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1.
曹国萍  胡想国 《口腔医学》2006,26(4):283-283
患者男,18岁。因正畸需要常规局麻下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前磨牙,在拔牙过程中,感觉虽然已经松动,但不易取出,后经仔细颊舌向扭动方才取出。结果发现:牙冠外形虽是双尖牙,但根则是上颌磨牙的三根形态,近、远中颊根、腭侧根。其根长分别为:近中颊根12.5mm、远中颊根11.0mm、腭侧根12.5mm、冠长7.5mm,长度与普通第一前磨牙无差异。上颌第一前磨牙一般为扁的单根牙,或者是双根,但三根者实为罕见。文献报道:三根者约占2.4%。特此提醒广大口腔临床工作者在治疗上颌第一前磨牙时,考虑到其变异较多,不仅有50%的双根管,而且可能还会出现三根管的情况,不…  相似文献   
2.
随着光固化树脂在口腔科临床治疗中应用的不断发展,作者自90年始,采用光固化树脂唇切斜异面技术矫治79例儿童单个或多个前牙反(牙合),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完全性唇腭裂错正畸治疗的方法及对牙槽突植骨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珠海市红旗医院2000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0例完全性唇腭裂错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采用方丝弓矫治,部分配合活动矫治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观察该组患者的矫正效果。结果矫正后前牙扭转和舌倾得到纠正,牙弓形态改善,牙列整齐,咬良好,明显的改善了患者的容貌,为牙槽突植骨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结论正畸治疗是完全性唇腭裂错患者序列治疗中的重要部分,为患者的进一步手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完全性唇腭裂错(牙合)正崎治疗的方法及对牙槽突植骨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珠海市红旗医院2000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30例完全性唇腭裂错(牙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采用方丝弓娇治,部分配合活动矫治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现察该组患者的矫正效果.结果:矫正后前牙扭转和舌倾得到纠正,牙弓形态改善,牙列整齐,咬(牙合)良好,明显的改善了患者的容貌,为牙槽突植骨手术创造了民好条件.结论:正畸治疗是完全性唇腭裂错(牙合)患者序列治疗中的重要那分,为患者的进一步手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利用镍钛锉预备弯曲根管的临床效果,推广于基层医院使用。方法:选择有弯曲根管的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患者100,随机分为2组,以手用镍钛根管锉(preteper)为实验组,以马尼不锈钢SS—K型锉为对照组,两组均以冠向下法预备根管及侧向加压充填根管。根据治疗前、后的X线片评价根管预备效果。结果:两组均无根管侧穿,实验组台阶形成1例,无根管偏移,对照组台阶形成5例,根管偏移9列(P〈0.01)。结论:手动镍钛锉成形能力远优于不锈钢锉,能保持弯曲根管的原有走向,并发症少,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3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5例80颗牙)和对照组(15例65颗牙),对照组采用传统用传统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套筒冠义齿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口腔菌斑指数(PLI)、牙齿松动度及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 术后12个月观察组的PLI、牙齿松动度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