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7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6篇
  1篇
中国医学   22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简介 例1 男,38岁.入院时查体发现口唇樱桃红色,嗜睡,共济失调,深反射亢进.检验血内碳氧血红蛋白呈淡粉红色,血常规血小板减少.临床诊断为CO中毒.经联合用药及高压氧舱治疗23天后,症状、体征均恢复正常.出院前家属要求查体行颅脑CT检查,发现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脑软化灶,边界清楚(图1).  相似文献   
2.
熟地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葛楠  闫广利  孙晖  王喜军 《中草药》2023,54(1):292-302
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新鲜或干燥块根的炮制加工品,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等功效。熟地黄是中药“滋阴”作用最具代表的药味之一,也被称之为“至阴之药”。熟地黄配伍相关经典方剂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导致的各种临床疾病,包括糖尿病相关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骨关节炎相关疾病、妇科相关疾病等。基于近年来发表的文献,对熟地黄化学成分、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方剂配伍条件下的药效物质的基础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熟地黄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规范化种植龙胆质量标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以龙胆苦苷及獐牙菜苦苷含量为指标,利用HPLC法对规范化种植龙胆进行了深入的质量研究,并分析了规范化种植与经验种植龙胆的质量差异,阐明了龙胆种植的适宜地区、采收年限及种植龙胆质量。指出,应以3年生龙胆的最佳采收年限。  相似文献   
4.
药材生产标准操作规程相关共性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主持完成科技部中药现代化研究及产业化开发项目“龙胆等三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已通过国家验收 )过程中 ,对在制定相应药材 (龙胆、防风、五味子 )的 SOP时涉及的一些相关共性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一些共性技术如病虫害有效防治技术、采收及其方法 ,以及质量控制的技术需通过加大中药材相关的基础研究力度方能解决 ,而有一些问题要在应用开发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龙胆斑枯病是龙胆栽培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及实验室研究,探讨了龙胆斑枯病的发病规律及病害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并从农业措施、土壤与种苗处理、化学农药防治和中药防治等角度提出了有效防治措施。研究表明:黑龙江龙胆斑枯病的病原菌为Septoria mi- crospora speg.和Septoria gentianae Thum.;农学措施防治研究表明优质健壮种苗、较高的栽培密度、与高杆作物间作可有效缓解龙胆斑枯病;就有效成分而言,獐牙菜苦苷含量与病情之间无明显规律性,但龙胆苦苷含量随病情指数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植物新农药防治龙胆斑枯病药效试验表明,9种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龙胆斑枯病病菌(Septoria microspora Speg.)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熊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熊胆进行本草考证的基础上,综述了熊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引流熊胆并与天然熊胆进行了比较研究以及熊胆其他替代品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7.
六味地黄丸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王喜军  张宁  孙晖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0):1004-1005
六味地黄丸是中医“滋补肾阴”的经典代表名方,由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首创,现广泛应用于临床。2 0 0 0年版药典中明确规定,六味地黄丸仅以丹皮酚和熊果酸的含量作为质量控制指标,虽然此方法简单易行,但尚不能全面控制六味地黄丸的内在质量。为此,作者采用RP HPLC法建立六味地黄丸的指纹图谱,确定各共有峰的归属,以便实现从多药物、多成分的系统化角度控制六味地黄丸的质量。1 实验仪器及材料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6 0....  相似文献   
8.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现代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近十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质量研究,主要包括在动、植物药材鉴定方面的应用,将应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分为2类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和mRNA差异显示技术加以综述.指出未来的中药学研究特点将是多学科的紧密配合,其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对中药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单侧腰麻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Ⅰ、Ⅱ两组,每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行蛛网膜下腔穿刺,Ⅰ组患者注入0.25%布比卡因轻比重腰麻液2.0 ml,Ⅱ组患者注入0.375%布比卡因轻比重腰麻液2.0 ml。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给药后1分钟(t1)、5分钟(t2)、15分钟(t3)、20分钟(t4)、30分钟(t5)、l小时(t6)及术毕(t7)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镇痛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最大Bromage评分、最高痛觉阻滞平面、痛觉及运动恢复时间、完全阻滞的患者比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MAP、HR、Sp O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Ⅰ组患者t3~t6时间点的MAP水平均较t0时间点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患者t2~t7时间点的MAP水平均较t0时间点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其他各时间点HR、Sp O2水平组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患侧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患者比例及最高痛觉阻滞平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Ⅱ组患者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显著短于Ⅰ组,最高Bromage评分明显高于Ⅰ组,麻醉持续时间、痛觉和运动恢复时间均明显长于Ⅰ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健侧下肢的痛觉和运动功能未出现明显阻滞。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头痛、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论两种不同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用于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均可达到完善的镇痛效果,其中5.0 mg布比卡因单侧腰麻阻滞时间更短、术后患肢运动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药物代谢组学的中药及方剂中组分间协同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药及方剂中多组分间配伍协同作用的特点,提出了利用药物代谢组学解析多组分间协同增效作用的机制的假说,并介绍了作者近期利用药物代谢组学研究方剂及组成药物相互关系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