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于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联合应用直线偏光近红外线及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患者共计42例,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固定正畸过程中应用氟化泡沫对年轻恒牙形成釉质脱矿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固定正畸患者(年龄11~14岁),分为3组,分别采取3个月应用一次氟化泡沫,6个月应用一次氟化泡沫,及未使用氟化泡沫。记录治疗12个月后牙面的釉质脱矿指数(EDI),计算平均EDI,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个月应用一次氟化泡沫组平均EDI为0.144,明显低于其他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6个月应用一次氟化泡沫组平均EDI为0.256,与未使用氟化泡沫组平均EDI为0.350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3个月应用一次氟化泡沫能有效预防固定正畸过程中年轻恒牙的釉质脱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实验性牙移动过程中大鼠三叉神经节内甘丙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正畸疼痛缓解之间是否具有内在的联系。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35只,建立正畸牙移动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左侧为加力侧,右侧为未加力侧,左右自身对照,分别于加力6h、12h、1、3、5、7d后处死动物,取大鼠三叉神经节,标本制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图像分析。采用SPSSl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加力1d甘丙肽阳性细胞数增多,表达增强(P〈O.05);加力3d阳性细胞数增多明显(P〈O.01);加力5d甘丙肽免疫阳性细胞数达到高峰,神经节细胞中甘丙肽免疫阳性染色呈强阳性表达(P〈0.01)。实验组未加力侧各时间点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甘丙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GAL作为内源性镇痛物质与正畸牙移动所致牙体与牙周疼痛的缓解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耳穴贴压对脑血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内学者采用耳穴贴压法刺激耳穴治疗疾病,已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耳穴贴压对脑血管功能影响的研究少见报道。为了探讨耳穴贴压后脑血管功能变化,为临床用耳穴贴压法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一些参考依据,我们以健康人脑血流图有关参数为观测指标,进行耳穴贴压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方法:将百部2509、白封皮IO0g、薄荷409、地骨皮10Og、苦参IOOg加入75%乙醇I000mL浸泡72/h时去法过滤后搽于治疗组病例的会阴及肛周毛发区,每日2次,共2天。对照组外用1%Y-666霜,分别于疗前与疗后1、3对天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后1无痒感消除率为sa8%-6O0%,对照组为2625%。P<001。7大痒感消除率与阴虱清除率达100巩。与对照组无差异。无明显不良反应。中药浸泡液治疗阴虱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曹索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2医院皮肤科@余跃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2医院皮肤科@贾亚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2医院皮肤科@徐绍明$中…  相似文献   
6.
淋球菌、人乳头瘤病毒医院感染两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由于性传播疾病在世界范围的流行,使该病成为临床上常见病种之一,再加上个别医务工作者无菌观念淡薄、操作不当或错误操作,导致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医院感染的发生。现报告2例,以警同仁。例1 因包皮过长在某医院行包皮环切术,术后9天拆线,切口期愈合。术后1月,原缝线处出现多个丘疹。体检:手术切口两侧可见多个淡红色丘疹、芝麻至米粒大小,部分皮损表面粗糙不平,呈菜花状。常规麻醉下剪取菜花状损害进行病理检查符合尖锐湿疣。用人乳瘤病毒(HPV)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出现特异性HPVDNA片段。诊断:尖锐湿疣。例2 因膀胱冲洗术,术后…  相似文献   
7.
西藏高原进驻者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西藏高原进驻者皮肤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由皮肤科医师按照统一调查方案对西藏高原与成都平原居住1年以上的某部官兵进行皮肤病普查,并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成都平原进驻者比较,西藏高原进驻者皮肤病患病率显著增加,为51.67%,P=0.05。共发现61个病种,其中寻常座疮、多形性日光疹、脂溢性皮炎(含皮脂溢出)是最常见的病种,共74例,占全部患者的48.4%。随着进驻者年龄的增长和居住时间的延长,寻常痤疮的患病率有所下降,P<0.05。结论:西藏高原进驻者皮肤病谱有所不同,多形性日光疹的患病率显著增高。寻常座疮、多形性日光疹、脂溢性皮炎(含皮脂溢出)是最常见的皮肤病。  相似文献   
8.
萤石粉致接触性皮炎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萤石是重要的矿藏,在地球中分布很广,工业上有着重要的用途,在建筑装饰业、冶金工业方面都得到广泛应用.萤石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报道较少,萤石粉致接触性皮炎则更为少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并探讨FujiⅦ预防固定正畸过程中釉质脱矿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于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并需戴用固定矫治器的患者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范围11~13岁.采用投币法将所需观察的牙齿随机分为实验侧与对照侧.在正畸托槽粘结后于实验侧的上颌侧切牙、尖牙、第一双尖牙/第二双尖牙托槽周围1.5mm范围处涂布FujiⅦ,对照侧不涂.于初戴、矫治后1、3、6及9个月时应用专业数码相机拍摄口内彩色照片,观察实验侧与对照侧各牙位脱矿的变化,记录每个患者矫治不同时段牙面各区域的釉质脱矿指数(enamel decalcification index,EDI).应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侧平均EDI在矫治1个月时为0.256,3个月时为0.358,6个月时为0.394,9个月时为0.350;而实验侧平均釉质脱矿指数在矫治1个月时为0.194,3个月时为0.222,6个月时为0.186,9个月时为0.144.以上数据表明实验侧平均釉质脱矿指数在矫治后1、3、6及9个月明显低于对照侧(P<0.05).实验侧发生的釉质脱矿程度轻于对照侧,重度脱矿的出现明显少于对照侧.结论 FujiⅦ对固定正畸过程中患者的釉质脱矿具有一定的积极预防作用,但尚不能完全阻止釉质脱矿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阴虱病53例误漏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阴虱病是阴虱寄生于人体并叮咬皮肤所致的一种瘙痒性皮肤病 ,它既是一种寄生虫病 ,也是一种性传播疾病。 1995年 7月~ 2 0 0 1年 11月我院共收治阴虱病5 3例 ,均在阴毛区找到阴虱成虫或虫卵而确诊 ,确诊前均发生过误漏诊。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2例 ,女 2 1例 ;年龄 16~ 6 3岁 ,平均 (2 6 3± 4 1)岁。均以阴部瘙痒就诊。伴发淋病 5例 ,念珠菌性阴道炎 3例 ,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各 2例。1 2 误漏诊情况 ①误漏诊疾病 :本组误诊 4 5例 ,误诊为阴部瘙痒症 2 4例 ,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