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5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BCT)图像分析骨性Ⅲ类高角(牙合)与正常(牙合)成人上气道形态和舌骨位置的差异,初步探讨骨性Ⅲ类高角错(牙合)畸形对成人上气道形态及舌骨位置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辽宁省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成人患者42例,其中骨性Ⅲ类高角(牙合)组和正常(牙合)组各21例,利用MIMICS 20.0软件测量2组患者CBCT的上气道各分区线距、横截面积、体积和舌骨线距,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正常(牙合)组比较,骨性Ⅲ类高角(牙合)组患者鼻咽的最大横向距离(LAT1)、腭咽的最大矢状距离(AP2)和腭咽的体积(VOL2)均增大(P<0.05),舌咽和喉咽的最大横向距离(LAT3和LAT4)、喉咽的横截面积(CSA4)和体积(VOL4)均减小(P<0.05)。与正常(牙合)组比较,骨性Ⅲ类高角(牙合)组患者舌骨位置有向前、向上移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骨性Ⅲ类高角错(牙合)畸形可使上气道上段腭咽横截面积和体积增大,上气道下段喉咽横截面积和体积减小,并且舌骨有向前、向上移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图像分析骨性Ⅰ类患者不同颏部形态与上气道形态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颏部形态对上气道形态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7—2018年在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骨性Ⅰ类成人患者18例,运用Winceph 8.0软件测量颏部形态,运用MIMICS 20.0软件测量上气道形态,应用SPSS 20.0软件分析颏部形态各测量值与上气道各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舌咽的长度与颏前厚度、颏凸度呈明显的正相关(r颏前厚度 = 0.573,P颏前厚度 = 0.013;r颏凸度 = 0.647,P颏凸度 = 0.004),与颏角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 = -0.476,P = 0.046);舌咽的横径与颏前厚度、颏凸度呈明显的正相关(r颏前厚度 = 0.477,P颏前厚度 = 0.045;r颏凸度 = 0.559,P颏凸度 = 0.016);舌咽的体积与颏前厚度、颏凸度呈明显的正相关(r颏前厚度 = 0.496,P颏前厚度 = 0.036;r颏凸度 = 0.681,P颏凸度 = 0.002),与颏角呈明显的负相关(r = -0.556,P = 0.017);颏凸度与上气道总高度和总体积也呈明显的正相关(r总高度 = 0.531,P总高度 = 0.005,r总体积 = 0.469,P总体积 = 0.023)。 结论骨性Ⅰ类患者中颏部越靠前,舌咽部分增大越明显,对上气道的呼吸功能有利。  相似文献   
4.
阎振梅 《口腔正畸学》2003,10(4):193-193
患者张××,男,10岁,因牙未萌求诊。前牙反(牙合),1阻生,1,2间隙4mm,6,6中性关系,6,6偏远中关系。曲面断层片(图1)显示1横位阻生,上颌前部咬合片显示1牙根发育正常,2未见根吸收。  相似文献   
5.
前方牵引和Pendulum在临床上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适合做前方牵引矫正的患者在牵引后存在牙列不齐的问题进行研究。 [方法 ]对替牙期Ⅲ类错牙合的患者共计 2 8例 (男性 1 6例 ,女性 1 2例 ) ,用前方牵引的方法进行矫正。在解除反牙合后 ,6 6 ┼6 6 为远中关系的患者 8例 ,使用Pendulum调整6 6 ┼6 6 的咬牙合关系。余下的患者6 6 ┼6 6 为远中关系的患者 1 0例对照观察。 [结果 ]用前方牵引矫正反牙合 ,X光头影测量分析可见A点明显前移SNA明显增大 ,ANB改善明显。不做Pendulum的 1 0例患者6 6 ┼6 6 的位置关系和拥挤度无明显变化。做Pendulum的患者可维持6 6 ┼6 6 中性关系 ,拥挤度明显减少。 [结论 ]前方牵引后或多或少出现6 ┼6 的前移 ,造成牙性Ⅱ类错牙合。Pendulum是以上颌前部齿槽骨和前牙为支抗 ,后移磨牙来矫正牙源性Ⅱ类错牙合。这样牙齿的拥挤量减少或消失 ,在使用固定矫正器进行治疗时减少了减数拔牙的可能性 ,在排齐牙列时降低前牙的唇倾度。  相似文献   
6.
正畸治疗中偶见前牙无症状变色,多累及上颌中切牙.有报道,正畸力可能产生永久损伤导致牙髓失活[1],但更多研究表明,正畸力对牙髓无明显的长效影响[2-3].本文选择我科10年间正畸治疗中或保持后前牙无症状变色病例,探寻可能的病因,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激光在矫正中处理侧切牙畸形舌侧尖中的应用。方法:侧切牙畸形舌侧尖的患者11例19颗,其中9例15颗侧切牙畸形舌侧尖的患者采用分次调磨法降低侧切牙畸形舌侧尖的高度,并且使用激光脱敏封闭牙本质小管,观察牙髓活性及该牙的临床症状。另外2例4颗侧切牙畸形舌侧尖的患者做对照。11例患者均戴用固定矫正器调整咬合关系。结果:9例患者无冷热痛及自发痛,一年后该牙无牙齿变色。通过正畸治疗,覆合覆盖达到正常。对照组咬合关系无明显改善。结论:只有去除侧切牙的咬合障碍,配合正畸治疗,才能使咬合关系得以良好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