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畸治疗中的疼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畸治疗中的疼痛问题赵健慧综述林久祥审校疼痛是正畸治疗中的一个常见的反应。它可发生在任何性别和任何年龄[4]。这里所谈论的疼痛不是由于操作者或患者的粗心造成的矫治器的激惹,而是在正畸治疗中病人所感受到的痛觉[3]关于治疗中的疼痛国内外的文献中已有报道...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转矩的定义以及转矩的作用。从托槽材料、弓丝材料、弓丝的边缘斜面、spee氏曲线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影响转矩起作用的因素,其中包含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并阐述了转矩的一些不利影响以及应用转矩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安氏Ⅱ~1错的早期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感兴趣的一个课题。用固定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始,一般需要等替牙完成后再进行矫治。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双期矫治的概念:即在生长活跃期早期矫治骨骼问题,在恒牙跨完全建始后矫正牙齿错位。在替牙期开始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粉,可以抑制上颌的向前生长,充分发挥下颌的生长潜力,减小了上下颌骨之间的矢状不调,在恒牙完全萌出之后,配合以固定矫治器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达到较理想的软组织侧貌。一、安氏Ⅱ类1分类错错的治疗原理下颌深突的生长是补偿关节窝在生长中的后下移动,鼻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转矩的定义参及转矩的作用。从托槽材料,弓丝材料,弓丝的边缘斜面、Spee氏曲线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影响矩阵作用的因素,其中包含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并立椁转矩的一些不利影响以及应用转矩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赵健慧  唐志辉  罗旭 《中外医疗》2008,27(32):28-30
目的 采用color pilot和Matlab软件处理数码照片及定点计算,评价数码照片是否能察觉牙齿颜色的变化.方法 采用Vita比色板A2及C1作为试件,登士柏树脂附送的A2比色板作为参照,应用同一台数码照相机拍摄数码照片.根据光源、拍摄者、光圈、拍摄时间分组.将每张数码照片采用 color pilot 软件处理,进行色彩矫正.结果 经过计算机校正处理,同一试件的色差值基本上在1.5以下,有少数几项在1.5~3之间.其中,使用同一光圈的色差基本上都在1.5 以下,不同的试验者,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照明环境对色差的影响并不明显.不同的光圈数值对色差的影响较大.不同的试件不论在何种条件下色差值均在3以上.结论 经过色彩校正的数码照片可以察觉不同物体的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口我力与肌激动器联合使用对于啼肌与颞肌前束的肌动电流的影响。方法:用表面电极记录姿势位,正中He位大力咬合、口内戴入肌激动器与口内戴入肌激动器同时使用口外力4种情况下的肌电活动,比较治疗前、后的肌电变化。结果:姿势位时,治疗前后的肌电活动没有变化;正中He位大力事时,咬肌的肌电活动减小;治疗后3种状态时,咬肌与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未见差异。结论:在治疗早期,口外力与肌激动器联合使用对咬肌肌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选择13例病人,采用口外力与Activator联合使用治疗安格尔Ⅱ类Ⅰ分类错,主动治疗七个月,同时采用了一组未治疗的安格尔Ⅱ类Ⅰ分类错病人作为对照组,以尽可能地排除自然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在矫治过程中,上颌骨向前的生长被抑制,垂直方向上的生长未受影响。下颌骨的生长在垂直方向上比较明显,而下颌骨在水平方向上受治疗的影响则不大。治疗后,上下颌骨矢状不调减小,整个骨面突度减小。口外力与Activator联合使用治疗安格尔Ⅱ类Ⅰ分类错,在垂直方向上控制较好。腭平面倾斜度无明显变化。下颌平面仅有1度左右的顺时针旋转。矫治后前后面高比值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腭中部微种植钉支抗系统在固定矫治中的支抗效果,为正畸临床支抗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骨性Ⅰ、Ⅱ类需上颌强支抗的青少年正畸患者1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双颌固定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在上颌减数两颗第一双尖牙并在腭中线旁、第一磨牙水平植入微种植钉一颗.以0.019 inch×0.022 inch(1inch =2.54 cm)的不锈钢方丝横腭杆固定连接微种植钉和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组成一个腭中部微种植钉支抗系统进行正畸力的负载,下牙列不纳入研究.植入微种植钉时(T0)、上颌间隙关闭或基本关闭时(T1)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描图.分别采用SN-7平面及PP平面作为参考平面,对微种植钉以及上颌第一磨牙在T0、T1的位置差异进行头影测量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腭中部微种植钉植入后的临床成功率为73.9%.14例进行测量分析的病例中,微种植系统负载正畸力后仍保持稳固,双侧第一磨牙没有发生明显的近中移动.微种植钉以及上颌第一磨牙的位置变化在两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中设计的腭中部微种植支抗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正畸治疗中能够起到强支抗的作用,可作为一种正畸强支抗的可选方案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对比少年与成人骨性Ⅱ类均角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治疗前后骨骼变化的异同。方法:选择少年与成人女性骨性Ⅱ类均角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各30例,两组的治疗方法以及疗程均相互匹配。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对比,比较其治疗前、后骨骼变化的异同,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后少年组与成人组SNA、SNB及ANB均减小,但两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少年组治疗后下颌骨长度、前面高及后面高均有增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前后的前下面高与前总面高之比以及后下面高与后总面高之比保持不变,且两组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少年组在治疗前后上、下颌骨均有一定程度的生长,但是成人与少年骨性Ⅱ类均角患者的上、下颌骨关系的变化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