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语音不清往往归咎为舍系带过短或鼻炎等病症,临床医师曾为患者实施舌系带延长术,某些患者也曾多次行舌系带延长术到耳鼻喉科就诊均未见异常,语音不清成为口腔科同仁急待解决的一项难题。随着唇腭裂序列治疗的开展,腭咽闭合不全是导致语音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已被我们所逐步认识。腭咽闭合不全的诊断方法大致可分为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两类,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开张式双胎垫在治疗磨牙症中与塑料殆垫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用自制的开张式双殆垫与塑料殆垫对48例磨牙症患者进行治疗,随访9个月。统计治疗结束1个月和9个月时的停止磨牙病例和平均减少的磨牙时间。结果:戴用1个月停止磨牙病例数比为6:12,戴用9个月时停止磨牙病例数比为10:21。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开张式双殆垫治疗磨牙症优于塑料殆垫。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恒牙初期骨性Ⅲ类错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应用MEAW技术治疗恒牙初期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患者12例,测量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配对t检验以评估疗效。结果:MEAW技术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主要是通过牙齿的移动和牙槽骨的改建。通过A点的前移,下磨牙的直立和远中移动使磨牙关系和前牙覆盖关系明显改善。下前牙舌向移动和升高,平面变平。结论:MEAW可以有效矫治恒牙初期轻、中度骨性Ⅲ类错。  相似文献   
4.
关闭拔牙间隙时二种正畸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滑动直丝弓技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对比研究传统方丝弓的关闭间隙技术,探讨适合的矫治程序,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择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的安氏Ⅱ类1分类错或安氏Ⅰ类双颌前突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研究组采用滑动直丝弓技术,对照组采用标准方丝弓技术,对两组关闭间隙前后的X线头颅片分别进行测量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节省支抗上略有差别,研究组治疗后上中切牙平均伸长0.5mm,对照组平均伸长1.4mm,经统计学检验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研究组治疗后上中切牙转矩平均减少5.0°,对照组转矩平均减少8.0°,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每次复诊时间研究组比对照组平均少6.5分钟,平均疗程前者比后者短15周,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滑动直丝弓技术拔牙病例的磨牙支抗需求略多于标准方丝弓技术,但有利于维持前牙覆和切牙位置。同时临床治疗时间较短,操作较简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畸形拔牙矫治和非拔牙矫治的牙矫治效果。方法测量80例矫治完成的轻中度骨性Ⅲ类错患者治疗前后模型的PAR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牙齿错位、咬合关系和覆盖的PAR指数有显著性,P<0.05;2组治疗后,牙齿错位与中线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PAR减少的百分率中,牙齿错位、咬合关系项目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AR分值能反映错严重程度,拔牙病例的错主要在牙齿错位、覆盖、中线不调方面较非拔牙病例重。拔牙矫治更有利于牙齿错位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几何形态测量法来探讨骨性Ⅲ类错下颌形态的特征。方法:随机选取恒牙初期骨性Ⅲ类与Ⅰ类错患者头颅侧位片各30张,描记下颌的16个标志点,数字化后采用Procrustes重叠法、薄板曲线法、欧式距离矩阵法和常规头影测量法,以骨性Ⅰ类错患者作为对照组,对骨性III类错与Ⅰ类错进行两组间t检验从而对其下颌形态进行比较。结果:Ⅲ类错与Ⅰ类错相比,下颌形态有差异(P<0.05),Ⅲ类错组髁状突长度、升支高度、下颌体长度增加,颞颌关节、颏部都靠前,下切牙舌倾。结论:III类错的下颌形态有其自身特点,并影响Ⅲ类错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牟明奎  侯禄  展望  王传军  费明 《口腔医学》2008,28(5):240-241
目的 观察多曲方丝弓技术(MEAW)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应用MEAW技术治疗的骨性Ⅲ类错殆畸形的患者16例,测量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配对t检验评估疗效.结果 与矫治前相比,SNA角平均增加2.08°,SNB角平均减少1.49°,L6-FHV平均减少3.12mm,16-MP角平均减少9.83°,OJ平均增加4.92mm.结论 MEAW技术可以有效矫治轻、中度骨性Ⅲ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开张式双牙合垫治疗磨牙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8例磨牙症患者应用自制的开张式双牙合垫进行治疗,随访9个月。结果 戴用1个月停止磨牙率为37.5%,戴用9个月停止磨牙率为47.9%。戴用前后平均每夜磨牙时间减少有极其显著性(P<0.01)。结论 开张式双牙合垫是治疗磨牙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PAR指数评价改良摆型矫治器对重度牙列拥挤的治疗结果。方法:选取在我科经改良摆型矫治器治疗重度牙列拥挤结束的患者21例,对治疗前后的模型进行PAR指数测评,并对治疗前后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治疗结束时都达到理想的咬合关系,PAR指数得分平均减少30分。结论:改良摆型矫治器可以有效治疗部分重度牙列拥挤。  相似文献   
10.
PAR指数评价安氏Ⅲ类错(牙合)拔牙与非拔牙的矫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PAR指数对安氏Ⅲ类错(牙合)拔牙与非拔牙矫治的治疗结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在我院正畸科经拔牙或非拔牙矫治结束的患者62例,对治疗前后的模型进行PAR指数测评.结果 安氏Ⅲ类错(牙合)拔牙组治疗前的总PAR指数大于非拔牙组,其中牙齿错位、反覆盖及中线的PAR指数拔牙组大于非拔牙组,两组治疗后的PAR指数无明显差异;治疗前后减少的百分率中,咬合关系项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安氏Ⅲ类错(牙合)拔牙病例的错(牙合)程度较非拔牙病例复杂,主要表现在牙齿错位、反覆盖、中线不调等方面.但只要合理设计和治疗,拔牙与非拔牙病例都能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拔牙矫治更有利于咬合关系和中线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