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6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男 ,6 3岁。因右眼进行性肿胀伴失明 15年入院。1978年 ,患者因右眼肿胀、复视、视力下降 ,到北京某医院检查 ,诊断为“泪腺混合瘤” ,行局部肿瘤切除术。术后 2年 ,患者右眼肿瘤复发 ,因急性心肌梗死发作 ,未能再次手术。 15年来 ,患者右眼进行性肿胀 ,眼球外突 ,眼睑不能闭合 ,视力进行性下降至失明。 1995年 ,因肾脏功能衰行左肾切除术。1996年因急性脑梗死入我院神经内科治疗。头颅及眼部CT检查 ,发现右眼球后巨大团块样占位 ,病变呈混杂信号 ;增强扫描呈花斑样不均匀增强 ;眼球受压前突 ,右上颌窦、筛窦、额窦及眼球后壁结构与…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 ,3 9岁。 3年前患糖尿病、糖尿病酮症 ,在当地医院治疗 ,无规律饮食控制和服降糖灵、消渴丸、康威胶囊 ,症状无好转 ,1998年 10月后停药。 1998年 12月 10日患感冒 ,未服药治疗 ,3d后逐渐出现嗜睡、昏迷。在外院急查血糖 :44 44mmol/L ,尿酮体 (+ + +~ + + + + ) ,给予补液、补钾、胰岛素等治疗后 ,意识恢复。 12月 2 3日出现咽痛、咳嗽 ,低烧。 12月 2 4日收住院。入院后查血白细胞 1 2 2× 10 9/L ,中性 0 83 ,诊断为Ⅱ型糖尿病、酮症、肾病和肺部感染 ,给予补液、胰岛素和西力欣治疗。 1999年 1月 2日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 ,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肽脯氨酰异构酶PIN1(prolylisomerase,PIN1)可能影响的肿瘤信号通路和相关基因,探讨鼻咽癌早期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运用慢病毒表达系统在鼻咽上皮细胞系 NP69 中建立PIN1 过表达细胞克隆株,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PIN1表达情况;肿瘤信号通路阵列荧光素酶实验筛选PIN1可能影响的细胞信号通路,Western blot加以验证。结果:稳定表达 PIN1 的NP69 细胞可激活一系列肿瘤信号通路其中激活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MAPK/JNK) 信号通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核转录因子-κB(P=0.036)、癌基因Myc(P=0.048)信号通路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稳定表达 PIN1 的NP69实验组可明显上调JNK 信号通路重要的下游转录因子c-Jun、c-Jun Ser63、c-JunSer73的表达量,最终上调下游基因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t=-7.295,P=0.002)的表达。结论:稳定表达 PIN1 的NP69 细胞可激活MAPK/JNK信号通路,明显上调JNK 信号通路重要的下游转录因子c-Jun、c-Jun Ser63、c-JunSer73的表达量,最终上调下游基因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的表达,PIN1与鼻咽癌早期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由Th2型免疫主导的鼻腔黏膜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鼻腔黏膜的高反应性疾病。临床上以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和鼻黏膜肿胀为主要特点。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有全球性逐年增加的趋势,平均发病率为10%~25%。它可诱发或并发支气管哮喘、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和变应性结膜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尽管药物、物理和手术治疗等取得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用鼻咽通气管实验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符合OSAHS诊断标准的32例患者,采用Somte多道睡眠仪行第一夜即治疗前多道睡眠图(PSG)检查,第二夜整夜佩戴硅胶的鼻咽通气管实验治疗,同时行PSG监测.比较两夜的PSG监测指标,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差异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佩戴鼻咽通气管单夜的耐受率为90.6%(29/32).29例采用鼻咽通气管实验治疗时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由(44.7±16.0)次/h降至(14.6 4±10.0)次/h;最长呼吸暂停时间由(44.3 4±11.5)s降至(30.1±13.2)s;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由(0.722±0.080)提高到(0.861±0.070);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0.90时间在睡眠总时间中的构成比由(19.2±18.O)%降至(1.5±4.0)%,7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配对t检验,P值均<0.001).29例治疗当夜和次日,OSAHS主观症状明显改善,以AHI<20次/h且降低幅度≥50%作为成功的标准,鼻咽通气管单夜治疗成功率为65.5%(19/29).6例无效的患者,可能与舌后区阻塞所占比例较大有关.结论 单夜初步实验显示,鼻咽通气管对改善OSAHS腭后区阻塞有较好效果,为探索OSAHS新治疗技术提供参考.此外,鼻咽通气管实验治疗效果在判断阻塞平面方面也可能有应用前景,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上气道多平面手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吞咽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SWAL-QOL吞咽量表对68例OSAHS患者手术前及术后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是否行舌根手术,将患者分为腭部手术组29例和腭部与舌后区联合手术的多平面手术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吞咽相关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腭部手术组术后在进食时间、症状频率维度生活质量较术前差(P<0.01);多平面手术组在心理负担、进食时间、症状频率、语言交流、心理健康及社会交往等维度术后较术前差(P<0.05~0.01);两组术后得分比较,在心理负担、进食时间、症状频率、语言交流、心理健康及社会交往等维度,多平面手术组较腭部手术组差(P<0.05~0.01)。结论 上气道多平面手术对OSAHS患者术后吞咽相关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39岁,反复颈部疼痛肿胀2年,气憋10个月就诊,患者于2年前与家人生气后出现颈部疼痛肿胀,无发热、憋气和吞咽困难,诊断为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强的松治疗10余天疼痛和肿胀缓解。停药后2个月,颈部疼痛再次发作,强的松和消炎药治疗后疼痛好转。停药3个月后颈部疼痛再次发作,肿胀加重,测定FT4 10.3 pmol/L(正常参考10.1~25.7,下同),TSH 41.2 mU/L(0.3~5.0),诊断甲减,再次强的松、消炎痛和甲状腺片治疗3个月缓解。10个月前第4次颈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喉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1990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13例喉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肿瘤的临床病理特性, 以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统计并分析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与生存率的关系。  结果  喉部肉瘤患者以男性为主(9/13), 含7种病理类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滑膜肉瘤、软骨肉瘤、神经纤维肉瘤、癌肉瘤。12例接受手术治疗, 其中7例术后进行了放疗和/或化疗; 另1例仅行放疗。全部病例平均随访29.3个月, 其中5例出现局部复发, 1例出现远处转移, 5年生存率为38.0%。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对生存率有明显影响(P < 0.05)。  结论  喉部肉瘤预后差, 临床分期和组织学分级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MSCT对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手术前、后上气道变化及手术疗效的价值.方法 应用16层螺旋CT MPR、CPR及VR等方法测量26例OSAS患者上气道,比较分析手术前、后上气道矢状面重组图像轴面层面咽腔的前后径和面积、腭后区及舌后区最小面积层的各径线和面积及相对位置、软腭悬雍垂最厚处厚度及矢状面上的面积、冠状面CPR图像上最厚左右侧壁厚度、上气道容积;并与多导睡眠(PSG)监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数据分析应用Paired-Samples t检验或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与术前比较,手术后患者在矢状面重组后再行轴面重组图像上,上气道腭后区下部(第4层)前后径及面积明显增加[前后径手术前为5.9 mm,手术后为12.8 mm;面积手术前为51.0 mm~2,手术后为275.0 mm~2,t值分别为-5.506、-5.011,P值均<0.05].上部(第2层)显著减小[前后径手术前为14.8 mm,手术后为9.2 mm;面积手术前为241.0 mm~2,手术后为128.0 mm~2,t值分别为2.867、3.087,P值均<0.05].舌后区(第7层)术后前后径明显减小[手术前为12.7mm,手术后为10.3 mm,t=3.718,P<0.05].最小面积层腭后区左右径、面积手术后显著增加[左右径手术前为6.4 mm,手术后为10.9 mm;面积手术前为33.0 mm~2,手术后为76.0 mm~2,t值分别为-3.413、-2.216,P值均<0.05].临床治愈的9例OSAS患者手术前、后的CT测量结果:应用矢状面重组后再行轴面重组方法测量,9例手术治愈患者(术后呼吸暂停指数(AHI)≤5次/h)腭后区最小面积层面积、前后径及左右径均较术前明显增大[面积手术前为41.0 mm~2,手术后为76.0 mm~2,前后径手术前为4.6 mm,手术后为6.6 mm;左右径手术前为8.3 mm,手术后为13.6 mm;t值分别为-4.932、-7.308、-4.320,P值均<0.05].结论 MSCT的MPR、CPR及VR等重组方法,能较好评估OSAS患者上气道,不仅可以很好地显示解剖结构的变化,也可能提示继发的功能变化.最小面积层相应径线增大可能是评价手术有效的很有意义指标之一.术后腭后区上部可能存在的狭窄需引起临床医师注意.  相似文献   
10.
2011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和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部联合举办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新进展研讨会。会议云集了国内顶尖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院士、专家、教授及国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同道共400余人。会议以专题讲座和圆桌会议的模式对耳科、鼻科、咽喉科及头颈外科4个亚专业的各两个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下面就会议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