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种植体周围炎导致骨缺损的再结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种植体周围炎症所致骨缺损的治疗方法,从组织学角度评价治疗后种植体周围骨再生和再结合情况。方法Beagle犬5条,双侧下颌植入标准型Br nemark种植体30颗,建立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模型,随机分组进行治疗(1)单纯去除种植体周围炎性肉芽组织;(2)植入不可吸收生物膜;(3)生物膜 骨粉植入;(4)生物膜 生物活性玻璃植入。采用X线和手术直接测量以及荧光标记组织切片和不脱钙硬组织切片,观察种植体周围骨量。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作方差分析。结果直观测量种植体周围骨量、X线测量骨接触水平、组织学测量矿化沉积率,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粉植入组,种植体周围能形成较多的新生骨。结论炎症导致的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可通过治疗手段达到缺损骨的再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游离端与非游离端单颗种植体的垂直骨吸收量是否有差异。方法:选择进行种植修复的牙缺失患者50例(50颗种植体),根据牙位分为非游离端缺失组(A组)和游离端缺失组(B组)。一期植入直径4.1 mm、长度不等的种植体,术后3个月进行全瓷冠修复。应用CBCT测量修复后36个月的骨吸收量。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期间,所有种植体无松动、脱落。A组远中骨吸收量为(0.288±0.183)mm,近中骨吸收量为(0.291±0.136)mm;B组远中骨吸收量为(0.562±0.201)mm,近中骨吸收量为(0.425±0.221)mm。A组平均骨吸收量为(0.289±0.144)mm,B组平均骨吸收量为(0.494±0.182)mm;B组远中骨吸收量显著多于近中骨吸收量(P<0.05),B组平均骨吸收量显著多于A组(P<0.05)。结论:游离端单颗种植体远中骨吸收量显著高于非游离端,提示游离端单颗种植体存在更高的骨吸收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国产Trausim骨水平种植系统用于固定修复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单组目标值法的临床试验设计,选择上海3家三甲医院作为研究中心,对120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种植修复,评价种植体成功率,记录种植体术后愈合感染情况、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种植体稳定性、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状况等有效性指标。结果 受试者在修复负载4年后种植体成功率为97.5%,影像学检查种植体周围无透光区,颈部骨吸收均<1 mm,种植体周软组织健康并获得比较满意的功能修复效果。结论 Trausim种植体系统应用于牙列缺损患者修复效果良好,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成功率,能够满足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8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测定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GCF)中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探讨IL-8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关 系。方法 选择健康种植体和种植体周围炎患者各35例,测定种植体周GCF量并运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 法检测GCF中IL-8总量及浓度;同时检测种植体周临床指标,包括菌斑指数、探诊深度、牙龈指数和松动度。结果  种植体周围炎GCF量、IL-8总量和浓度均高于健康种植体(P<0·01);GCF量、IL-8总量与临床指标之间有正相关 关系(P<0·01)。结论 种植体周围GCF量及GCF中IL-8水平的变化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有关,临床检测GCF 中IL-8水平可作为诊断种植体周围炎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狗种植体周围炎模型IL-8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自身对照的方法研究实验狗种植体周围炎IL- 8水平和临床指标的变化。方法:通过丝线栓结法建立狗的种植体周围炎的动物模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ABC ELISA法)测定5 条狗的种植体周围炎28 颗、自身对照的健康种植体27颗的龈沟液中IL- 8含量、IL- 8总量。同时测量临床病理指标(菌斑指数PI,探诊龈袋深度PD,牙龈指数GI,松动度MOB)。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Mann Whitney U显著性检验。结果:在种植体周围炎模型组和自身对照的健康种植体模型组之间IL- 8含量、IL- 8总量、GCF量均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1),并且发现GCF、IL- 8含量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有着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IL- 8参与种植体周围组织炎症的免疫调节,并且有可能作为评价种植体组织健康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种植体周围炎动物模型建立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种植体周围炎提供与临床实际近似的实验用动物模型。方法:在犬下颌第一、二、三前磨牙及第一磨牙区植入Branemark纯钛种植体30枚,运用丝线栓结法引入炎症致骨组织吸收,并通过临床数据测量、X线摄片、龈沟液IL8测定、手术直观评价和组织学评价相结合观察种植体周骨缺损程度。结果:丝线栓结后1个月临床指数明显上升,与栓结前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01)、X线片及手术直观评价显示种植体周围存在明显骨缺损。种植体周龈沟液IL8测定栓结前后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显示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破骨细胞增生活跃。结论:丝线栓结法可成功建立与临床实际近似的种植体周围炎模型,成功率高,容易控制,为临床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4DTM Jaw Motion System)记录下颌运动轨迹,测量计算切导斜度、髁导斜度等相关参数,初步探讨其获得的参数值用于(牙合)关系转移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方法 选取个别正常(牙合)、无颞下颌关节疾患等符合入选标准的30名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男女各15例,平均年龄在25~35岁之间,利用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测量下颌运动的左右侧Bennett角、左右侧前伸髁导斜度以及前伸切导斜度等5组参数,同时运用传统机械式(牙合)架测量法计算相同参数,测量3次,取平均值。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和机械式(牙合)架测量所得参数平均值分别为: ①右侧Bennett角:(24.81±5.23) °和(25.35±4.05) °。②左侧Bennett角:(24.20±8.12) °和(26.58±4.98) °。③右侧前伸髁导斜度:(37.60±9.11) °和(34.13±6.74) °。左侧前伸髁导斜度:(38.25±10.32) °和(35.60±8.40) °。⑤前伸切导斜度:(39.97±9.43) °和(41.14±11.05) °。经过统计学分析,测量结果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4D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测量(牙合)架相关参数所得数值具有精确性和可重复性,操作简便,舒适度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