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93~2003年我科共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86例,其中3例发生囊袋血肿,对其处理及预防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腭裂修复术后穿孔是腭裂修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我们6年统计术后穿孔病例12例,并对穿孔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MP复合植骨体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选用贵州小型猪16只,人工制造下颌骨缺损,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植入BMP复合植骨体,对照组植入牛松质骨。术后1周后,用荧光标记物依次连续给药,通过X线、组织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成骨情况。并于术后术后1、2、4周采静脉血检测血清钙(Ca)、血清磷(P)及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有大量的新骨形成。结论:BMP复合植骨体能较好的修复下颌硬骨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4.
冠脉造影术后拔管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性冠脉造影术(CAG)作为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正在国内大力推广和普及。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拔管综合征是造影术后并发症之一,心导管护士及时观察准确处理及护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6.
先天性血管瘤是婴幼儿血管瘤的特殊类型,分为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和快速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2种亚型,临床少见,治疗意见尚不统一。本文报告1例右下颌下区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病例,经口服普萘洛尔(14个月)治疗,获得理想效果。认为不消退型先天性血管瘤不会自行消退或消失,应早期干预。口服普萘洛尔的不良作用少且轻,可作为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牙源性角化囊肿刮除及冷冻治疗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颌骨角化囊肿术后复发的刮除及冷冻治疗效果.方法:1994~2004年间,对10例颌骨角化囊肿术后复发病例,采用囊肿刮除联合冷冻治疗.冷冻方法为直接接触法,即刮除囊壁后,用血管钳将蘸有液氮的棉球送入囊腔,对囊腔骨壁进行冷冻;冷冻时间一般为3~5min,冻融3个周期.治疗后随访5~10a,定期进行临床及X线检查,评价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10例颌骨角化囊肿术后复发患者,经刮除及冷冻治疗后,效果良好,随访期内均无复发.1例因冻伤周围软组织,伤口延期愈合;1例发生下颌骨病理性骨折,经颌间结扎处理,骨折愈合.结论:颌骨角化囊肿术后复发应用刮除及冷冻治疗,远期效果良好,复发率低,减少了以往截骨手术的痛苦,患者容易接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焦顺利  田锟  高智  陈晓华  佘小明 《中外医疗》2010,29(36):17-17,19
目的探讨复方柏椒提取液的止痛抗炎效果。方法建立小鼠热板及致炎模型,采用复方柏椒液局部涂抹,观察其抗炎止痛效果。结果小鼠耳肿胀实验表明:阳性对照组扶他林乳膏对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复方柏椒液组对小鼠耳肿胀有显著性抑制作用;复方柏椒液在给药40min后显示出镇痛效果。用药60min时,镇痛作用最强,复方柏椒液组对小鼠热板致痛有显著性抑制作用。结论复方柏椒提取液能有较强的止痛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护理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及专病专护工作的开展,我院自2003年9月—2008年5月共实施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术39例,术后行彩超检查均无残留分流、心脏听诊无杂音,手术成功率为100%,其中成功为1例9月龄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患儿行封堵治疗属国内先例。在先心病介入治疗中心配备专病护士为患儿实施程序化管理服务的护理尝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背景:建立贵州小型猪人造下颌骨骨缺损动物模型,期望利用值骨材料的骨诱导和骨传导作用来修复缺损部位.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牛松质骨植骨体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9/2007-07在贵阳中医学院动物研究所、遵义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四川人学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材料:天津中津生物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棒状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的牛松质骨植骨体及单纯牛松质骨,规格:1.0g:0.6 cm×2.5 cm,其中每块植骨体骨形态发生蛋白的含量为4 mg.方法:选用贵州小型猪16只,人工制造0.5 cm×0.6cm×2.5cm大小的下颌骨缺损,随机分为复合材料组和单纯材料组,分别植入骨彤态发生蛋白复合植骨体和单纯牛松质骨.主要观察指标:术后1周升始,用二甲酚橙、荧光索钠、四环素荧光标记物依次连续给药,通过×射线、组织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成骨情况.结果:①X射线片显示:10周时复合材料组植骨区和宿丰骨密度基本相近,原缺损区所形成的新骨骨小粱明显,新骨改建良好:单纯材料组缺损区面积缩小,但中间仍见有周边较毛糙的透射区,宿主骨边缘所形成的新骨密度与宿主骨之间差别较大.②组织学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术后4周复合材料组胶原纤维丰富,成骨明显,8,10周时成骨继续增加,骨诱导明显,植骨区有大量的荧光标记物:单纯材料组4周时宵少量的胶原纤维生成,10周时宵少量的新骨形成,荧光标记物较弱,量少.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植骨体能较好地修复下颌硬骨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