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dvanced platelet-rich fibrin, A-PRF)膜应用于前庭沟加深术,探讨其促进种植体周附着龈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7月在本院因种植体周附着龈不足而需前庭沟加深术的患者共26例,运用统计学中简单随机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13),实验组应用A-PRF膜,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手术。术后不同时间点对附着龈再生、黏膜状态、疼痛程度进行评价。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2周、12周,实验组新增附着龈分别为(3.15±0.36)mm和(2.81±0.36)m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3±0.29)mm和(2.52±0.30)mm(P<0.05)。实验组术后黏膜愈合状态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3 d疼痛程度为(51.03±12.20)分,与对照组(58.22±9.86)分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A-PRF膜应用于前庭沟加深术可有效促进创口愈合,缓解术后疼痛,并增加种植体周附着龈再生。  相似文献   
3.
外科根治性切除目前仍然是肝门部胆管癌最为有效且唯一有可能达到根治目的 的治疗策略.既往认为肿瘤浸润门静脉或肝动脉被认为是手术禁忌证,是阻碍手术达到肿瘤阴性切缘(R0切除)关键因素.但随着血管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提高,这些禁忌已经部分被突破.目前合并门静脉切除重建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效果已得到充分肯定,有利于患者的...  相似文献   
4.
胆管癌是一种由胆管细胞分化而来、起源于各级胆管分支内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1]。基于解剖结构,胆管癌分类包括肝内、肝门周围以及远端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位于二级胆管与胆囊管汇入胆总管之间的区域,起源于肝门周围较大的胆管,组织分型大多是分化程度不同的腺癌,其他组织类型少见。另外,肝门部胆管癌按形态分为肿块生长亚型、外生型和导管内生型。导管内生亚型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导管周围浸润型,是最常见的肝门部周围胆管癌亚型。虽然根治性切除术是唯一能够提供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治愈机会的治疗方法,但由于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大多数存在淋巴结转移和血管、神经浸润,因此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仍然较低[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脏巨噬细胞中NIMA相关蛋白激酶7(never in mitosis gene a?related kinase 7,NEK7)在肝脏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通过对NOD样受体家族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s,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调控肝脏纤维化(liver fibrosis)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HE和Masson染色以及qRT?PCR技术观察对比正常人和肝纤维化患者之间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差异;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技术检测正常人和肝纤维化患者肝脏组织中NEK7的表达;运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CD68阳性细胞中NEK7的表达情况。通过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8周的方法建立小鼠肝脏纤维化模型,采用巨噬细胞特异性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敲低巨噬细胞中NEK7的表达,取组织标本,通过HE、Masson和天狼星红染色技术以及qRT?PCR技术,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差异;同时利用组织免疫化学染色和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小鼠肝脏炎症反应中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聚集程度的差异;进一步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其对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NEK7在肝纤维化肝脏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在体内特异性敲低巨噬细胞中NEK7的表达有助于减轻肝脏纤维化的程度和炎症反应以及抑制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抑制巨噬细胞中NEK7的表达能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阻止肝纤维化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备一种搭载华卟啉钠(sinoporphyrin sodium,DVDMS)、IR780与全氟己烷(perfluorinated hexane,PFH)的聚乳酸-乙醇酸(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肿瘤靶向多功能复合纳米粒(DIPP-NPs),评估其理化性质,探讨敏化剂DV...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芦丁对小鼠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0只正常雌性Balb/c小鼠为正常对照组,50只雌性MRL/lpr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醋酸泼尼松组(给予醋酸泼尼松0.1 mg·kg-1)及芦丁小、中、大剂量组(给予芦丁25,50,100 mg·kg-1)。8周龄时开始连续灌胃给药8周。检测尿蛋白浓度、血清Anti-dsDNA IgG和IgM、白细胞介素(IL)-6、干扰素(IFN)-γ、血肌酐(CRE)、血尿素氮(BUN),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p-JAK2、JAK2、p-STAT3、STAT3的水平。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芦丁各剂量组尿蛋白含量、血清BUN、CRE浓度、Anti-dsDNA IgG、IgM的含量均显著下降,肾脏病理性损伤减轻,血清中IL-6和IFN-γ的含量显著减少,p-JAK2、p-STAT3水平有所下调,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芦丁对MRL/lpr自发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肾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活化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