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乳牙生理性根吸收是导致乳牙脱落的一种特有的生理性现象。为研究其分子机制,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试验,结果显示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及其配体和骨保护蛋白及白细胞介素等因子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乳牙生理性根吸收的特点和分类、破牙细胞对乳牙生理性根吸收的作用和展望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在乳牙生理性根吸收时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家兔下颌第二乳磨牙生理性根吸收时期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在乳牙根周围和恒牙胚周围以及两者之间结缔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分别取0、4、10、16和22d龄乳兔包含乳磨牙牙根及其周围组织在内的部分下颌骨,拍摄其X线片,制备石蜡切片,分别行苏木精-伊红和TRAP染色以及TRAP阳性细胞计数。结果家兔下颌第二乳磨牙牙根于出生后第4天开始吸收 至第10、16天时,根吸收约1/3和2/3 至第22天左右,第二乳磨牙脱落。第0天时,TRAP仅表达于恒牙胚的周围单核细胞。第4天时,乳牙根周围的TRAP阳性单核和多核细胞开始增多,并于第10天达到高峰且差异与第0和4天龄组有统计学意义,第16天时TRAP阳性细胞数开始下降。结论TRAP阳性细胞的位置和水平与乳牙生理性的根吸收进程密切相关,TRAP阳性细胞在恒牙胚周围细胞中出现的规律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使用不同器械预备根管对隐裂性牙髓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选择根备器械治疗隐裂性牙髓炎提供参考。方法:将60颗患有隐裂性牙髓炎的双根管型上颌第一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Protaper组、MTwo组、K锉组,每组各20颗,分别用相应器械进行根备,其根管治疗步骤均相同。分别观察患牙根管治疗约诊间痛、术后3月治疗效果及1.5年内牙根纵裂发生率,并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K file组的根管治疗约诊间痛发生率(50.00%)明显高于Protaper组(10.00%,χ2=7.657,P=0.022)和MTwo组(15.00%,χ2=7.958,P=0.019),而Protaper组和MTwo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2.029,P=0.363)。此外,近期治疗效果(χ2=1.966,P=0.742)、牙根纵裂(χ2=0.000,P=1.000)均与根备器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机用镍钛器械相比不锈钢K锉,可以明显降低根管治疗约诊间痛的发生率,近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不会明显增加牙根纵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隐裂牙牙尖斜度对其折裂模式的影响,并制定折裂危险等级评分及治疗方案。方法:将40颗上颌前磨牙随机分为4组,前3组制备成不同牙尖斜度的隐裂牙模型,第4组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所有试样进行压应力实验,记录折裂模式和危险等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就折裂模式:第1、2组试样发生冠根折数目较冠折多,第3组全部发生冠根折,第4组全部为冠折;就折裂危险分级:第1、2组发生III级折裂较多,第3组发生IV级折裂较多,第4组仅发生Ⅰ、Ⅱ级折裂,经随机区组秩和检验,第3组和第4组折裂危险等级与其余各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第1、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隐裂牙比正常牙齿更易发生复杂折裂。隐裂牙随着牙尖斜度增大到一定角度,折裂模式更加复杂,折裂危险等级也愈高,治疗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隐裂牙的裂纹尺寸对于其折裂模式及临床风险的影响。 方法将纳入的50颗上颌前磨牙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5组,前4组通过对试样进行测量调磨制备成隐裂牙模型,调模为颊尖斜度为59°、腭尖斜度为50°。隐裂牙模型根据不同的预裂纹尺寸进行分组,将牙冠近远中边缘嵴最外缘中点间的距离设为裂纹长度(a),该两点所在平面至近中釉牙骨质界最凸点的距离为裂纹深度(h),第1组至第4组的裂纹长度及宽度分别为(a/3-h/2)、(2a/3-h/2)、(a/3-h)、(2a/3-h)。第5组不做处理即对照组。所有试样采用压应力实验,记录抗折力、折裂模式及临床风险分级。采用单因素t检验比较各组间最大抗折力,利用统计图表对折裂模式分析,使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统计折裂试样临床风险等级。检验水准α=0.05。 结果每组抗折力分别为(1126 ± 126)、(974 ± 159)、(1114 ± 240)、(608 ± 105)和(1205 ± 216)N。第2组与第4组最大抗折力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对于折裂模式:所有试验组多发生偏向腭侧的斜折,每组冠折与冠根折各占的比例分别50%~50%、40%~60%、20%~80%、0~100%、100%~0。对于临床风险评估:所有隐裂牙组(第1~4组)同对照组(第5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隐裂牙组,第1组同第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3),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组和第5组试样折裂后均可保留,第2组和第3组均有20%的试样发生了不可保留性冠根折。第4组临床评估风险最大,40%的试样为不可保留性的冠根折,并且折裂部位多位于根尖区。 结论隐裂牙的抗折力显著低于正常牙,易发生折裂。并且隐裂牙的折裂情况同其裂纹尺寸有着密切关系,裂纹尺寸越深越宽,越易发生冠至根尖区方向的折裂,临床风险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针刀联合玻璃酸钠和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早中期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配合臭氧关节腔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小针刀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Micro-CT对离体乳切牙和乳尖牙进行扫描和三维重建。方法:运用Micro-CT对标本牙进行扫描,结合Amira软件进行三维重建,获得标本牙不同结构的牙齿三维模型和数字图像。结果:用此方法成功构建出标本乳切牙和乳尖牙的三维模型,清晰展示出标本牙不同结构在整体中的位置、层次和形态特点,摸索出一套对乳牙行之有效、快捷、准确的建模方法。结论:对乳牙多个牙位尤其是乳前牙的三维模型开展研究,填补了乳牙内部解剖资料稀缺的空白,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儿童口腔科2种常用充填材料用于乳磨牙邻牙合面龋洞(Ⅱ类洞)充填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8名4~6岁儿童266颗乳磨牙Ⅱ类洞随机分为2组,即3M流动树脂组(实验A组)、3M玻璃离子组(对照B组),对乳磨牙进行充填治疗后1、2年复查比较2种材料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3M流动树脂和3M玻璃离子对Ⅱ类洞进行充填治疗后1年成功率分别为96.00%和87.80%,充填治疗后2年成功率分别为95.76%和8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M流动树脂用于乳磨牙邻牙合面龋洞充填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3M玻璃离子。  相似文献   
9.
每一天,我都会接诊近15个小病儿,虽然辛苦,却也让人感到充实和满足;每一天,儿童牙科诊室里都会发生一些小故事,我喜欢随兴记录、不时回味。如果您是一位细心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牙好、胃口好、吃嘛嘛香,我愿把这些小故事和您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讨乳牙生理性根吸收机制提供理想的实验动物资料。方法:观察日龄0、4、10、16及22 d家兔下颌齿式,拍X线片,并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根吸收情况。结果:家兔上下颌单侧各有3颗及2颗乳磨牙,磨牙单侧均为3颗。下颌第二乳磨牙牙根于第4天已开始吸收,分别于10 d1、6 d吸收了约1/3、2/3,22 d左右时脱落,下方恒牙开始萌出。结论:本实验证实家兔为双生齿类,替换周期短,为经济适用的研究乳牙生理性根吸收及乳恒牙替换的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