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设计平面导板,对上中切牙压低效率的影响及支抗前磨牙、磨牙的变化,以期对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设计平面导板矫治深覆(牙合)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选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设计平面导板和无平面导板矫治深覆(牙合)的病例各6例,两组均设计上中切牙不少于0.7mm的压低,通过前牙压低矫正深覆(牙合).前磨牙及磨牙作为支抗牙不设计移动.以腭穹窿为参照,重叠设计压低前后的数字化模型,比较两组上颌中切牙压低效率的差异,以及两组支抗前磨牙和磨牙的差异.结果 平面导板组上中切牙压低效率为33%,无平面导板组上中切牙压低效率为8%,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面导板组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分别伸长0.3、0.1、0.2和0.1mm;无平面导板组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分别压低0.0、0.2、0.1和0.1mm,两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面导板组和无平面导板组未设计移动的第一磨牙分别颊倾0.0mm和0.3mm,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设计平面导板对上颌中切牙的压低无明显影响,但能有效伸长支抗前磨牙及磨牙,克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牙合)垫效应"造成的后牙压低,并维持磨牙水平向的位置,对深覆(牙合)的矫正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无托槽隐形矫治在拔牙病例中远移尖牙的移动效率和未设计位移支抗牙的实际三维位移.方法 收集无托槽隐形矫治第一前磨牙拔除的成人安氏Ⅰ类、分步法内收前牙患者17例,纳入研究牙齿共计170颗.通过三维扫描将患者治疗前模型和阶段研究模型数字化,利用数字化模型三维重叠技术收集中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的实际位移数据,计算尖牙的远中移动效率及未设计位移支抗牙的实际位移.结果 尖牙平均远移效率为87.78%±9.3%.后牙备抗组尖牙平均远移效率为89.27%±10.2%,后牙非备抗组尖牙平均远移效率为86.27%±6.6%,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438),尖牙设计远中移动1~2mm的移动效率为88.21%±15%,2~3mm的移动效率为87.10%±4.4%,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762).尖牙在矢状向设计位移量为-1.61±0.87mm,实际位移量为-1.47±0.77 mm,差异意义有统计学(P<0.05),垂直向设计位移量为-0.07±0.35 mm,实际移动量为0.26±0.48 mm,差异意义有统计学(P<0.05).后牙备抗组第一磨牙垂直向平均位移量-0.10±0.24 mm,后牙非备抗组第一磨牙垂直向平均位移量0.15±0.33 mm,差异意义有统计学(P=0.037).后牙备抗组第二磨牙垂直向位移量-0.08±0.30 mm,后牙非备抗组第二磨牙垂直向位移量0.18±0.32mm,差异意义有统计学(P=0.023);在后牙备抗组和非备抗组中,磨牙的矢状向和颊舌向位移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后牙备抗对尖牙远移效率无显著影响,尖牙远中移动效率较高,但易发生伸长移动;未设计位移的支抗牙在尖牙远移阶段发生了三维位移变化.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 13岁。主诉:"前牙无法咬合3年"。自诉前牙替换后咬合不上伴有吐舌吞咽习惯。既往体健, 否认正畸治疗史、外伤史、过敏史、系统疾病史及家族遗传史。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上颌磨牙、前磨牙远移时的轴倾度、转矩和扭转变化, 以及不同的牵引方式防止前牙唇倾和磨牙远移复发的作用。方法纳入患者16例, 牙齿146颗。收集并重叠初诊研究模型(T0), 上颌磨牙远移阶段模型(T1), 以及上颌前磨牙远移阶段模型(T2)。测量磨牙和前磨牙远移效率和角度变化, 对比矫治器牵引、尖牙牵引和对照组前牙唇展量以及T1至T2磨牙远移效率是否下降。结果上颌磨牙远移效率为81.03%;远移后平均远中倾斜4.37°(P=0.000), 颊倾1.65°(P=0.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明显扭转(P=0.160)。上颌前磨牙远移效率为78.79%;远移后平均远中倾斜5.96°(P=0.000), 颊倾3.91°(P=0.000), 颊尖远中向扭转1.98°(P=0.000), 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推磨牙远移后(T1), 矫治器牵引组前牙无明显唇倾;尖牙牵引组前牙唇倾0.77 mm, 对照组前牙唇倾0.52 mm。上颌第二磨牙矫治器牵引组T1至T2远移效率无明显下降;尖牙牵引组效率下降16.37%;对照组效率下降13.23%。上颌第一磨牙不同牵引方式组T1至T2远移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1例青少年骨性Ⅱ类错患者的二次矫治过程, 一期矫治阶段主要纠正口腔不良习惯, 二期固定矫治阶段上下牙列排齐后, 通过头帽-口外弓牵引, 用矫形力抑制上颌生长, 最终实现患者咬合及面型的良好改善。  相似文献   
6.
一、病史摘要 患者女,22岁,主诉:"牙齿前突".患者自替牙后出现牙齿前突及牙齿排列不齐,无口腔不良习惯,否认正畸治疗史及外伤史,否认全身疾病史,否认家族遗传史. 二、临床检查 颌面部检查:面部左右基本对称,颏部略右偏,微笑时口角对称,牙列中线与面中线一致,上下唇前突,鼻唇角偏小,颏部发育可(图1).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1例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的二次矫治过程,一期矫治阶段主要纠正口腔不良习惯,二期固定矫治阶段上下牙列排齐后,通过头帽-口外弓牵引,用矫形力抑制上颌生长,最终实现患者咬合及面型的良好改善。  相似文献   
8.
子宫腺肌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子宫良性病变,月经异常、慢性盆腔痛、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性交痛、不孕、流产等均为子宫腺肌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子宫腺肌病的治疗需要长期管理,且结合患者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为新型无创治疗技术,尤其对于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HIFU可精准消灭病灶,且不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影响,对促进术后恢复及妊娠等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子宫腺肌病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病灶可广泛浸润肌层,导致HIFU难以实现全部消融,而术后残留的病灶是临床症状改善不佳和疾病复发的潜在危险因素。为弥补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不足,联合药物治疗可进一步促进及巩固HIFU治疗效果。对此,本综述分别从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的原理及优势、HIFU联合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病和HIFU治疗子宫腺肌病对于生育结局的影响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明确HIFU在子宫腺肌病综合治疗的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