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人牙周病21例方丝弓矫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牙周病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疾病.发病越晚、年龄越大的成人牙周问题越严重[1].由于牙齿支持组织的病理性改变致使牙齿出现漂移、松动、扭转、偏斜,出现创伤性咬合,使邻接关系丧失,前牙外扇,出现间隙,严重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美观,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很大影响.随着口腔正畸科学的发展,正畸治疗已成为成人牙周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手段[2-4].作者近3 a对21例成年牙周病患者使用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掌义  李慧萍 《职业与健康》2007,23(16):1421-1422
目的调查研究青少年口腔正畸的原因,以提高正畸的医疗服务质量。方法选取1999—2005年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口腔正畸门诊进行正畸治疗的614例病例,男212例,女402例,就诊同时做问卷调查。结果错畸形中,以牙齿不齐为最多(74·43%),口腔正畸的目的也以牙齿整齐为首位(60·17%)。结论口腔正畸愈受社会关注,口腔正畸医师既要保证最高的正畸服务质量,又要尊重病人及家长意见,把美观、功能、心理因素都考虑进去,制定出最适合病人的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3.
在正畸临床操作中,一些医生用持针器钳喙作为结扎丝末端推进器,虽然方便,但由于钳喙光滑,容易滑脱伤及牙龈,结扎丝末端也不容易一次到位.正畸科医生希望一种器械多种用途,既减少器械使用数量,又避免器械频繁更换,节约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固定正畸配合复方丹参治疗前牙脱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外伤导致恒牙松动脱位的传统治疗方法是采用结扎丝结扎固定,配合漱口液或口服抗生素,由于结扎丝对牙龈刺激常导致牙龈红肿,作者近年来采用正畸治疗方法配合口服复方丹参片固定外伤松动或脱位牙齿,显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成人正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以158例进行正畸治疗的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年龄、性别、就诊原因、畸形类型、牙周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畸形类型的不同给予对应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就诊的患者以年轻女性为主,大部分因美容问题就诊,畸形类型以安氏Ⅰ型多见,经积极治疗后,大部分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成人正畸治疗临床特点与儿童不同,在生理、心理上均具有特殊性,应根据患者畸形的特点及类型进行合理的治疗,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成人错(牙合)畸形矫治前后的心理动态变化.方法 102位成人错(牙合)畸形患者,分别于矫治前、矫治中及矫治后两阶段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查,对矫治前、矫治中和矫治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比较.矫治后即刻阶段和矫治后1年进行问卷调查,评估主观心理变化.结果 矫治后即刻阶段和矫治后1年,症状因子分均较矫治前明显下降.患者主观自评矫治后自信心提高,幸福感增强.结论 成人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治后心理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并随时间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影响下颌第三磨牙状态改变的因素.方法 以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于本院进行正畸治疗的106例患者为 研究对象,于正畸治疗前、后的对患者进行全口曲面断层片检查,测量患者下颌第三磨牙的前倾角度和间隙/宽度比值的改变,分析影响正畸治疗前后 第三磨牙状态改变的因素.结果 正畸治疗前后下颌第三磨牙的状态可有较大改变,影响其改变的因素主要有拔牙、下颌平面角、治疗前的前倾角度和 间隙/宽度比值,患者的性别、年龄、骨龄和牙龄对下颌第三磨牙状态的改变无显著影响.结论 正畸拔牙治疗有利于下颌第三磨牙的直立,可促进其萌 出,第三磨牙治疗前前倾角度和间隙/宽度比值也可影响治疗后状态的改变;下颌平面角度较小的患者治疗后下颌第三磨牙直立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对预防和治疗正畸儿童龋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进行正畸治疗的108例儿童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正畸治疗,不进行综合防治,随访并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龋指数、变形链球菌计数、乳酸杆菌计数及龋齿发生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龋指数、变形链球菌计数、乳酸杆菌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无新的龋病发生,对照组新发龋病5例,发生率为9.26%.结论 对进行正畸治疗的患儿实施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治疗和预防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王掌义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285-1286
目的探讨牙列间隙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120例牙列间隙患者均给予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治疗前后用游标卡尺对牙列间隙进行测量,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病例以年轻人为主,女性多于男性,间隙多发生在上颌牙弓,多由牙缺失、不良习惯、牙周病等引起,上下颌牙同时发生者上颌牙列的间隙要大于下颌牙列,同时上前牙唇倾。中切牙发生牙列间隙的概率最高,经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后,患者的牙列间隙消失,牙齿畸形得到纠正,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牙列间隙的发生率较高,经正畸与修复联合治疗后大部分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器械消毒效果,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并探讨针对性预防措施,为临床提供借鉴。方法将医院口腔科正畸器械于消毒前后分别进行细菌培养,医护人员消毒后采用一次性擦手纸巾擦手为对照组,采用消毒干毛巾擦手为观察组,比较正畸器械消毒前后以及两组医护人员消毒前后手部细菌菌落数,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包括细丝钳、弓丝架、冠剪、钢丝筒、持针器、橡皮链合、工具架、医疗车及抽屉在内的正畸器械消毒后细菌菌落数较消毒前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消毒前手部细菌菌落数分别为20.4、20.4CFU/cm2;对照组和观察组消毒后手部细菌菌落数分别为207.5、2.5CFU/cm2;对照组和观察组医护人员消毒前手部细菌菌落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毒后手部细菌菌落数对照组明显多于消毒前,观察组明显少于消毒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器械消毒不严格及医护人员洗手方式不正确,是诱发正畸治疗期间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故口腔正畸治疗医院感染预防应当注重器械消毒及提高医护人员感染控制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