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77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胆道蛔虫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有蛔虫病史的患者,如遇寒热不调,饮食不节,造成脏寒膈热,迫使蛔上入膈,即可发病.起病多突然,症见上腹部疼痛,有"钻顶"样感觉,痛剧难忍,辗转反侧,烦躁不安,多伴恶心呕吐,或吐出蛔虫,甚者四肢厥冷,冷汗涔涔.发作为阵发性,乍作乍止,痛止一如常人.经B超检查可确定诊断.  相似文献   
2.
先哲有言,张仲景《伤寒论》为千古用方之祖,且其阐明医理,尤为中国至精之本,业中医者,不可不读仲景书。如熟读仲景书,再遍读后贤诸书,临症方有把握。余读《陈瑞春论伤寒》后,深感此言不虚。《陈瑞春论伤寒》由论治伤寒之学、明伤寒之理、伤寒治法概要、《伤寒论》的方与药、国内运用《伤寒论》方药的概况及附论6部分组成囊括《伤寒论》的方方面面,取其精华,旁参互证,落实在临床上又左右逢源,是本启发后学、足裨实用的书。1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30年之后,登堂入室。《伤寒论》辞精义奥,并非易读之书,既不能浅尝辄止,亦…  相似文献   
3.
1965年初的一天 ,我在解放街邂逅吴老师 ,他推着妻子 ,正从县医院看病回来。他满脸焦虑 ,说其妻子发热十天不退 ,诊断不清楚 ,西医某某、中医某某都治过 ,今天是请王老中医看的 ,还不知行不行 ?问她症状 ,他说 :发热 ,怕风 ,头痛头昏身酸 ,口苦 ,不想吃 ,胸闷 ,作呕。我问 :“开了几帖药 ?”他说“3帖。”我说 :“这 3帖有用 ,烧必退。”他微笑点了点头 ,心想连处方都未见到就说有用 ,还不是寒喧安慰之词。其实 ,我非寒喧 ,自有道理。是时我虽初涉医门 ,临床经验不足 ,但熟读了《伤寒论》。该患者发热虽十天 ,仍为热证、实证 ,无疑病在三阳 …  相似文献   
4.
笔者多年来以“伤寒”方与时方配合应用的经验介绍于下: 一、小承气汤合乌梅下蛔汤治疗小儿蛔虫性肠梗阻:宋××,男,6岁。1979年10月15日诊。患儿脐周疼痛三天,呕吐,不能进食。一医予藿香正气水一瓶,服之无效。大便五天未行,不排气,且叶出蛔虫四条。检查:腹膨胀,可见肠形,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面有白斑,苔淡黄而腻。腹部透视见多个梯平面,诊断为蛔虫性肠梗阻,予小承气汤合乌梅下蛔汤,药用:枳实12克,厚朴10克,大黄12克(后下),乌梅15克,川椒5克,干姜5克,川柏5克,槟榔10克,沉香5克,桃仁5  相似文献   
5.
朱炳林 《江西中医药》2004,35(10):11-12
清代医家治病多注重体质 ,如石芾南 :“欲诊其人之病 ,须先辨其人之气质阴阳”(《医源》) ;如叶天士 :“凡论病先究体质、形色、脉象 ,以病乃外加于身也”(《临证指南医案·呕吐门叶案》) ;又如章虚谷 :“治病之要 ,首当察人体质之阴阳强弱 ,而后方能调之使安”(《医门棒喝》) ;还有薛生白 :“拙见论病先究体质”、“凡看病必究体质 ,如通套混治”(《扫叶庄医案·卷二》)。如此看重体质 ,是治病求本之举。“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一切证候的产生都与体质息息相关 ,证候只是标 ,体质方为本。下面笔者从《扫叶庄医案…  相似文献   
6.
医话琐言     
朱炳林 《江西中医药》2004,35(12):62-64
在祖国医学这座伟大丰富的宝库中,医话是颗璀璨的明珠,它蕴藏着前人的聪明与才智、心血与汗水,它和医论、医案一样,是前人在不间断的、广泛的临床实践基础上,日积月累升华提炼的智慧结晶。医话中既有成熟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几千年来,中医与疾病作斗争,为人民谋健康,多借鉴这丰厚的医学遗产。医话形式简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携带adam10基因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并分析其活性.方法 提取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基因组DNA,以其为模板,PCR扩增adam10基因启动子并克隆至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4.17中,构建adam10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4.17-adam10,将其转染SH-SY5Y细胞(无启动子的pGL4.17载体作阴性对照,带有CMV启动子的pGL4.51载体作阳性对照),经G418进行稳定表达株的筛选,用1μmol/L维甲酸处理细胞4d后检测其荧光活性.结果 成功扩增到438 bp的adam10基因启动子,pGL4.17-adam10经PCR和双酶切鉴定均正确.SH-SY5Y细胞被该载体转染后经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adam10基因启动子的细胞株,经检测具有较强的转录活性;1μmol/L雏甲酸能诱导adam10基因启动子高效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adam10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adam10基因启动子在SH-SY5Y细胞中能稳定表达,为深入研究adam10基因的表达调控、多态性分析及其高通量药物筛选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过犹不及     
朱炳林 《江西中医药》2006,37(10):51-52
此语出自《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朱熹深得孔子心法,他注释说:“道以中庸为至。贤智之过,虽若胜于愚不肖之不及,然其失中则一也。……夫过与不及,均也。差之毫厘,缪以千里。故圣人之教,抑其过,引其不及,归于中道而已。”(《四书集注》)“过犹不及”实乃至理名言,由此想到中医。中医之“中”,不偏不倚之谓,过或不及,皆偏倚失中,非中医也。中医治病以“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必先五脏,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至真要大论》)为基本原则。在立法…  相似文献   
9.
张璐(1617—1699),字路玉,晚号石顽老人,清·长洲人。著《张氏医通》(以下简称《医通》)十六卷。是书是石顽老人半个世纪的心血结晶,足以代表他的学术思想。由于他有六十多年的临床实践,才学兼备,故议论翔实,颇多经验之谈。本文试就《医  相似文献   
10.
医话三则     
作者以“博采众方、不降自降、不吐自吐”为题,通过列举临床病例,一环紧扣一环地阐发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