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染色体不稳定性相关基因MRE11(meiotic recombination 11 homolog A)突变与原发性胃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7例原发性胃癌病人的胃癌组织和对应的正常胃黏膜组织,并通过显微切割方法从胃癌组织中获取较纯胃癌细胞。设计扩增MRE11基因外显子的引物共20对,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在胃癌细胞和对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对MRE11基因编码区进行突变检测,并运用CGH方法对存在突变的胃癌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在27例原发性胃癌中,4例存在MRE11基因共4个体细胞水平的错义突变,其中3例为肠型胃癌。CGH显示该4例胃癌均存在5个以上基因组片断的获得或丢失事件。结论:MRE11基因突变可能在某些原发性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显示染色体不稳定性的肠型胃癌。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出血热(EHF)早期表现复杂多变、个体差异较大,不典型者易与诸多疾病混淆,造成误诊误治,以至延误病情及加重肾脏损害。为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将我院1987年1月至]994年12月底期问收治的325例EHF患者中误诊误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为全面提高医院质量和综合竞争力,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方面做出的实践、探索、获取的成效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最早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研制的蛋白类药物之一(1989年由Amgen公司研制成功并上市的重组人EPO),二十多年来一直是基因工程药物中的常青树。由于EPO应用范围广、市场规模大,从而促使生物技术的革新不断应用于该品种,增强其生物学活性并延长其体内作用时间。本文将着重总结近年来EPO药物长效化的各种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展望未来长效EPO药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虚拟仿真技术联合PBL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名护理专业本科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授课,实验组采用高仿真模拟人联合PBL教学法授课。比较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和实践得分、护生对教学方法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虚拟仿真技术联合PBL教学法应用于急危重症护理实践教学中,可加深护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护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富氢生理盐水(HRS)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IRI)大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将24只8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模型组和HRS组。HRS组大鼠在小肠缺血第30分钟时腹腔注射HRS(10 mL/kg);模型组大鼠在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9 g/L盐水(10 mL/kg)...  相似文献   
7.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精准手术、放疗和化疗联合下的综合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肿瘤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包括PD-1/PD-L1抑制剂、肿瘤特异性疫苗、过继性T细胞疗法、溶瘤病毒等的治疗方法在恶性肿瘤治疗领域中进展迅速.但脑胶质瘤的特殊微环境以及免疫转运的阻碍,免疫治疗在脑胶...  相似文献   
8.
中枢神经系统转移肿瘤绝大多数起源于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占80%左右。非小细胞肺癌早期患者即有10%进展为颅内转移,手术治疗及放疗是脑转移的经典治疗方法,但治疗后易复发。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常规化疗药物难以在转移灶内发挥疗效,总体预后不佳。近年来,靶向药物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在脑转移患者中表现出了较好的疗效,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可选治疗方案。文中就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靶向药物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索瘤型脑膜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脊索瘤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相应抗体重新染色标记并进行临床疗效随访。结果 22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46.5岁。均未见明确有Castleman综合征表现;病变均系单发,多数位于小脑幕上。病理检查示脊索样基质占20%~80%,淋巴细胞浸润以B细胞为主,细胞增殖标记物(MIB-1)标记指数为2%~10%,平均2.5%。19例患者达全切,3例患者达次全切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4.0个月,4例患者复发;次全切除与复发相关;复发患者MIB-1标记指数与非复发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脊索瘤型脑膜瘤是非典型脑膜瘤的一个少见亚型,具有复发风险,女性略多见;患者缺乏明确的系统性疾病表现,小脑幕上是好发部位,手术切除程度与患者预后相关,MIB-1标记指数预测复发的意义尚难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脑合病中医不同辨证分型与血脂的相关性以探索心脑合病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指标。方法:对982例确诊为心脑合病(本研究中特指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患者,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运用频数、构成比、百分比、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血脂和心脑合病各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心脑合病痰瘀互结证和痰瘀互结证及其兼夹证中血脂异常的百分比较高,二者与非痰瘀互结证及其兼夹证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异常和心脑合病痰瘀互结证、痰瘀互结证及其兼夹证具有相关性,血脂可以作为心脑合病痰瘀互结证、痰瘀互结证及其兼夹证的客观化指标,临床可以通过调控血脂防治心脑合病痰瘀互结证。需进行在心脑合病辨证分型基础上的更大样本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