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将脂肪干细胞(ADSCs)负载入可注射性软骨细胞砖-富血小板血浆(CB-PRP)复合体中,探究其作为种子细胞能否促进异位软骨的形成.方法:成膜培养软骨细胞并制备CB;扩增培养AD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取静脉血制备PRP;将ADSCs和BMSCs分别与CB-PRP混合并注射至裸鼠皮下,12 周后取材观测软骨形成情况.结果:体外实验显示CB由软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构成;体内生长12 周后,大体观察2 组复合体均形成软骨样组织;HE染色、番红O(Safranin-O)和甲苯胺蓝(TB)染色及定量检查结果显示2 组复合体均有软骨组织形成,Safranin-O和TB染色阳性区域面积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DSCs能够作为种子细胞促进可注射性"软骨细胞砖-富血小板血浆"复合体形成异位软骨.  相似文献   
2.
脂肪干细胞外泌体是脂肪干细胞分泌的亚细胞结构, 是一种可以运输多种细胞成分并通过旁分泌作用于靶细胞的纳米级膜囊泡, 在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及信息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瘢痕愈合是皮肤组织损伤后最常见的愈合方式, 病理性瘢痕不仅会造成运动功能障碍, 还会导致畸形, 影响患者外观, 给患者带来生活及精神上的压力。近年来, 许多研究表明脂肪干细胞外泌体内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 这些分子通过影响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及细胞外基质的成分, 从而对减少瘢痕形成及无瘢痕创面愈合起重要作用。该文主要对近年来关于脂肪干细胞外泌体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文献进行综述, 并对未来脂肪干细胞外泌体在瘢痕治疗中的应用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