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4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妊娠期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13例妊娠期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方法、治疗结果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均进行外科手术切开引流,全身使用广谱抗生素,均痊愈出院。除1例患者选择终止妊娠外,其余患者均正常分娩,新生儿情况无异常。结论临床处理妊娠期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不能仅仅依赖药物治疗,应早期积极处理,切开引流是首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腮腺的良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常见。腮腺多形性腺瘤通常采用肿瘤加全部腮腺腺叶组织切除,以减少复发,但存在着过度治疗的问题。我科自2006年以来采用腮腺区域切除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96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6年8月至2010年12月来我科就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96例,术前经B  相似文献   
3.
髁突侧上前方脱位临床上少见,近期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4岁,因"外伤致张闭口受限2 d"入院.患者于2 d前不慎从楼梯上摔下,颏部碰撞致张闭口受限,当时患者神志清楚,无昏迷、无恶心呕吐、无呼吸困难,就诊于当地医院,行CT检查,建议转院就诊.浙江省台州医院口腔中心门诊予手法复位无效后,以"左侧髁突侧上前方脱位、下颌骨正中骨折、左颧弓骨折、左手挠骨远端骨折"收住入院.  相似文献   
4.
童永青  施更生  金杯  陈申国  戴杰 《浙江医学》2013,35(19):1767-1769,I0001
口腔癌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修复和功能重建,一直是临床较难解决的常见问题。治疗时不仅要考虑肿瘤切除的彻底性,还要考虑修复的简便与安全性。修复方法包括局部或远位带蒂皮瓣或血管化游离皮瓣等多种,不同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需综合考虑缺损部位、大小、术后功能、手术创伤大小及患者耐受程度、术者经验等加以选择。颈阔肌肌皮瓣为邻近皮瓣,具有蒂薄、血运丰富、面积较大、成活率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5.
通过回顾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右下颌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的诊疗及文献,提高对良性成牙骨质细胞瘤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学表现、手术方式和预后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改良腭黏膜瓣整复软腭裂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整复软腭裂的新术式,重建腭咽闭合的效果。方法:采用腭黏膜瓣后推术对25例软腭裂患者进行整复治疗,并对其进行随访,以了解术后腭咽闭合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腭部创口愈合良好,瘢痕不明显,软腭的活动度良好,且均有良好的腭咽闭合功能。结论:对先天性软腭裂的患者实施该术式整复,能较好地恢复腭咽闭合功能,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整复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颈阔肌肌皮瓣在口底恶性肿瘤切除术后口底组织缺损即刻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口底恶性肿瘤切除后遗留的口底组织缺损行颈阔肌肌皮瓣修复,其中6例口底鳞癌患者修复与颈淋巴清除术同期进行,1例同时行下颌骨矩形方块切除,3例为舌下腺腺样囊性癌患者行口底局部扩大切除术。结果:9例颈阔肌肌皮瓣全部成活;3例在肌皮瓣尖端与舌腹部黏膜组织间出现裂开,长2.0~3.0cm,给予清创重新缝合后愈合;3例皮瓣远端少许淤血,未影响愈合。术后6个月复查,所有患者皮瓣收缩不明显,所修复的口底形态及舌体活动功能良好。结论:颈阔肌肌皮瓣血供丰富、解剖恒定可靠、邻近口腔、制作方便、简单快捷和成功率高,是修复口底组织缺损的一种安全选择。  相似文献   
8.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下颌骨骨折中,髁状突骨折占了大约30%,严重的下颌功能障碍与此密切相关。随着对髁状突骨折预后认识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下颌骨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的研究和内固定器械的进一步改进,以及对髁状突骨折的精确解剖复位和颞下颌关节生理功能正常恢复的要求,显著促进了髁状突骨折手术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患儿女,8个月.第二胎足月顺产,出生即被发现右颈部肿物约8 cm×7 cm×6 cm,转颈及呼吸未见明显影响,初步诊断为颈部畸胎瘤.心脏超声提示房间隔缺损(缺损直径3mm)当时考虑患儿年龄太小,营养不良,房间隔缺损,手术风险大,未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童永青  施更生  金杯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12):984-984,986
目的探讨口底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40例口底多间隙感染患者进行早期抗生素治疗,及适时作切口引流等处理。结果牙源性感染29例,颌下淋巴结炎3例,扁桃体炎2例,颌下腺炎1例,医源性感染3例,无明确病因者2例。积极治疗1~4周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口底多间隙感染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足量敏感抗生素,适时作切开引流,冲洗换药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