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鳞癌术前诱导化疗二种方式应用的疗效、主要毒副反应差别 ,以及临床适应证。为术前诱导化疗的选择提供临床指导。方法 :本文回顾了 1 0 4例可评价近期疗效的口腔颌面鳞癌术前诱导化疗的病例。其中全身化疗 5 6例 ,颈外动脉插管化疗 48例。结果 :以肿瘤体积缩小 5 0 %以上作为化疗有效指标 ,全身化疗组有效率为 6 4.3%。颈外动脉插管化疗组有效率为79.2 % ,两组总有效率为 71 .2 % (P<0 .0 5 )。全身化疗组的主要毒副反应为胃肠反应、白细胞减少和脱发 ;颈外动脉插管化疗组主要为口腔粘膜溃疡、糜烂及灼痛感。结论 :作为术前诱导的全身化疗较适合于全身状况良好的患者 ,而颈外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较适合于全身状况稍差、无转移、肿瘤范围不广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微波是一种频率为300MHz-300GHz、波长为1—1000nm的高频电磁波,医学上常用频率为2450MHz,波长为122.5nm。目前临床上已广泛采用微波来治疗口腔、食道、膀胱等方面的疾病。随着微波技术的成熟和微波装置的改善,微波在口腔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报道牙根管治疗中应用微波消毒根管,并一次性根管充填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2种不同颌间固定方法对口腔护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颌间固定是一种在颌骨骨折治疗过程中被广泛使用的方法,其目的在于重建和调整咬合关系,以恢复口腔咀嚼系统的生理功能。以往常采用牙弓夹板行颌间固定,但存在着口腔卫生差的缺点,近几年来,临床引入了植入式钛钉颌问固定方法。本研究就以上2种不同颌间固定方法对口腔护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髁状突位于面中部,邻近解剖结构复杂,所以长期以来,临床上治疗髁状突骨折大多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近年来,有学者认为髁状突骨折的非手术治疗虽然能基本恢复咀嚼功能,但它忽视了关节结构的解剖复位;随着微型钛板的广泛地应用,坚强内固定技术也逐渐被应用于髁状突骨折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对2000~2005年我院收治的56例髁状突骨折患者,共72侧髁状突骨折所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做出分析和总结,以求为选择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提供一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颌骨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69例颌骨骨折和肿瘤切除术后及正颌手术骨连续性中断或骨缺损患采用坚强内固定技术重建。结果 术后外形基本对称,无明显功能障碍。1例创口近期发生感染,1例近期螺钉松动。结论 在颌骨骨折、颌骨肿瘤及正颌外科所致颌骨重建手术中采用坚强内固定技术,利于骨段间稳定加速其愈合,并恢复良好的功能和外观。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一种体外培养兔成骨细胞的生物学模型 ,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及体内成骨能力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日本大耳白兔骨髓液经离心后得骨髓单个核细胞 ,以1×106/ml的细胞浓度进行培养 ,经传代培养 ,通过倒置显微镜、HE染色、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碱磷酸酶 (alkalinephosphatase,ALP)染色、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和VonKossa钙染色等手段对获得的细胞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然后将细胞与载体材料—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复合培养1周后回植自体兔肌肉内 ,4周、8周后分别取材 ,组织学方法观察其成骨能力。结果 :培养的细胞形态多样 ,呈集落样生长 ,可相互重叠成复层状 ,胞浆富含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胞浆突起长短、粗细不等 ,互相连接。培养细胞富含ALP活性Ⅰ型胶原和VonKossa染色均阳性。这与典型成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相似。成骨细胞经体外增殖 ,与载体复合培养后生长良好。植入体内早期(4周时 )形成的骨基质结构疏松 ,周围仍有较多成骨细胞 ,晚期 (8周时 )则可见形成的骨样组织结构致密 ,内有骨细胞位于骨陷窝中 ,与典型的骨组织结构相似。结论 :用兔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筛选、培养成骨细胞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颌间固定是一种在颌骨骨折治疗过程中被广泛使用的方法,其目的在于重建和调整咬合关系,以恢复口腔咀嚼系统的生理功能.以往常采用牙弓夹板行颌间固定,但存在着口腔卫生差的缺点,近几年来,临床引入了植入式钛钉颌间固定方法.本研究就以上2种不同颌间固定方法对口腔护理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危重口腔颌面部急症的临床救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口腔颌面部急症在临床急症中占有相当比例,其危重型口腔颌面部急症已成当今社会的主要致死、致残原因之一。据相关统计,仅颌面部伤已占创伤患者总数的34%[1]。口腔颌面部相对暴露、结构复杂并邻近重要组织,因此颈动脉损伤、颌骨中央性动静脉畸形出血、颅面多发伤一直是临床救治的重点和难点。笔者总结12年收治口腔颌面部急症中涉及面颈部大血管损伤、颅面多发伤、颌骨中央性动静脉畸形出血460例的救治体会,通过3例典型病例,探讨临床救治的要点及方法。1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1992年5月至2004年5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及第四军医大学口…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生物材料和TGF--β1复合生物材料植入骨缺损区后细胞外基质内胶原基因表达的特点及其在骨愈合中的意义。方法采用SlotBlot杂交及苦味酸天狼星红-偏振光方法观察68只大鼠下颌骨缺损区骨修复过程中I型胶原mRNA表达及材料骨界面区I型胶原蛋白的分布。结果I型胶原的mRNA及其产物表达水平在三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以TGF--β1组最高。结论本研究表明外源性TGF--β1通过促进I型胶原mRNA表达及其产物的合成,加快骨缺损的愈合;I型胶原mRNA可被认为是骨形成、骨改建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0.
我们采用RT PCR法检测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株的总RNA ,以确定一些基因在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株中的表达状况 ,为进一步在口腔肿瘤组织中检测相关的基因以及开展肿瘤特异性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奠定基础。1.材料和方法 :(1)实验对象 :Tca8113细胞株购于上海细胞研究所。另选用 10例正常舌部组织标本对照。(2 )研究方法 :用RT PCR法分别检测MAGE 1、MAGE 3、GAGE1 6、GAGE1 2及BAGE基因mRNA表达水平 ,以GAPDH基因作为检测内对照。①用Trizol(Gibco产品 )提取细胞株和组织标本总RNA ;②用逆转录酶和Oligo dT引物 (Sagonte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