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系统评价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知网、维普等中外文数据库中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及临床对照试验,按照严格的排除纳入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评价及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共228名患者,其中扩弓联合前牵组114人,单纯前牵组114人.Meta分析显示:2组数据除U1-NA、SN-MP、ANS-Me外、SNA、SNB、ANB、SN-P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适用于切牙唇向倾斜的骨性Ⅲ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外对三维重建技术研究的深入,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也逐渐成为热点。作为正畸领域越来越重要的辅助手段,精确地构建颅颌面组织三维结构并进行相应的分析,能够协助正畸医师准确高效地完成诊疗工作。本文就三维重建技术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CBCT)三维重建方法评价微种植体支抗整体远中移动下牙列后的牙根吸收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2017—2020年于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21例采用微种植体支抗整体远中移动下颌牙列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掩饰治疗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拍摄CBCT影像,使用Mimics 22.0软件对下颌中切牙、第一前磨牙及第一磨牙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治疗前后牙根体积及长度。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个牙位的治疗后牙根体积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其中下颌第一磨牙体积减小(14.27 ± 8.98)mm3,第一前磨牙体积减小(10.74 ± 5.70)mm3,中切牙体积减小(9.11 ± 4.08)mm3,并且下颌第一磨牙牙根体积减小量明显大于中切牙(P < 0.05)。治疗后下颌第一磨牙的牙根长度未发生明显减小(P > 0.05);而第一前磨牙牙根长度减小(0.52 ± 0.84)mm,中切牙长度减小(0.78 ± 1.39)mm,较治疗前均发生了较明显的减小(P < 0.05)。治疗结束后下颌中切牙、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分别远中移动了(3.81 ± 2.15)、(3.16 ± 1.52)、(2.93 ± 1.72)mm,3个牙位的牙根体积减小量与其远移量均具有线性相关关系(r值依次为0.675、0.519、0.481,P值依次为< 0.001、0.002、0.006)。结论    下牙列整体远中移动后,牙根体积较长度发生了更显著的减小,采用牙根体积结合长度为指标诊断评估牙根吸收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轻、中度成人骨性Ⅲ类错患者采用隐形矫治与固定矫治器结合微种植体整体远移下牙列治疗前后头影测量变化,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4例轻、中度高角成人骨性Ⅲ类患者按矫治器类型分成两组,均采用微种植体整体远移下牙列完成治疗,对每位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磨牙尖牙关系调整至中性,软组织侧貌得到改善。其中隐形矫治组U1-SN增大(9.99±7.74)°、L1-MP减小(1.71±2.96)°、颏唇角减小(2.35±3.02)°,上唇E线距增大(1.01±1.03)°,下唇E线距减小(0.74±0.51)° ;固定矫治组U1-SN增大(8.77±5.45)°、L1-MP减小(3.29±2.26)°、颏唇角减小(2.12±1.74)°,上唇E线距增大(0.52±0.67)°,下唇E线距减小(0.63±0.29)°。隐形矫治组L1-MP (t=1.245,P=0.034)减小量显著低于固定矫治组,且FH-MP (t=2.268,P=0.017)、SNMP (t=4.487,P=0.002)及ANS-Me (t=2.230,P=0.014)增加量显著低于固定矫治组,其余指标变化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结合微种植体支抗整体远移下牙列可以有效纠上下牙矢状向不调,改善患者下颌前凸的的畸形面容,在下前牙转矩控制及垂直向控制上优于传统固定矫治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