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锌作为一种人体必需的金属微量元素,广泛分布于牙菌斑、唾液以及釉质表面,同时,也常被加入口腔清洁类产品中以达到控制菌斑,减少口气,防止牙石形成的目的。尽管有研究显示,锌可以有效地保护牙体硬组织,抑制口腔致龋菌的生长及产酸,在理论上有着良好的抗龋特性,但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锌却没有展现出其在预防及治疗龋病方面的优势。可能是因为锌离子无法大量牢固地粘附于牙体表面,而已附着部分又常会因为各种环境因素的刺激而轻易脱落,从而无法有效发挥防龋效能。本文就锌与牙体硬组织间的相互作用、锌的抗微生物效应及其与龋病发生率的关联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角区骨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角区骨折的关系。方法 收集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1986~ 1995年间下颌骨骨折的住院病历及全景片 ,记录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角区骨折的情况 ,并测量下颌第三磨牙的角度和阻生程度 ,应用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 有下颌第三磨牙发生下颌角区骨折是没有下颌第三磨牙发生下颌角区骨折的 3.86倍 ,而且下颌第三磨牙角度越小、阻生程度越大 ,越易发生角区骨折。结论 下颌第三磨牙是下颌角区骨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DGGE技术检测慢性牙周炎龈下菌斑和唾液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其菌群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34名慢性牙周炎志愿者,分别采集龈下菌斑和唾液样本,采用PCR扩增细菌16Sr RNA V3区后,运用DGGE技术分析各组样本微生物群落结构。通过数字化软件Im age J将DGGE凝胶图谱转成数字信息,对所得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 ipal ComponentAnalysis,PCA)、聚类分析(C luster Analysis)和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分析。结果:DGGE图谱显示:龈下菌斑DGGE条带数目为11~28,,平均19;唾液DGGE条带数目为11~24,平均17;PCA结果显示:龈下菌斑与唾液比较有明显的差异;聚类分析显示:龈下菌斑、唾液形成5个明显聚类群,在同一聚类群中相似度高,在不同聚类群中相似度低,表示龈下菌斑与唾液菌群之间有显著差异;PLS结果显示:慢性牙周炎龈下菌斑与唾液菌群有显著差异。结论:DGGE是一种能直观显示微生物群落的指纹技术。通过该技术能检测牙周、唾液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本结果显示,慢性牙周炎龈下菌斑与唾液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变异链球菌luxS基因敲除的突变株,研究该基因缺陷对于生物膜多糖基质的影响。方法:通过向生物膜培养悬液中加入与细菌直径相近的磁性小珠,利用这些小珠由于生物膜约束而在磁场中位移受限的原理,采用生物膜定量分析仪,定量比较luxS突变株与野生株在利用外源性碳水化合物合成生物膜多糖基质能力方面的差异。采用SPSS 10.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Dunnet双侧t检验。结果:变异链球菌luxS基因突变株与野生株均可利用碳水化合物合成胞外多糖基质,且外源性糖的加入可显著促进生物膜的形成。在加入1%蔗糖时,2菌株生物膜均在1h内迅速形成,而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在加入1%葡萄糖时,两菌株的生物膜形成速度均有所加快,突变株的改变则更为明显。结论:luxS基因参与调节细菌对多糖基质代谢的过程,而其对于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也更多是通过调节多糖基质代谢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结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建立变异链球菌生物膜模型 ,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 (CLSM)观察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结构。方法 在盖玻片上分别形成 6、12、18、2 4、4 8、72h变异链球菌生物膜 ,将得到的各时段生物膜荧光染色后 ,用CLSM观察生物膜的断层扫描图像、生物膜厚度、每层红光绿光的面积 ,计算生物膜中细菌密度和活菌百分比 ,用软件处理扫描数据 ,得到生物膜的三维重建图像。结果 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具有空间立体结构 ,形态多样 ,其中细菌密集 ,由死细菌和活细菌组成 ,还有丰富的基质和管道系统。 2 4h生物膜平均厚度最大 ,生物膜内层、中间层的细菌密度相对较大 ,而外层较低 ,72h内各时间段生物膜中活菌百分比由内往外逐渐增加。结论 变异链球菌生物膜有一定的厚度 ,具有三维立体空间结构 ,结构形态具有多样、不均质、开放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变异链球菌LuxS缺陷株为模型,构建其密度感应缺陷的甲基循环恢复株。方法:以LuxS为阳性表达对照,通过在变异链球菌LuxS缺陷株中异源表达SahH,实现其代谢通路的恢复构建。通过Western 印迹、反转录PCR和信号分子AI-2分泌检测,验证目的蛋白的表达。采用SAS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Western 印迹检测2种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均得到正确表达,验证了克隆载体的正常表达能力;反转录PCR验证了变异链球菌LuxS缺陷株中luxS及sahH mRNA的存在;发光实验证实LuxS阳性表达对照株AI-2的分泌能力恢复。结论:成功构建变异链球菌LuxS缺陷的代谢恢复株,为探讨LuxS的调控机制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工具及实验对照。  相似文献   
7.
生物芯片技术是刚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由于优点众多,已迅速应用到各个领域。本文对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细菌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介绍,希望能对口腔细菌学研究起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索慢性肾脏病对小鼠口腔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筛选种水平的差异物种。方法: 将2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健康对照组(HC)、牙周炎组(PD)、慢性肾脏病组(CKD)和慢性肾脏病复合牙周炎组(CKD+PD)。建立慢性肾脏病模型后的第4周建立牙周炎模型,第6周处死小鼠。采用显微CT扫描分析上颌牙槽骨吸收水平,采用第3代PacBio测序分析口腔微生物组成结构,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组间上颌牙槽骨吸收水平、组内物种丰度和组间微生物群落整体组成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Streptococcus azizii在CKD组中是差异影响最大的显著富集物种;在CKD+PD组,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可识别物种中影响最大的差异微生物;而缓慢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lentus)和鼠乳杆菌(Lactobacillus murinus)分别是HC组和PD组中差异影响最大的优势物种。结论: 口腔微生态的物种结构在4组间存在较大差异,且各组存在种水平的差异物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密度感应拮抗剂呋喃C-30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早期形成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合成的密度感应拮抗剂呋喃C-30按终浓度10、100μmol/L分别配制于含变异链球菌的牛心脑浸液培养基,37℃微需氧培养24h,形成生物膜后,用生物膜定量分析仪检测生物膜形成的量。结果:100μmol/L呋喃C-30组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受到显著抑制,磁珠成像开始减弱和完全消失的时间均迟于对照组;生物膜开始形成后,其生物膜形成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呋喃C-30在100μmol/L浓度时能有效抑制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其应用可能为龋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