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五味子含药血清中的木脂素类成分。方法 UPLC-MS/MS检测,经与五味子提取物、空白血清总离子流色谱图比较,发现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经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和质谱数据相比对,对部分原形成分进行鉴定;经与提取物相同保留时间色谱峰质谱数据比较并参考相关文献,对部分原形成分进行推测。结果大鼠灌胃给予五味子提取物后,含药血清中产生了药源性成分,包括代谢产物和原形成分。鉴定了其中4个原形成分: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推测了另外10个原形成分:戈米辛D、巴豆酰戈米辛H、当归酰戈米辛H、当归酰戈米辛P、五味子酯乙、五味子酚、戈米辛O、戈米辛N、6-O-苯甲酰戈米辛O和五味子丙素,所有14个成分均为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结论五味子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主要为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系统评价颌骨微创骨皮质切开加速牙移动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维普资讯等数据库,检索时间限定至2019年2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使用标准化方法从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提取相关数据并进行质量学评价。根据各研究间的异质性,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效应合并值的加权均数差(WMD)和相应的95%可信区间(95% CI)进行分析。采用Stata 11.0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 结果最终共纳入9篇文献(5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4篇临床对照试验),包括171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行颌骨微创骨皮质切开后上颌尖牙移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 = 0.36,95% CI(0.19,0.53)];治疗完成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 = -5.41,95% CI(-6.63,-4.18)];切开前后上颌第一磨牙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 = -0.41,95% CI(-0.88,0.06)];切开前后尖牙根尖吸收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 = -0.20,95% CI(-0.48,0.88)]。 结论颌骨微创骨皮质切开法能加速早期牙移动,缩短治疗时间;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位不明显,尖牙根尖吸收风险未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五味子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方法大鼠灌胃给予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制备含药血清,HPLC-DAD测定含药血清、五味子提取物、对照品及空白血清指纹图谱,各色谱峰紫外光谱图,通过色谱峰保留时间和光谱图两方面比对,分析大鼠给药后体内产生的药源性成分。结果含药血清中产生药源性成分13个,其中8个为药材原形成分入血,5个为代谢产物,8个原形成分中的4个分别为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所有13个药源性成分均具有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的吸收特征。结论五味子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主要为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及其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的核因子κB(NF-κB)表达变化,探讨其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6只8周龄体重(220±25)g雄性SD大鼠根据正畸力加载时间不同(6h、12h、24h、3d、7d、14d、21d)分为7组,每组8只。随机选择一侧上颌第一磨牙作为实验牙.对侧第一磨牙作为自身对照牙.采用NiTi拉簧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力值为50g.分别于相应时间点取正畸牙牙周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F-κB的表达。结果NF-κB在对照侧大鼠牙周组织中弱表达:在正畸移动模型中,NF-κB表达量从加力6h开始上升,至加力3、7d后达到峰值,之后逐渐下调,至加力21d仍稍高于对照牙,压力侧表达大于张力侧。结论NF-κB参与正畸力作用下牙周组织早期的炎症反应和后期的组织改建过程,并且可能更多地参与了牙周改建的骨吸收过程.而对于成骨细胞的作用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直肠腺癌转移至牙龈非常罕见。本文报道1例81岁女性患者,结肠癌切除2年后出现直肠腺癌,并转移至牙龈。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确诊。口腔转移很少发生,并且通常易被误诊为更常见的良性病变,因此应将其视为鉴别诊断中的一种可能性。完善的临床检查以及多学科诊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以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为代表的人工智能(AI)可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已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AI在口腔颌面部的研究也非常出色.本文将综述有关深度学习应用于口腔颌面部影像诊断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及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纸片表型确证法、表型筛选法与三维试验法分别检测76株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的ESBLs和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同时用K-B法检测体外药敏结果。结果 在76株阴沟肠杆菌中,纸片表型确证法检出产ESBLs菌株22株,占28.9%;表型筛选法检出产AmpC酶菌株30株,占39.5%;三维试验检出产AmpC酶菌株26株,占34.2%;同时产两种酶菌株4株,两种酶均不产菌株24株。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氨曲南的体外药物敏感率产AmpC酶菌株敏感率分别为100.0%、84.6%、84.6%、76.9%,产ESBLs菌株分别为100.0%、90.9%、54.5%、27.3%。结论 产ESBLs和AmpC酶是阴沟肠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吡肟对产酶株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系。方法 用携带荧光素酶基因的慢病毒GV260感染F3代MSCs系OP9细胞,通过嘌呤霉素筛选建立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OP9 luc+细胞;检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活性,观察其表达效果;将OP9 luc+细胞经尾静脉注射至C57BL小鼠体内,观察其成像能力。结果 筛选到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小鼠MSCs系OP9 luc+;活性测定证明其表达效率高;在动物体内可以清晰成像。结论 构建了稳定高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小鼠MSCs系OP9 luc+。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下颌高、中位阻生第三磨牙拔除的患者应用无痛口腔局麻仪行牙周膜注射与卡局芯式注射器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注射的麻醉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50例行双侧下颌高、中使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的成人患者,同一患者左右侧随机归入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应用无痛口腔局麻仪行阻生牙牙周膜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应用卡局芯式注射器行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患者本人对两种麻醉方式的注射疼痛程度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两组比较,试验组麻醉注射时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值为2.48±0.98,对照组为6.12±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01,P<0.01).麻醉效果试验组患者自评为“优”者44例,对照组为3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833,P=0.812).结论 应用无痛口腔局麻仪行牙周膜局部浸润麻醉更有利于下颌高、中位阻生牙拔除术中的无痛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