增殖,相同培养时间各不同浓度的利塞膦酸钠组的细胞增殖能力均高于对照纽(P<0.05),且在10-10~10-7mol/L浓度范围内呈逐渐增加趋势.各不同浓度的利塞膦酸钠组的上清液ALP活性表达、Ⅰ型前胶原羧端肽表达、骨钙素表达均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增加,相同培养时间各组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10-10~10-7 mol/L浓度范围内呈逐渐增加趋势.结论:利塞膦酸钠对成骨细胞在支架材料中的粘附、生长、增殖及骨化作用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克隆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蛋白FimA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其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并鉴定、纯化其表达产物。方法克隆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蛋白FimA基因,构建表达载体pET15b-Fim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LyS感受态细胞;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以抗6×His Tag单克隆抗体为一抗,Western blot鉴定、Co2+柱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结果克隆的FimA基因序列及插入表达载体中的FimA序列均与GenBank数据库中的序列呈现100%同源性;IPTG诱导后Western blot鉴定4.1×104处有目的蛋白表达;Co2+柱亲和层析法获得纯化的高浓度FimA蛋白。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蛋白FimA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15b-FimA,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成功表达和纯化,为进一步制备牙龈卟啉单胞菌菌毛蛋白单克隆抗体和研制开发预防牙周炎的亚单位蛋白疫苗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技术筛选多种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共同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为针对多种Pg设计具有交叉保护作用的疫苗提供候选靶抗原.方法 应用超速离心法提取PgATCC33277、Pgw83、Pg301和Pg381菌株外膜蛋白,SELDI疏水性蛋白芯片H50检测OMP,Biomarker Wizard软件分析4种菌株OMP质谱图.结果 OMP质谱图显示,PgATCC33277、PgW83、Pg301和Pg381分别有71、74、76和72个蛋白质峰,并存在13种共同OMP;在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蛋白库中鉴定到一种已知蛋白gil116636495,其功能尚不清楚.结论 发现13种共同OMP可作为牙周病疫苗候选抗原,证实基于SELDI-TOF-MS技术适合检测小相对分子质量(<20000)、低丰度、疏水性蛋白,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大规模寻找Pg的共同OM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