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颌面部拆除坚固内固定术后钛板的原因和适应证。方法收集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2001—2005年内行颌面部坚固内固定术后87例取钛板患者,就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取钛板原因中患者要求31例、感染12例、钛板外露13例、影响发育12例、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9例、影响修复8例、其他2例。结论颌面部钛板内固定术后取板原因和适应证包括心理因素、局部因素、功能障碍因素、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2.
颧弓根部(颞骨颧突根部)骨折又可诊断为关节结节和关节窝骨折,多发生在颧骨复合体骨折(ZCR)患者中。大部分颧弓根部骨折呈矢状。据我科统计,2000年10月—2004年3月间住院治疗的171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中发生颧弓根部矢状骨折31例,约占18%。我们在ZCR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的同时,配合采用克氏针对颧弓根部骨折进行了固定,以增强ZCR内固定的稳固和保持颧骨体位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1例颧弓根部矢状骨折患者,均为单侧骨折,其中男25例,女6例,年龄21~68岁,平均45.9岁。致伤原因中以交通事故最多,占51.6%…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颧骨复合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发生的眼心反射。方法 在全身麻醉下施行颧骨复合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过程中观察患者的脉搏及心电图变化 ,记录眼心反射的发生次数。结果  6 5例受术者发生眼心反射 2 7例 ,发生率达 4 1.5 %。结论 细致的手术及手术野注射含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可以减少眼心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龋(Early childhood caries,ECC),是指0~6岁儿童发生的一颗或多颗乳牙的龋坏、因龋失牙或因龋充填的病例。近十年来,随着龋病预防工作的开展,全球龋病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而ECC发病率则日趋增高,并且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低收入人群的主要问题。2007年,我国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  相似文献   
5.
颧弓根部骨折的分型和治疗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颧弓根部骨折的类型和治疗方法。方法:49例颧弓根部骨折患者按骨折线走向分为A、B、C3型。A型:单纯颧弓根部横断形骨折,即关节结节骨折:B型:颧弓根部骨折线呈矢状,颧弓与颞骨体完全分离.又称关节窝骨折;C型:颧弓根部骨折线呈矢状,并延伸至颅底。根据不同类型骨折,选用合适的手术方法,采用微型钛板、克氏针、内同定专用钛钉等材料进行固定。结果:分类结果为A型3例(6.1%),B型41例(83.7%),C型5例(10.2%);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优良率达93.9%;颧弓根部骨折处愈合及位置全部良好;开口度从平均2.2cm提高到3.9cm。结论:将颧弓根部骨折进行分型治疗是必要的;采用单枚克氏针或内固定专用钛钉对B型颧弓根部骨折进行固定方便可行,并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颞部发际前缘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颞部发际前缘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ZCF)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方法、优势和效果。方法:沿颞部发际前缘作纵行切开分离,注意保护跨越颧弓的面神经颧、额支,横向切开颧弓表面深筋膜和骨膜,暴露骨折部位。Al型病例仅采用颞部发际前缘切口,B、C型病例配合眶周及口腔前庭等小切口,利用该切口撬动整个颧骨体复位,重建颧骨体外形轮廓。精确复位后,采用微型钛板作坚强内固定。不作头皮冠状切口。结果:99例107侧ZCF患者术后疗效优良率达86.0%。颞部发际前缘切口均一期愈合。面神经颧、额支麻痹引起的暂时性瘫痪率为24.3%,6个月内全部恢复,无永久性面瘫发生。结论:颞部发际前缘切口具有术野清晰,操作方便,创伤小,出血少,提高复位固定准确性及瘢痕隐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下颌阻生智齿进入口底间隙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采用鼻内窥镜配合口,推挤法取出断根。结果:进入间隙的断根均被顺利取出。结论:完善的术前检查,细致的阻力分析,合理的操作方法是预防的关键。采用本方法取出断根,损伤小,视眼清晰,是良好的取根方法。  相似文献   
8.
广州大学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广州大学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461名广州大学城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均不存在性别(t=1.93,P=0.055;t=-0.52,P=0.607)、年级差异(t=-1.553,P=0.936;t=0.080,P=0.121),学校存在显著的差异(F=5.860,4.271,P均0.05);2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及其6因子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r=0.243,0.165,0.370,0.331,0.286,0.223,0.378,P均0.001);3高自我效能感组和低自我效能感组在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和主观幸福感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3.438,-3.949,-2.257,-3.405,P均0.001);4自我效能感均进入主观幸福感及各因子的回归方程,对其均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其中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最佳(F=28.845,12.821,72.784,56.464,41.025,23.946,76.512,P均0.001)。结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