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1篇
口腔科学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以赝复体为指导的义耳种植术前设计与修复.方法:采用螺旋CT对1名右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进行颅颌面三维重建,Geomagic软件中行虚拟残耳切除,获得种植导板并确定赝复体的位置.利用导板定位行残耳切除术及种植体植入术,制作卡杆附着体及树脂支架.采用三维光学扫描仪进行面部的三维成像,将CT数据和三维数据拟合,获得最终义耳赝复体的三维模型数据,通过选域激光烧结技术制作义耳蜡型,并翻制成硅胶义耳.结果:最终完成的义耳赝复体与种植修复前的赝复体形态位置完全一致,组织面与缺损区表面完全贴合,其形态、高度与对侧完全一致,患者对颜色、外观非常满意.结论:基于赝复体指导的义耳种植术前设计与修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理念,值得在颜面部缺损赝复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一例同期于患者双侧下颌后牙区各植入一颗种植体,6个月后右侧种植体骨结合失败、松动取出,左侧种植体骨结合良好,常规修复并负荷。术后回顾分析发现该病例右侧下颌后牙区骨内存在影像学表现不明显的纤维骨性病变,并最终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颌骨纤维骨性病变主要是指一类在组织形态学上表现为纤维和骨化的混合性病变,这类病变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往往不明显,难以发现;或者与其他疾病表现相似,鉴别困难。本文通过对该病例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对颌骨纤维骨性病变临床、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的特征等进行相关文献回顾和讨论,以期为临床提供纤维骨性病变种植风险评估预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婴儿唇腭裂口周肌力的测量方法。方法:口周肌力测量系统由硬件和软件2部分组成。采用金属悬臂梁式传感器,其量程分别为0~20、0~100 g/cm2,精度均为0.1 g/cm2。选取4例唇腭裂患儿(均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应用婴儿唇腭裂口周肌力测量系统,于唇裂修复手术前后,分别进行口周肌力测量。采用 SPSS 19.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单侧唇腭裂唇裂修复术前:唇系带区口周肌力为(1.79±0.94)g/cm2,健侧口角区口周肌力为(5.41±1.01)g/cm2,患侧口角区口周肌力为(3.12±1.55)g/cm2;唇裂修复术后:唇系带区口周肌力为(12.73±3.51)g/cm2,健侧口角区口周肌力为(7.64±1.64)g/cm2,患侧口角口周肌力为(7.27±1.89)g/cm2,健侧与患侧比较,术前 P <0.05,术后 P >0.05。结论:婴儿唇腭裂口周肌力测量系统能够用于获得精确的唇腭裂患儿口周肌力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婴儿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修复术前鼻牙槽塑形术及唇裂修复术期间颌面部表面形貌发育变化情况。 方法临床征集2019—2021年间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收治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筛选出10例纳入研究(6例男婴、4例女婴),首次就诊均为出生后2周内,即行术前鼻牙槽塑形术,约3个月龄时行唇裂修复手术;治疗期间连续定期应用3dMD面部三维系统进行颌面部表面扫描,术前矫治期内时间点选择以每隔2周为1个临床记录时间(即患儿出生后第2、4、6、8、10和12周),后续以唇裂修复手术后1周、术后6个月各为1个记录时间点,共计8个时间节点。每次收集唇腭裂患儿面部14个软组织标志点信息,并进一步分成唇部生长发育指标、鼻部生长发育指标和鼻部畸形发育指标三部分,并采用SPSS 19.0应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鼻翼长度(ac′-prn)由(18.5 ± 1.6)mm减小为(17.1 ± 1.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03,P = 0.003),鼻底宽度(sbal′-sn)由(20.5 ± 3.5)mm减小为(17.7 ± 3.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91,P = 0.004),鼻小柱高度(sn″-c′)由(1.8 ± 0.4)mm增加为(4.7 ± 0.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4.12,P = 0.003),矫治术前、术后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唇裂修复术后1周,患侧指标鼻小柱高度(sn″-c′)由(4.7 ± 0.6)mm增加为(5.8 ± 0.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3.41,P = 0.008),唇高唇长增加,鼻底宽度及鼻翼长度减小,鼻小柱偏斜角度(∠α)由(29.0 ± 12.7)°减小为(5.3 ± 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6.34,P<0.001),健侧指标唇裂术前、术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唇裂修复术后6个月,健侧唇部和鼻部生长发育指标保持增长趋势,患侧指标则基本保持不变。 结论术前矫治期间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鼻小柱高度逐渐增加、鼻翼形态改善明显,而患侧唇部和健侧鼻唇部生长发育未受限制,唇裂修复术后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健患侧鼻唇三角区形态对称性提高,并于术后6个月可保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索人上颌恒中切牙牙冠三维结构的建模方法,精确测量其釉质和牙本质解剖学参数。方法:选取牙冠形态、冠根比正常,无磨耗的西安地区人上颌恒中切牙30个,Micro CT扫描后,用Mimics和Geomagic Studio逆向工程软件重建上颌中切牙釉质帽、牙本质核和髓室三维模型,精确测量牙冠不同部位釉质和牙本质核的厚度以及近、远中髓角至各自切端和邻面的距离。结果:建立了人上颌中切牙釉质帽和牙本质核的三维模型,其厚度(mm)分别为:唇侧釉质(0.47±0.12)1.08±0.19,舌侧釉质(0.39±0.07)0.71±0.15;唇侧牙本质(0.46±0.09)2.17±0.48,舌侧牙本质(0.33±0.06)2.82±0.36,P﹤0.05;近中髓角至切端4.24±1.04,远中髓角至切端4.71±0.98;近中髓角至近中邻面2.09±0.26,远中髓角至远中邻面2.53±0.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安地区人上颌中切牙牙冠不同部位釉质帽和牙本质核厚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西安地区汉族青年面部形态角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面形正常无手术及外伤史的西安市汉族18~40岁居民60名(男女各30名),进行头面部三维立体扫描,用3dMD 软件自带测量系统在扫描影像上定点并测量面部12个常用角度,用 SPSS 19.0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算面部各角度之间的相关性及相关性回归公式。结果:获得12个面部角度的均值及标准差,男性鼻额角大于女性(P <0.05),其余角度无性别差异(P >0.05),5个角度之间存在7组相关关系(R≥0.7),其中4组为正相关,3组为负相关;得到7个相关性回归方程。结论:面部角度之间彼此协调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