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5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牙周炎的程度是否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牙周致病菌的检出率.方法:29例患有不同程度牙周炎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时,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术前取龄下菌斑,采用chelex-100法提取细菌DNA,以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牙龄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福赛斯坦氏菌3种牙周炎相关致病菌.29人分为2组,重度牙周炎组1...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选择和应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作为微创技术的材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使用离子色谱仪比较传统型GIC和树脂改良型GIC氟释放的能力,并与复合体及不含氟复合树脂的氟释放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实验当中8种材料的氟释放量顺序是:国产青浦>FujiⅦ>Ketae-Molar>FujiⅨ>FujiⅡLC>FujiⅡ>BeautifilⅡ>Z100。不含氟复合树脂的释氟量从第1天至实验结束,氟释放量很轻微。结论:不同类型GIC材料之间氟释放量和能力不同,选择氟释放能力强的材料对抗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104例老年人涎腺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老年人涎腺肿瘤的患病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104例老年涎腺肿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对1988~2002年老年人涎腺常见肿瘤发病情况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对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04例老年涎腺肿瘤约占同期收治的所有涎腺肿瘤的1/3,良性肿瘤占多数(89例,85.6%),60~70岁年龄段患者居多(79例,76.0%),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1.5:1);腮腺为肿瘤好发部位(69.2%);Warthin瘤占全组腮腺肿瘤的47.2%(34/72),良性肿瘤的54.8%(34/62)。结论 老年人腺肿瘤在发病特点上不同于中青年人,男性居多,Warthin瘤最常见;腮腺部分切除术是大多数老年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清雌激素水平对患有牙周病的绝经后妇女的牙槽骨密度、牙周附着丧失量以及探诊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 挑选30例绝经7年内患有牙周病的女性,并按其初始血清雌激素水平分为两组,一组为E2(>40 pg/ml)充足组,16例;另一组为E2(<30 pg/ml)缺乏组,14例.基线时,测定所有患者的附着水平,探诊出血情况以及计算机辅助骨密度影像分析值(CADIA),并于1年后再次测定上述指标,观察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1年后和基线时比较,雌激素充足组,CADIA平均增加0.32 ±0.06,缺乏组平均减少0.40 ±0.07(P<0.001);附着丧失增加2mm以上的发生率,充足组为11%,缺乏组为39%(P<0.04);1年后探诊出血率充足组为20%,缺乏组为40%(P<0.1).结论 患牙周病的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充足者,有较少的牙槽骨骨量吸收、附着丧失以及较低的探诊出血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牙周病患者,经牙周病基础治疗后,其血清瘦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50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实施牙周病基础治疗,对照组暂不进行任何牙周病治疗,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分别测量并记录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水平(attach.mentlevel,AL)、血清瘦素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值,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PD、AL、血清瘦素治疗前分别为(6.73±0.82)mm、(3.25±L07)mm、(1.0,2±0,84)ng/mL,治疗后1个月分别为(4.88±0.91)mm、(1.96±1.01)mm、(0.86±0.39)ng/mL,治疗后3个月分别为(4.54±0.78)mm、(1.83±0.99)mm、(0.67±0.28)ng/mL。试验组PD、AL、血清瘦素水平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后3个月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PD、AL、血清瘦素和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研究期间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牙周病基础治疗可降低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的血清瘦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调查高血压患者服用钙离子拮抗剂后引起药物性牙龈增生的患病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将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的681例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330例服用钙离子拮抗剂(CCB组),351例未服用钙离子拮抗剂(对照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种类、持续时间、剂量、是否联合用药。临床检查牙龈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牙龈增生指数(HI)。结果服用钙离子拮抗剂组牙龈增生的患病率为41.21%,显著高于对照组4.84%(P<0.05)。对调查的各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I(OR=2.17,95%可信区间:1.60-2.94)PLI(OR=1.99,95%可信区间:1.38-2.87)是患者出现牙龈增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口腔卫生状况和牙龈炎症反应是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 牙周炎是指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破坏性疾病,也就是牙根周围的软组织和骨头发生慢性炎症,引起骨质吸收、破坏,牙槽骨变矮变平。其中成人牙周炎是最常见的一种,主要由有害细菌积聚于牙齿周围引起,同时受局部促进因素和全身因素的影响所致。这些因素包括软垢(牙面上软而粘的沉积物)、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后使用磷硅酸钙钠对减轻根面牙本质敏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中重度牙周病患者40例,分为实验组(20例,115颗牙)和对照组(20例,112颗牙).实验组在治疗后次日对刮治的患牙给予100%磷硅酸钙钠糊剂脱敏治疗,并在实验期间用7%磷硅酸钙钠脱敏牙膏每天刷牙2次,对照组单纯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分别记录两组的PLI值和冷气刺激后的VAS值.结果 实验组在治疗后1周VAS值为3.52较基线值2.39增加(P<0.05),但明显低于对照组6.72(P <0.05).实验组在治疗后2周时VAS值为2.66已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P>0.05).结论 在牙周基础治疗后用磷硅酸钙钠脱敏,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根面牙本质敏感的程度,并缩短其持续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