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牙周炎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倍受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与牙周炎发病存在共同危险因素、且互为高危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中牙周炎的发病率高,病损严重且进展迅速,同时,完善的牙周治疗也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控制,糖尿病和牙周炎呈现一种双向关系,两者可能存在协同的病生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基因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与胶原、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体(PLGA)复合,制成rhBMP-2/Co/PLGA复合膜,观察其异位诱导成骨情况,评价其生物特性。方法取雄性昆明小鼠48只,随机分成Co/PLGA复合膜组与rhBMP-2/Co/PLGA复合膜组。在小鼠右后肢大腿肌间隙内分别植入2种复合膜材料。术后7、14、28 d,各组分别处死8只动物,标本行肉眼、软X线照相和组织学观察。结果2组动物术后情况良好。Co/PLGA复合膜组术后7 d复合膜开始溶解,14 d膜结构不连续,28 d大部分溶解;软X线和组织学观察未见异位骨生成。rhBMP-2/Co/PLGA复合膜组软X线和组织学观察均有骨样结构形成,与Co/PLGA复合膜组相比复合膜降解速度缓慢。结论Co/PLGA是rhBMP-2的良好载体,参与rhBMP-2诱导成骨活性的表达,使其在局部发挥更持久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牙周膜细胞(PDLC)多配体蛋白聚糖-4 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探讨bFGF在人PDLC迁移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正畸拔除的12~18岁青少年健康前磨牙68颗,体外原代培养人PDLC,用外源性bFGF刺激细胞,培养24、48、72 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内多配体蛋白聚糖-4 mRNA的表达.结果 培养24h时,实验组多配体蛋白聚糖-4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1.0 ng·mL-1组升高最为显著;培养48h时,1.0 ng·mL-1组多配体蛋白聚糖-4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培养72h时,1.0 ng·mL-1组多配体蛋白聚糖-4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初期bFGF促进人PDLC内多配体蛋白聚糖-4mRNA合成,但随着时间的延长,bFGF抑制多配体蛋白聚糖-4mRNA合成,这种改变是促进PDLC迁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素.  相似文献   
4.
不同年龄供体人牙周膜细胞原代培养成功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供体年龄对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的影响,寻找人牙周膜细胞原代培养的最佳供体年龄,为便捷、快速地获得大量人牙周膜细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在口腔外科门诊收集正畸拔除的12~28岁青少年健康前磨牙68颗,按供体年龄分为3组:12~14岁组、15~18岁组和19~28岁组,采用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并传代,通过形态学和免疫化学染色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不同年龄组牙周膜经组织块法原代培养获得的人牙周膜细胞的成功率不同,12~14岁组最高,成功率为66.67%;15~18岁组次之,成功率为8.57%;19~28岁组最低,成功率为0。12~14岁和15~18岁组传至第3代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细胞波形丝蛋白染色阳性,角蛋白染色阴性,表明为中胚层组织来源。结论:供体年龄对体外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成功率有很大影响,12~14岁为最佳供体年龄。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一贯被认为是由遗传、饮食等多因素导致的疾病,近年来的文献显示,炎症与高血压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后期,牙周感染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和关注,发现其危害已远超过牙齿丧失,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3],是中风、冠心病以及外周动脉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1例1型糖尿病(T1DM)并发牙周炎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阐明早期预防及治疗T1DM并发牙周炎的重要性,为患者及临床医生提供诊治依据。 方法 收集1例8年T1DM病史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因“牙龈萎缩1年”就诊。治疗期间长期监控患者血糖水平,记录患者初诊和牙周基础治疗后6周、3个月、6个月和1年的牙龈颜色、形态及质地,牙周袋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BOP)阳性率和牙槽骨形态表现等。回顾相关文献,总结T1DM并发牙周炎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预防和诊治方法。 结果 牙周基础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水平平稳,无明显波动。牙周基础治疗后6周,患者牙龈颜色变浅,肿胀程度减轻,质地坚韧,牙周袋PD降低,BOP阳性率降至13%。牙周基础治疗后1年,部分牙面可见少量牙石和软垢,其余牙牙龈呈淡粉色,龈缘菲薄,质韧。PD为0~4 mm,BOP百分率约为14%,全口牙齿无松动。 结论 T1DM并发牙周炎患者应定期进行牙周检查,严格控制菌斑。在患者血糖稳定的前提下,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减轻牙周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