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冠谋  张胜 《现代医院》2012,12(8):20-22
目的研究偏侧咀嚼致颜面不对称畸形患者下颌骨对称性存在的差异及偏侧咀嚼对颌骨发育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20例成人偏侧咀嚼患者为实验组,以20例正常者为对照组。通过拍摄X线头颅定位颏顶位片,确定标志点,建立下颌骨坐标系和颅底坐标系,定点连线测量。结果在实验组与对照组间下颌标志点有统计学差异,在下颌骨坐标系中,咀嚼侧下颌磨牙相对靠后1.81毫米,靠外侧3.69毫米。在颅底坐标系中,实验组CMP、GO、DMP点在髁突更靠近后方,相对于非咀嚼侧靠后1.88、1.83、3.03毫米。结论下颌骨向咀嚼侧的移位旋转,在下颌骨坐标系中,实验组与对照组DMP点在前后向及横向都有显著性差异。在颅底坐标系中,表明相对颅底平面在咀嚼侧髁突更靠近后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舌鳞癌患者非前哨淋巴结(non-sentinel lymph node,nSLN)转移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和螺旋CT融合显像技术及蓝染法示踪定位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node,SLN)活检中存在转移的38例患者,对nSLN进行常规HE染色和CK免疫组化检查,研究nSLN转移与各种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当SLN(+)转移灶最大直径大于2 mm时,nSLN转移率为64.7%(11/17);当SLN(+)数目为1时,nSLN转移率为64.3%;当SLN(+)数目为2时,nSLN转移率为20.0%;当SLN(+)数目大于等于3时,nSLN转移率为11.1%。nSLN转移率随着肿瘤原发灶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结论 nSLN是否转移与SLN(+)转移灶最大直径、SLN(+)数目和肿瘤原发灶浸润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位点保存技术联合微创拔牙对前后牙骨量维持情况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5月至2022年11月在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进行前后牙拔牙后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行位点保存技术联合微创拔牙的28例患者为观察组(共28颗患牙),行常规微创拔牙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共35颗患牙)。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槽骨宽度/高度/骨密度变化情况,并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调查,对比两组二期种植效果。结果 拔牙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颊侧/腭侧/近中/远中牙槽骨高度降低量小于对照组,根长1/4、1/2、3/4牙槽骨宽度降低量也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拔牙后6个月的牙槽骨密度低于拔牙即刻时,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牙槽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二期种植后,观察组患者种植牙固位功能和咀嚼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后牙种植修复行保存技术联合微创拔牙处理,可有效减少牙槽骨高度、宽度、密度降低量,有助于后期种植和修复。同时,可提高患者二期种植的咀嚼功能以及固位功能,远期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由偏侧咀嚼引起的颜面不对称患者的牙弓形态。方法试验组为20例由于偏侧咀嚼导致颜面不对称的成人患者,对照组为20例正常大学生。制作所有样本的牙模型,确定标志点,定点连线测量,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Spee曲线(非偏斜侧)、侧方覆盖、上颌第一磨牙冠颊舌向倾斜度、下颌第一磨牙冠颊舌向倾斜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e曲线(偏斜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偏斜侧与非偏斜侧的Spee曲线、侧方覆盖、上颌第一磨牙冠颊舌向倾斜度、下颌第一磨牙冠颊舌向倾斜度、上颌尖牙至牙弓中线距离、下颌尖牙至牙弓中线距离、下颌第二磨牙至牙弓中线距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颜面不对称患者的上下颌牙弓不对称,同时牙齿位置也有一定程度的代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